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铁剂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使用中的合理性,为CKD5/5D期患者安全使用提供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我院")2020年出院的CKD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制定铁剂使用规范,对使用铁剂的患者进行合理性评价,特别对CKD5/5D期患者使用铁剂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 共纳入254例患者,铁剂使用合理率为67.3%,潜在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发生率72%,铁剂总ADR发生率为10.2%,CKD1~4期和CKD5/5D期ADR发生率分别为11.8%和10.0%(P>0.05)。存在潜在DDI的ADR发生率和无潜在DDI的ADR发生率分别为12%和5.6%(P>0.05)。结论: 我院CKD患者铁剂使用较为合理,CKD5/5D期患者使用铁剂安全性较高,DDI方面需要做好用药交代。  相似文献   
2.
吴鹏  张佳晨  沈蕾 《临床荟萃》2020,35(10):914-921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压形态特点,以及睡前服用降压药对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住院的182例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和临床指标,描述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和特殊血压类型分布。分析睡前服用降压药对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结果 不同CKD分期患者的年龄、24 h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形态以非杓型为主。与杓型血压组患者比较,非杓型或反杓型患者的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protein,hs CRP)偏高,血红蛋白偏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s CRP是发生异常血压节律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诊室血压控制率25.3%,动态血压控制率14.3%,均控制率5.5%,夜间血压未控制率83.5%。19.8%的患者有隐匿性高血压,8.8%的患者有白大衣性高血压。将降压药改为睡前服用的患者3个月后的24 h尿蛋白和血尿酸显著改善(P<0.05)。结论 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形态以非杓型为主。年龄、hs CRP是发生血压节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越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非杓型血压。睡前服用降压药可能通过恢复血压昼夜节律来减少尿蛋白及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高表达的miR-19a-3p 靶向调控细胞黏附分子2(cell adhesion molecule 2,CADM2)并通过AKT信号通路影响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2 年4 月至2017 年11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2 例资料完整的肾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PCR检测肾癌组织和786-O等4 种肾癌细胞系中miR-19a-3p 的表达水平,CCK-8、Transwell 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iR-19a-3p 敲减对肾癌786-O 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9a-3p 与CADM2 的靶向关系。采用Wb 检测miR-19a-3p 通过CADM2 对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miR-19a-3p 在肾癌组织及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均P<0.01)。敲减miR-19a-3p 可显著抑制786-O 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且miR-19a-3p 靶向作用CADM2 并下调其表达水平(P<0.05 或P<0.01)。敲减miR-19a-3p 通过靶向上调CADM2 并阻断AKT信号通路进而显著抑制786-O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均P<0.05 或P<0.01),从而缓解肾癌发生发展。结论:肾癌组织中miR-19a-3p 高表达,敲减miR-19a-3p 可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miR-19a-3p/CADM2/AKT分子轴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的效果。方法:IgA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日;观察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日,骨化三醇胶丸0.25 μg/次,1次/日。所有患者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钙、血磷、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缓解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lb 39.30±1.64 mmol/L,eGFR 90.4±19.3 mL/min,观察组为44.07±1.91 mmol/L,95±14.3 mL/min,两组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1.06±0.42 g,Scr 70.32±9.10 μmol/L,观察组为0.79±0.38 g,66.12±6.42 μmol/L,两组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2.5%,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3.3%,观察组为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可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延缓病情进展,疗效优于单用雷公藤多苷。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初步编制适用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换液操作管理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访谈患者,构建条目池;经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和预试验,形成初始量表;对苏州市3所三级医院的136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施测,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换液操作管理量表包含常规换液操作和异常情况的处理2个公因子,共10个条目。内容效度为0.921,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8.13%,Cronbach'sα系数为0.847,折半系数为0.903,重测信度系数为0.847。结论编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用于考核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换液操作的水平,判断其是否具有基本的居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83例,选择其中年龄≥65岁的448例,分为CIAKI组53例(11.8%)和非CIAKI组395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GNRI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CIAKI组比较,CIAKI组GNRI更低[95.9(91.3,99.5)vs 98.9(95.3,101.9),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NRI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25,95%CI:0.873~0.980,P=0.008)。随着GNRI等级升高,无营养风险、轻度营养风险和中重度营养风险患者CIAKI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呈上升趋势(H=21.443,P=0.000;H=21.443,P=0.000)。ROC曲线显示,CIAKI预测老年患者发生CI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657(95%CI:0.576~0.739,P<0.01)。结论GNRI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预测CIAKI发生的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酸镧咀嚼片出现影像学异常提供分析参考。方法 通过对1例CKD5期高磷血症患者使用碳酸镧咀嚼片引起便秘和影像学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药师协助临床查找原因,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监护随访。结果 经过分析,影像学异常为患者错误服用碳酸镧引起的影像学表现,经过通便处理,影像学恢复正常,临床药师由此制定了碳酸镧咀嚼片的使用监护流程,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正确用药。结论 临床药师对使用碳酸镧咀嚼片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和持续随访,可促进患者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ADPKD)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及辐射对其基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SCGE)研究10例ADPKD(A组)、1个ADPKD家系中3例无症状者(B组)、20例健康对照者(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及在0.5 Gy照射后的DNA损伤情况.采用彗星分析软件(CASP)进行图像分析,以尾DNA含量(TDNA%)评价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结果 A组照射前、后TDNA% (8.85%±0.14%,14.84%±0.77%)及照射后TDNA%的增加值(6.00%±0.77%)均显著高于C组(7.50%±0.37%,12.46%±0.26%,4.96%±0.44%),B、C两组及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中1例TDNA%照射前后均显著高于C组.结论 ADPK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基因不稳定性,在环境因素刺激下,有可能通过基因突变启动多脏器囊肿形成.SCGE为进一步阐明ADPKD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