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斌  陈颖  王丽娟  易广才  高锦声 《江苏医药》2003,29(11):822-823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地鉴别羊水标本母体细胞污染的方法。方法 采用PCR术扩增羊水标本DNA中YNZ^22和ApoB两个VNTR位点,根据胎儿及其双亲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判断是否存在母体污染。结果 检测35例标本,34例提供信息,其中4例检测到母体细胞污染。结论 检测羊水标本母体细胞污染对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辐射对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印记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受电离辐射影响表达发生改变的印记基因。方法选择雄性BALB/c小鼠8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X射线全身照射0.1Gy/d,连续13d,建立辐射干扰小鼠精子发生模型。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睾丸RNA,采用上海生物芯片中心小鼠寡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表达发生改变的印记基因,对感兴趣的基因经半定量RT—PCR验证。结果12个表达发生改变的印记基因,6个上调,6个下调,其中Igf2、Peg3基因Ratio值分别为3.859和0.397,经半定量RT—PCR验证与芯片结果相符。结论X射线全身照射可导致小鼠睾丸部分印记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4.
检测FGFR3基因鉴别诊断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基因水平上鉴别诊断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的方法。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对1例临床确诊的ACH患者,1例临床怀疑为ACH患者的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1138位核苷酸作突变型分析。结果 确诊的ACH患者1138核苷酸存在C→A的转换,而临床怀疑为ACH患者的1138核苷酸无任何改变。结论 检测FCFR3基因突变可从分子水平上鉴别诊断先天性软管发育不全,准确率达9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孕激素受体B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改变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32例子宫内膜癌患及28例正常对照石蜡包埋标本孕激素受体B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中国子宫内膜癌患者孕激素受体B基因异常甲基化发生率达66.7%,而28例正常对照标本没有发现甲基化异常。结论孕激素受体B基因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弓形虫DNA的方法。方法以构建的弓形虫B1基因质粒为阳性模板,建立LAMP检测弓形虫的方法,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LAMP检测弓形虫的定量体系及通过显色反应直接判断结果的简便方法,最后应用建立的方法对57例孕妇外周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方法仅对弓形虫DNA扩增出特有的梯状条带,酶切结果与预期相符;检测下限为每反应管10拷贝。以重组质粒制作的标准曲线,阳性反应时间与模板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57例孕妇标本检测,发现2例阳性。结论本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且成本低,有望在临床检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因病的产前诊断多采取在妊娠期取羊水或绒毛细胞进行基因分析的方法。但这 2种取材方法均具有创伤性 ,可能对胎儿及孕妇生命造成危害。Lo等[1] 研究证明 ,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游离DNA ,为单基因病的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为探讨该途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我们采用Qiagen公司的DNA分离试剂盒 ,结合基因扩增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成功地对 1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的孕妇进行了非侵入性产前诊断。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孕妇 32岁 ,在孕期 2 4周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与正常胎儿相比股骨过短与双顶径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大肠癌患者含表皮生长因子和卵泡抑索结构域的跨膜蛋白(TPEF)基因甲基化状态,寻找新的早期诊断大肠癌分子标志物。方法 常规方法提取大肠癌标本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TPEF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32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24例检测到异常TPEF基冈甲基化(75%),而10例正常组织标本无一例检测到异常甲基化。结论 大肠癌患者TPEF基因甲基化为一频繁发生事件,可望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因水平上澄清一个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规律的软骨发育不全家系患者的致病机理。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3,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DNA序列分析寻找突变位点,然后经限制性内切酶Mae1分析验证。结果 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第1180位核苷酸发现一个A→T新突变,而家系正常成员包括先证者父母不存在此突变。结论 结合系谱分析,这一新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患者软骨发育不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3年Sabbioni等报道,在71%的大肠癌患者血浆中有含表皮生长因子和卵泡抑素结构域跨膜蛋白(TPEF)基因甲基化的改变,TPEF基因异常甲基化有望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分析32份大肠癌组织标本,以建立检测血浆TPEF基因甲基化异常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