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少阳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少阳病的患病情况及少阳病可能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为和解少阳法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10-11月收集的5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家医院500例患者中咽于、耳鸣耳聋、目眩、口苦、胸胁苦闷等少阳病常见症状出现频数均〉20%,少阳病患病率为19.8%;近期有外感者患病率为42.6%,无外感者为1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证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少阳病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肾气虚患者更易患病(患病率35.5%)。女性患病率更高(22.9%).与男性少阳病患病率(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功能状况、病程及年龄段的患者少阳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少阳病患病率外感后较高;少阳病患病率与肾功能状况、病程及年龄未见明显相关性,脾肾气虚型患者及女性更易患病;和解少阳法可以参考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是经典的动物模型,其病理变化与人类肝纤维化发生相类似。普遍观点认为,DMN化学刺激导致肝细胞的损伤,是诱导肝纤维化发生的直接原因,然而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糖脂代谢异常是脂肪性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糖脂代谢紊乱是否也在DMN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全基因芯片技术与生物信息技术相结合方式,研究糖脂代谢异常与DMN诱导肝纤维化之间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每周前3天连续腹腔注射10mg?kg-1DMN,持续4周,正常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2周末,正常组和模型组各5只大鼠做动态观察;造模4周末,剩余大鼠被全部处死,收集肝脏标本。进行肝组织全基因芯片分析,将结果导入生物信息分析软件IPA进行分析。结果:2周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4周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共有55个共同差异基因(logRatio>2)。共同差异基因构成的分子网络,主要参与了9条信号通路,它们与炎症、免疫、肝纤维化、脂代谢和血管新生有密切关系。在造模2周(肝纤维化形成期)时,以脂肪酸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在造模4周(肝硬化形成期)时,以细胞增殖为主要表现。结论:脂肪酸代谢紊乱可能是DMN诱导肝纤维大鼠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芪甲苷(AS-IV)为羊毛酯醇形的四环三萜皂苷,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详细阐述黄芪甲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黄芪甲苷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王绵之先生是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方剂学科创始人。绵之先生临床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如排兵布阵,出神入化克敌制胜,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先生习用的药对,不落窠臼,非常有特色。如黄芪配川芎治疗脑瘤,川芎配芦根治疗头痛,大青叶配升麻替代犀角凉血解毒透疹等。今特意辑录于此,以飧同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外基质(ECM)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活血祛瘀方组,于治疗4周后取梗阻侧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FN、PAI-1及HGF的阳性染色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α-SMA、FN、PAI-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祛瘀方组肾间质α-SMA、FN及PAI-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HGF阳性表达则显著上调(P<0.01)。结论:活血祛瘀方可抑制肾组织α-SMA、FN及PAI-1过度表达,诱导HGF高表达,从而减少ECM的过度聚集,这可能是活血祛瘀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芪汤(黄芪、甘草)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补中、益气、生津之效,治疗诸虚不足。黄芪汤为中医经典名方,临床广泛应用于多种辨证属虚损不足的疾病与证候。前期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实,黄芪汤可显著提高肝脏的合成能力,有效延缓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展,并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等相关并发症。故就黄芪汤全方、组分及其有效成分在抗肝纤维化,防治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93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临床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93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调查,总结分析慢性肾衰竭的辨证分型规律,归纳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证型为脾肾气虚,兼湿热瘀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方证相对原理,通过肝肾纤维化方证数据库筛选分析,选择膈下逐瘀汤、复肝丸、燮枢汤、鳖甲丸4首方剂,观察他们对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膈下逐瘀汤组、复肝丸组、燮枢汤组、鳖甲丸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照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以DMN 10μ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每周连续3天,共4周。造模第3周开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膈下逐瘀汤7.03g/kg、复肝丸6.43g/kg、燮枢汤12.51g/kg、鳖甲丸5.40g/kg,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试剂盒测定血清ALT、AST、γ-GT活性及Alb、T.Bil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与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胶原沉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脾体比升高,腹水形成;血清ALT、AST、Tbil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Alb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染色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明显,纤维间隔、部分假小叶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复肝丸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脾体比和ALT、Hyp含量等显著降低,肝细胞变性和炎症坏死明显减轻,胶原沉积明显减少,AST、Tbil、γ-GT无明显变化;膈下逐瘀汤组脾体比、ALT、Hyp含量等降低,但死亡率较高,肝组织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重;燮枢汤组脾体比降低,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鳖甲丸组脾体比降低,ALT、Hyp含量有所降低,但肝细胞变性、炎症坏死和胶原沉积无明显变化;结论:与N-乙酰半胱氨酸相似,复肝丸有较好的抗DMN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慢性肾炎是由免疫炎症损伤导致的,调节免疫在治疗肾脏病中也十分常用,对延缓肾脏病的持续进展有重要作用.中医药从脾肾论治肾脏病多取得疗效显著.脾肾是营卫的物质基础,营卫是脾肾的功能体现,营卫与脾肾密切相关.而营卫理论的现代医学内涵多与免疫相关.因此从脾肾入手可以调节营卫功能,同样调和营卫亦可改善脾肾功能,延缓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栀子苷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以及对其血清、肝组织及粪便中胆汁酸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成空白组及栀子苷(50,100,200,400 mg·kg-1)组,共5组,每组12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于第8天收集大鼠血清、肝组织和盲肠内容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肌酐(Crea),尿素(Urea)含量,肝脏组织切片分别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19(CK19)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CK7,CK19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胆固醇27α-羟化酶(CYP27A1),胆固醇12α-羟化酶(CYP8B1) mRNA表达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测定血清、肝脏及盲肠内容物中18种胆汁酸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栀子苷组TBIL水平显著升高(P<0.01);400 mg·kg-1栀子苷组ALT,AST活性和TB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HE染色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栀子苷200,400 mg·kg-1组肝组织的汇管区有胆管反应,胆管周围有炎症细胞的浸润,尤以栀子苷400 mg·kg-1毒性明显。栀子苷400 mg·kg-1栀子苷组肝组织中CK7,CK19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400 mg·kg-1栀子苷组肝组织中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甘氨猪去氧胆酸(GHDCA)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猪去氧胆酸(HDCA),胆酸(CA),鹅去氧胆酸(CDCA)含量显著升高(P<0.01),甘氨胆酸(GCA),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甘氨石胆酸(GL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GUDCA,GHDCA,熊去氧胆酸(UDCA),牛磺石胆酸(TLCA)的含量占比降低,TCDCA,HDCA,CA,CDCA,脱氧胆酸(DCA)的占比增加;血清中GHDCA,石胆酸(LCA)含量显著下降(P<0.01),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牛磺胆酸(TCA),GCA,TCDCA,UDCA,CA,CDCA,DCA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CA/DCA显著升高(P<0.01),且CA与CDCA含量占比分别上升19.60%和4.63%;与空白组比较,400 mg·kg-1栀子苷组盲肠内容物中所有的胆汁酸含量均下降,其中GCA,UDCA,HDCA,GCDCA,GDCA,TLCA,GLCA,CDCA,DCA,LCA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400 mg·kg-1栀子苷组肝组织中CYP7A1,CYP27A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 400 mg·kg-1栀子苷灌胃,可导致大鼠明显的肝损伤,其肝脏、血清与粪便中胆汁酸发生显著改变,且同一种胆汁酸在肝脏、血清与粪便中的变化不尽相同。然而,由栀子苷所导致的肝损伤与体内胆汁酸变化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仍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给予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