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1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99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进行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上结合电针技术镇痛。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镇痛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麻醉实施5 min内研究组优良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术后头痛、尿潴留、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联合电针技术应用于肛肠科手术可增强麻醉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医外用散剂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医外科外用散剂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运用现代临床药敏学检验方法,分别使用临床菌株与标准菌株,对9种中医外科传统成药在传统炮制工艺的基础上,对其抗菌作用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 9种外用散剂对所有实验菌株均有抗菌作用,但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测定值均高于抗生素.其中去腐生肌类散剂体外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活血化瘀生肌类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弱.结论 中医外科外用散剂体外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其可能与处方中汞、铅化合物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中老年胸腰椎手术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和1:1:1实验设计原则,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6例需行胸腰椎手术治疗的中老年患者分为A、B、C组,每组52例。3组均行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双侧ESPB,其中A、B、C组右美托咪定剂量分别为0.5、1.0、1.5μg·kg-1。比较3组入室前(T1)、手术切皮时(T2)、术毕时(T3)、气管拔管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应激指标[醛固酮(ALD)、皮质醇(Cor)],术后各时间点舒适度评分(BCS评分),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和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各时间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C组T2、T3、T4时点HR、MAP值及血清ALD、Cor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2、4、6、12、24、48 h BC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 PCIA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次数、术后48 h VAS评分及术后第1、2天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但B组与C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5%、5.77%,显著低于C组的19.23%(P<0.05),但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胸腰椎手术超声引导下双侧ESPB中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推荐右美托咪定剂量为1.0μg·kg-1,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正结肠镜检查是诊治结肠疾病常用且可靠的方法,但在检查过程中易引发强烈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1,2],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增加了肠镜医生的操作难度,另外部分患者因惧怕,甚至拒绝行再次检查,而导致部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影响临床预后。目前,多采用麻醉镇静的方法防治结肠镜检查时腹痛、腹胀,但因麻醉意外及适应症限制等原因使  相似文献   
6.
<正>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在人体的臂丛神经干周围注入麻醉药物,目的是阻滞神经支配区域的神经传导而达到麻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上肢的手术中~([1])。目前,对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传统方法是解剖定位,医师根据人体的体表解剖标志进行定位,该种方法由于难度较大,加之医师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穿刺,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疼痛和不满,也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研究三种不同镇痛方案对剖宫产产妇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将肌注哌替啶的40例产妇定为A组,硬膜外持续注射吗啡和罗哌卡因的40例产妇定为B组,静脉持续注射氟哌利多和舒芬太尼的40例产妇定为C组.术后采用电子镇痛泵,检测产妇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血清IL-6及IL-10水平,并记录其手术后4h、12h、24h、48h的VAS评分情况.结果 三组产妇手术后血清IL-6及IL-10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B组和C组产妇各时间点血清IL-6及IL-10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两组产妇血清IL-6及IL-10水平在12h、24h及48h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产妇手术后12h、24h及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肌肉注射,静脉镇痛和硬膜外持续麻醉镇痛均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IL-6水平,相对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从而维持产妇术后炎症因子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颅脑外伤后头痛患者脑血流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中医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颅脑外伤恢复期头痛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的血流速度变化以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MCA、ACA、PCA、VA和BA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减慢(P<0.05).结论 颅脑外伤后恢复期头痛患者存在脑血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血液黏度增高、血液瘀滞、脑血流速度减慢,可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术前乌司他丁、戊乙奎醚联合应用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前用药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前30 min给予戊乙奎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给予乌司他丁。观察并记录两组用药后术中情况,术前与术后1、3 d细胞免疫及肝肾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麻醉时间与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与术前相比,两组CD_3~+、CD_4~+、CD_8~+、CD_4~+/CD_8~+下降,后随住院时间的延长CD_3~+、CD_4~+、CD_4~+/CD_8~+均升高,CD_8~+均下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术后1 d CD_3~+、CD_4~+、CD_8~+及术后3 d CD_3~+、CD_4~+、CD_8~+、CD_4~+/CD_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 d与术前相比,两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尿素(BUN)、血肌酐(SCr)均明显升高,后AST、ALT、BUN、SCr呈下降趋势,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1 d AST、ALT、BUN、SCr及术后3 d AST、ALT、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戊乙奎醚相比,术前乌司他丁联合戊乙奎醚可减少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组织器官损伤,同时降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肝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结合中药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腰腿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9年1月-2020年6月石家庄市中医院LDH腰腿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醋氯芬酸缓释片与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手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