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肾移植术前的综合评估价值。方法:用16层螺旋CT机对36例患者(男31例,女5例,平均年龄29.6岁)行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19例同时行延迟期扫描。结果:36例共检出72个肾脏,其中22例的双侧肾脏均为单支肾动脉供血。14例可见副肾动脉,发生率38.8%,共检出副肾动脉18支,其中左侧10支,右侧8支,10例为单侧单支副肾动脉,2例为单侧双支副肾动脉,2例为双侧副肾动脉。5例可见肾动脉过早分支,发生率13.9%。共检出肾静脉75支,双侧双支肾静脉1例,左侧双支肾静脉1例。左侧粗大的性腺静脉1例,双侧下腔静脉1例。肝右动脉源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副肝动脉1例。另外2例可见小的肾囊肿,2例有小结石。36例中有31例供体肾符合手术标准做了移植手术。31例手术病例中,1例术中发现一支细小的副肾动脉,而2名放射医师均未报告,其余术中所见与MDCT报告相符合。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一站式了解供体肾的血管结构、肾实质及输尿管,可作为肾移植供体术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量正常活体肾的各径线值和位置,获得正常成人活体肾的影像解剖数据,为临床、科研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157例非肾脏疾病患者(男101例,女56例,年龄22~77岁,平均44.18岁)其中55例为肾移植供体,均经SIEMENS16层螺旋CT腹部平扫与增强后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检查。对源像应用MPR、MIP及VR后处理。测量项目包括肾脏的长径、宽径、厚度以及肾动脉的直径等。为了比较男、女间和左侧与右侧之间的差异,对所获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左肾的长径、宽径及厚度分别为102.51±10.05 mm、54.13±5.87 mm、49.16±5.12 mm,右肾的长径、宽径及厚度分别为99.95±12.80 mm、50.50±4.68 mm、46.51±5.2 m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双肾长径、宽径及厚度均大于女性的(P<0.01)。左侧肾动脉直径为5.39±0.74 mm,右侧肾动脉直径为5.24±0.69 mm,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557,P<0.0001)。男性的双侧肾动脉直径均大于女性的(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功能强大,图像三维立体感强,能够明确肾脏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可作为活体肾解剖测量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多层螺旋CT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CT特征.材料和方法:用16层螺旋CT机检查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按照Stanford分型本组5例为A型,13例为B型,共累及52节段的主动脉.18例均显示真假两腔及撕裂的内膜;16例可见内膜破口;18例均可见到鸟嘴征,且均位于假腔;88.5%(46/52)的假腔直径大于真腔;60处发生内膜方向改变,其中26处内膜突向假腔,24处内膜平直,10处内膜突向真腔;8例可见血栓形成;5例主动脉外壁钙化,均位于真腔;4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有分支受累及;1例合并心包积液.结论:MSCTA是检查主动脉夹层较好的影像学方法.鸟嘴征及真假腔大小比较对区分真假腔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不同重建层厚和层间距对肾动脉及副肾动脉显示的影响.方法 41例肾移植供体行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男36例,女5例,年龄22~58岁,平均(30.85±6.75)岁.只重建动脉期图像,共5组.分别为层 厚0.75 mm,层间距0.4 mm;层厚1.0 mm,层间距0.6 mm;层厚1.5 mm,层间距1.0 mm;层厚2.0 mm,层间距1.2 mm;层厚3.0 mm,层间距2.0 mm.结果 在肾动脉主干,1、2级分支及副肾动脉显示数目方面,5种重建方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在3级分支的显示方面,5种重建方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4级分支的显示方面,5种重建方式的显示能力均较差.在肾动脉主干,1~3级分支及副肾动脉显示质量方面,5种重建方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4级分支显示质量方面,5种重建方式对4级分支的显示得分均很低.结论层厚1.0 mm,层距0.6 mm的重建方式,可作为观察肾动脉分支及副肾动脉时的常规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成人肾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肾脏病变患者在DWI成像时提供正常对照标准.资料与方法 20例健康志愿者均行MRI常规平扫及DWI成像,DWI成像时b值分别采用0s/mm2、200s/mm2、500s/mm2、800s/mm2、1000s/mm2.结果 不同b值下双侧肾脏皮髓质ADC值及双侧肾脏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863~240.324,P=0.000),双侧肾脏皮髓质ADC值及平均ADC值均高于肝、脾及胰腺ADC值.双侧肾脏皮质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均高于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6~20.281,P=0.000).左侧肾脏皮、髓质ADC值及平均ADC值在b=500s/mm2、b=800s/mm2及1000s/mm2时均高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800s/mm2时t=2.023,P=0.048;其余P=0.000).b=200s/mm2时双侧肾脏皮、髓质ADC值及平均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P=0.098;t=0.704,P=0.490;t=-0.314,P=0.757).结论 正常成人肾脏ADC值在不同b值下有差异,双侧肾脏平均ADC值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CT影像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提高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水平,找出其与肾癌的CT影像鉴别点。方法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和肾癌24例,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1例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扫12例呈高密度,6例呈等密度,3例呈低密度,9例可见皮质掀起征。增强扫描示瘤体均匀强化。有7例可见延迟强化。24例肾癌CT平扫示瘤体16例呈低密度,3例呈高密度,5例呈混杂密度,2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后,瘤体大多呈不均性强化,皮质期呈高密度,髓质期呈低密度,且造影剂有“快进快出”的表现,有8例可见假包膜,7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有瘤栓形成,10例可见腹膜后肿大淋巴结,3例可见肝内转移。结论CT扫描对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癌的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对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DAI患者的CT表现。结果 DAI在CT影像上可见弥漫性脑肿胀,皮层下及脑深部小出血灶,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43例患者检出58个病灶,非出血性病灶37个,呈斑片状大小不一低或稍底密度影,边界不清晰;出血性病灶21个,呈斑片状大小不一高密度影。结论螺旋CT检查是DAI的影像学诊断依据之一,结合临床能协助判断伤情,并为动态观察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常见的良生占位性病变,但双肾同时发生多发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少见.现报告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双肾多发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9.
脑血吸虫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MRI表现及特征,提高对本病定性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2例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吸虫病患者的MRI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2例中11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MRI平扫时11例病变区内可见多发结节影,呈等或稍长T1,稍长或等T2信号,1例病变区内有班片状出血,T1及T2像均为高信号;1例为单发大结节,呈长T1及长T2信号,结节周边均有大片状呈长T1及长T2信号的水肿带。MRI增强扫描后11例病灶呈多发的结节状强化,部分小结节互相融合成较大结节,1例单发大结节增强后呈不均匀环状强化,强化程度在注射Gd-DTPA后40s、6min及12min时无明显差异;有8例病变区域内有班点状、班片状及泥沙样强化。结论脑血吸虫的MRI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对本病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多排螺旋CT在活体肾移植术前评价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是解决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肾移植手术有三种方式,即传统开放式供肾切取术、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及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传统开放式供肾切取术由于手术创伤大,常使许多供肾者望而却步。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以及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已经成为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