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为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复杂性肘关节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其进行手术治疗后的第2天为其施行综合康复治疗。随机抽取来我院门诊复查的40例未接受康复治疗的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后,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77.5%,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早期为其施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显著改善其肘关节的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构建基于"互联网+残疾人社区康复"新模式的脑卒中《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大数据平台。方法由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牵头成立"互联网+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理论模式,建立脑卒中患者的ICF大数据平台,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描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同时为三级康复机构提供了同一术语平台以进行有效的脑卒中患者健康信息交流。结果提出基于"互联网+残疾人社区康复"新模式的脑卒中ICF大数据平台构架。结论建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数据平台能够帮助三级康复机构智能地完成对脑卒中患者的医学评定,实现精准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肩关节腔内注射并肩胛关节松动术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的效果。 方法将62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 例、对照组30 例。对照组采用悬吊疗法、电针、肩关节运动训练、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关节腔内注射、肩胛骨松动术,2组均治疗4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评估患者上肢运动能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上肢疼痛程度,比较治疗前、后的改善程度。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FM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相应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结合肩胛关节松动术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可明显缓解疼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早期康复策略,为早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及康复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合并下肢急性DVT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均给予抗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发病早期DVT形成后1—2d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根据血浆D-二聚体浓度,10d之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发病后即予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10d内严格制动;分别对两组临床表现、血浆D-二聚体浓度、血栓大小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第3d时,两组NV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小腿周径值较治疗前稍增粗(P0.05);第5d时,观察组NV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仍有明显疼痛(P0.05),两组小腿周径值较治疗前改变不明显;第10d时,两组NV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小腿周径值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缩小幅度高于对照组(5.22%/1.92%)。两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较治疗前逐渐下降(P0.01),但第5d及第10d时,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彩超定性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合并下肢急性DVT患者早期有序合理的实施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作为运动剂量的参考标准,是早期康复训练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正>平衡是指在稳定极限范围内,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基底面上的能力[1]。有研究发现,首发脑卒中的患者中约有86%存在平衡功能障碍[2],而坐位平衡障碍是脑卒中初期常见的功能障碍[3]。Nichols等[4]认为偏瘫患者的坐位平衡虽不是功能活动,但与个体功能恢复密切相关。Feigin等[5]研究认为脑卒中后2周内坐位平衡情况能预测患者发病6个月后的行走能力。但目前关于坐位平衡及其评定方法的研究较少。我们在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以检索词"坐位平衡、坐位"联合"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及偏瘫"进行检索,再以"sitting balance、sitting ability及sitting"联合"stroke、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 hemorrhage及hemiplegia"检索PubMed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不同靶心率智能踏车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5年在康复科住院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恢复期且下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各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加用智能踏车训练并根据不同靶心率(60%、70%、80%最大心率)分为3个亚组(每组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3周末、治疗后6周末行偏瘫侧下肢伸肌改良Ashworth量表评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BI),训练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结果:80%最大心率组因不能耐受试验被随机分配至60%最大心率组及70%最大心率组,经治疗后70%最大心率组的下肢改良Ashworth量表评级及FMA均较治疗前及60%最大心率组有改善(P < 0.05)。结论:当靶心率为70%最大心率时可较好地改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学术背景:目前传统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改善脑卒中后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欲达到理想的恢复还赖于脑功能的重建。近年研究发现,脐血干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细胞,修复受损的神经。 目的:总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与万方数据库1995/2007年期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ord blood stem cells,Stroke,脐血干细胞,脑卒中”,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脐血干细胞研究及采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排除综述及重复文献。共检索到50篇相关文献。 文献评价:选择其中的31篇,文献的来源主要是脐血干细胞研究及采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动物及基础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脐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在合适诱导下可分化为神经细胞。研究表明,脐血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及体内移植能生成神经样细胞,能表达神经元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estin、NF-M、NeuN、MAP2等。脐血干细胞治疗脑卒中在动物及实验研究基础上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细胞体外培养中分化增值的调控机制不十分清楚,临床研究报道甚少,诱导生成的神经细胞存活的时间,能否跟正常神经细胞一样发挥功能等,待进一步探讨。 结论:用来源丰富、免疫排斥概率小的脐血干细胞治疗多发的脑卒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改良Bobath握手与Bobath握手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Bobath握手方法是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当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广泛用于脑卒中的临床康复治疗,作为一种经典的反射抑制治疗手法,一直沿用至今,其有效性、实用性毋庸置疑[1—3],但在临床康复训练中也有患者出现不适感,夹指依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