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姚燕珍  李翊卫  鲍舟君  徐岳军  竺王玉 《浙江医学》2020,42(11):1127-1130,1134
目的探讨尿三叶因子3(UTFF3)联合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α1微球蛋白(UA1M)、尿转铁蛋白(UTf)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糖肾病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以4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者UTFF3水平,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UAlb、UA1M、UTf水平,并采用尿肌酐值(UCr)进行校正,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联合预测值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ROC曲线显示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UTFF3、UAlb、UA1M和UTf及联合预测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0.931、0.844、0.882、0.95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72、0.8387、0.6344、0.8495、0.8925和1.0000、0.9070、0.9070、0.7907、0.9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AUC分别为0.894、0.889、0.766、0.810、0.93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31、0.8103、0.7241、0.7586、0.8276和0.9535、0.8605、0.6977、0.7907、0.9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预测值AUC明显高于单个检测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UTFF3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TFF3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有效生物标志物,联合UAlb、UA1M和UTf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的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8例)和未并发MODS(20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对两组患者血小板进行常规检测并比较,检测两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前后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42a、CD61、CD62p)的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MODS组与非MODS组ADP诱导前比较,血小板的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9,P>0.05),但平均体积偏大(t=6.417,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大(t =9.664,P<0.01);MODS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较非MODS组患者显著增高(CD41a:t=14.486和49.419,P<0.01;CD42a:t =41.693和58.160,P<0.01;CD61:t=15.452和19.251,P<0.01;CD62p:t 18.230和24.258,P<0.05);经ADP诱导活化处理后MODS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未出现明显变化(CD41a:t=1.364和1.237,P>0.05;CD42a:t=1.247和1.448,P>0.05; CD61:t=1.258和1.354,P> 0.05;CD62p:t=1.213和1.147,P>0.05),而非MODS组患者经ADP诱导活化处理后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均明显升高(CD41a:t=15.891和18.417,P<0.01;CD42a:t=54.367和14.217,P<0.01;CD61:t=16.257和21.348,P<0.01;CD62p:t =58.268和18.145,P<0.01).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MOD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较轻症患者高,而且持续活化表达能力极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判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毒T细胞内穿孔素(Perforin)、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与病毒消除的关系.方法 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进行短期培养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8~+细胞内Perforin、IFN-γ和IL-10表达,并与3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的载量,分析其与CD8~+细胞内Perforin、IFN-γ和IL-10表达的关系.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CD8~+T细胞Perforin、IFN-γ和IL-10的表达分别为(5.30 ±2.62)%、(4.05±2.25)%和(0.77 ±0.5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4.50、4.56、4.20,P均<0.01);26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Pefforin和IFN-γ的表达分别为(4.54 ±1.93)%和(3.32 ±1.59)%,明显低于24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分别为2.22、2.54,P均<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内Perforin和IFN-γ表达率与乙肝病毒DNA载量成负相关(r分别为-0.539、-0.340,P<0.01、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毒T细胞内Perforin、IFN-γ和IL-10表达减少,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长期存在,病程迁延不愈有关.  相似文献   
4.
分析2006-2012年舟山海岛地区0~12岁儿童血铅水平,为本地区儿童铅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体检的0~12岁儿童13 316例血铅资料,分为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6~12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结果 0~ 12岁儿童血铅算术平均数为50.77 μg/L;血铅≥100 μg/L者228例,占调查人数的1.71%.儿童血铅水平及高血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婴儿组外,男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女童(P值均<0.05);2006-2012年儿童血铅水平及高血铅率逐年下降,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舟山海岛地区儿童铅中毒率相对较低.通过开展血铅水平定期监测及加强宣传教育,可降低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和铅中毒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血清生化指标,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总结探讨诱发该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确诊的NAFLD患者共258例,同期非脂肪性肝病体检者213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和生活习惯调查。结果NAFLD组的生化指标TC(5.48±1.10)mmol/L、TG(2.31±1.25)mmol/L、ALT(51.35±26.18)U/L、AST(42.37±28.32)U/L、空腹血糖(FPG)(5.62±3.24)mmol/L、γ-谷氨酰转肽酶(GGT)(58.47±43.25)U/L、尿酸(UA)(398.51±96.85)μmol/L均高于对照组(t=3.423、5.250、7.402、4.348、3.326、6.683、3.891,均P〈0.01);高血压(21.71%)、糖尿病(22.09%)、代谢综合征(MS,44.57%)等发生率及BMI(26.85±3.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14、10.55、58.48,t=10.73,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TG、腰围(WI)、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缺少锻炼、高脂饮食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AFLD患者与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浙江省舟山海岛地区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阳性分布趋势,及其在就诊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抗核抗体.资料分布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总阳性率为16.3% (1886/11578),女性阳性率(20.6%,431/6955)高于男性(9.8%,5/4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7,P<0.05).21 ~40岁组阳性率(1.5%,38/2036)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8,P<0.05).抗核抗体谱阳性患者2722例,阳性率为23.5%.抗核抗体谱中抗SS-A、抗Ro-52、抗着丝点抗体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1.7%、28.4%和8.3%.女性抗U1-nRNP、抗核糖体P蛋白、抗dsDNA等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组的抗核抗体谱阳性率分析结果显示抗U1-nRNP、抗Sm、抗核糖体P蛋白等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3例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组中抗核抗体谱阳性率的分析显示RA、SLE、SS、MCTD、PBC组阳性率最高的自身抗体分别是抗Ro-52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nRNP抗体和抗M-2抗体.结论 舟山海岛地区就诊人群中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在临床检测中应采用多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以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三叶因子3(TFF3)联合尿素(UREA)、肌酐(Cr)、胱抑素C(Cys-C)及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TFF3联合UREA、Cr、Cys-C及e GFR在糖尿病肾病中诊断中的作用。血清TFF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UREA、Cr、Cys-C及e GFR应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TFF3、UREA、Cr、Cys-C、e GFR及联合预测值在糖尿病肾病中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7%、63.44%、34.41%、40.86%、51.61%、82.80%和95.35%、95.35%、97.67%、90.70%、100.00%、100.00%;联合预测值AUC明显高于单个检测项目(P <0.01);TFF3 AUC明显高于Cys-C、UREA和e GFR(P <0.01)。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TFF3、UREA、e GFR及联合预测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14%、58.62%、39.66%、75.86%和95.35%、95.35%、97.67%、1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FF3和UREA为糖尿病肾病或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血清TFF3水平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或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个新的潜在有效指标,联合其他肾功能评估指标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TFF3)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93例糖尿病肾病及4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体检者血清及尿液TFF3水平,分析其与其他糖尿病肾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正常蛋白尿期、微量蛋白尿期及临床蛋白尿期血清TFF3水平分别为(18.05±8.71)、(26.04±7.79)和(57.65±22.42)μg/L,均高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水平与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呈正相关关系,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各期尿液TFF3/Cr水平分别为(342.42±178.75)、(574.78±207.82)和(996.23±491.69)μg/g,均高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TFF3与尿Alb、A1M和Tf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FF3水平为预测糖尿病肾病的一项独立预测因素(OR=27.845,P=0.003)。结论血清和尿液TFF3水平为观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新指标,其中血清TFF3水平为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县域医共体背景,调查舟山市3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机构设置、检验人员配置、检验仪器设备配置、检验项目开展、质量控制等情况,对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91.67%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检验服务;已开展的检验项目中,血常规、尿常规开展率100%,肝功能、肾功能开展率90%以上;检验人员、设备配置总体情况良好;但实验室分区明确率、室间质量控制覆盖率、送到区域检验共享中心检验的项目情况不够理想。对此,提出建议:提高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能力、发展区域检验共享中心、加强检验机构同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舟山海岛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的临床血常规、生化特征。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收治的27例SFTS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d后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用χ2检验或t检验分析血常规、血生化检测值的动态变化。结果 SFTS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上升,与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TS治疗痊愈者血小板明显高于死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TS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d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均高于正常参考值数倍,并较正常体检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素(Urea)、肌酐(Cr)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内。治疗10d后,AST、LDH、CK、CKMB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及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2倍的SFTS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FTS患者AL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对诊断及监测SFTS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并且需特别关注血小板及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