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Flotrac/Vigileo监测不同体位下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A组体位为侧卧位,B组为俯卧位。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诱导后分别记录插管后气腹前(T0),改变体位后(T1),气腹后5 min(T_2),30 min(T_3),气腹结束后1 min(T_4)及恢复体位时(T_5)的HR、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每搏量(SV)。结果:与T0时相比,B组的CO、CI及SV在T_1时降低;与T_1时相比,A,B两组的各项监测指标在T_2、T_3时均增高;与A组相比,B组的CO、CI、SV在T1-T4各时间点均降低。结论:俯卧位下行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虽有变化,但在临床许可范围内;Flotrac/Vigileo系统可实时监测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毛倩倩  邹俊  张中军 《重庆医学》2012,41(19):1975-1976
目的观察七氟烷后处理对患者体外循环下肺静脉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40位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七氟烷后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每组20例。于开胸后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5min(T2)和心脏复跳后30min(T3)分别抽取肺静脉血标本,以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T3时IL-6和TNF-α的含量均较T2时增加(P<0.05),但A组的上升幅度要明显小于C组(P<0.01)。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对体外循环导致的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65~85岁),随机分为DXM组、对照组(C组),每组20例。DXM组麻醉前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以0.5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应用生理盐水,于术前1天(T0)、术后24 h(T1)、48 h(T2)、72 h(T3)测血清IL-6、TNF-α浓度,进行简易智能量表评分(MMSE)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T1~3时MMSE评分较T0降低,DXM组T1~2时高于C组,其术后72 h POCD发生率低于C组,术后24 h C组VAS评分高于DXM组(P<0.05);T1~2时血清IL-6、TNF-α水平高于术前,DXM组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缓解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下调血清IL-6和TNF-α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靶控方法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为临床选择最佳的麻醉用药方式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1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靶控血浆浓度,观察组55例靶控效应室浓度,比较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药物用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麻醉时间、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药物总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对照组为1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靶控血浆浓度、靶控效应室浓度两种靶控方法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靶控效应室浓度麻醉起效快,且安全可靠,是临床优选的麻醉靶控方法。  相似文献   
5.
肖兆妍  柳胜安 《中外医疗》2010,29(35):104-105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早期妊娠患者无痛人流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门诊ASAⅠ级拟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无生育史的早期妊娠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芬太尼组(A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芬太尼1ug/kg生理盐水稀释成5mL缓慢推注,芬太尼推注结束后4min静注1.5~2mg/kg丙泊酚,术中按需追加20~30mg丙泊酚;B组:布托啡诺10ug/kg生理盐水稀释成5mL缓慢推注,布托啡诺推注结束后4min按A方法使用丙泊酚。观察2组患者术中SBP、DBP、HR、SPO2的变化、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及术后宫缩痛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SBP、DBP、HR的改变、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意义。2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较A组延长,但可以减少SPO2的下降程度(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1病例患者,男,67岁。因患前列腺增生症而施行前列腺摘除术。术前各项检查正常。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平面固定于T6~L3。术中辅助用药为杜冷丁100mg,非那更50mg,氟哌啶5mg之合剂1/3量。麻醉效果良好,生命指征平稳,术毕,病人安返病房。术后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下肢骨科术后东莨菪碱—新斯的明—吗啡复合液注入硬膜外间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骨科手术 ASA(美国麻醉师协会)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 A 组、B 组、C 组各20例,均为下肢骨科手术,待手术结束前30min 按双盲法分别向硬膜外注入吗啡2mg(A 组),新斯的明0,5mg ﹢吗啡1mg(B 组),东莨菪碱0,3mg ﹢新斯的明0,5mg ﹢吗啡1mg(C 组)。上述3组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ml,分2次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注药后30min 内 Bp、HR 和呼吸情况,术后12、24和48h 分别随访记录。结果术毕前硬膜外注药后30min 各组患者 Bp、HR、呼吸无明显变化。镇痛效果:B、C 组术后无痛时间明显长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总镇痛时间(优﹢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头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 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斯的明﹢东莨菪碱联合小剂量吗啡下肢骨科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单纯吗啡及吗啡﹢新斯的明的镇痛更优越,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前肌肉注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2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DEX组(D1组、D2组、D3组)4组,每组50例。诱导前D1组、D2组、D3组分别肌肉注射DEX1、1.5、2IAg/kg,C组肌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5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过1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记录注射DEX前(R)、注射芬太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1min(T4)、插管后3min(T5)、插管后5min(T6)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以及咳嗽反射情况。结果D1组、D2组、D3组咳嗽反射的发生率(分别为8%、6%、4%)明显低于c组(32%)(P〈0.01);D。组、D:组、D3组之间咳嗽反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1时点MAP、HR[(89±10)、(91±11)、(94±9)、(90±9)mmHg(1mmHg=0.133kPa),(68±9)、(70±10)、(68±8)、(70±12)次/min]与T0时点MAP、HR[(9±8)、(89±10)、(92±8)、(88±9)mmHg,(73±11)、(74±9)、(71±7)、(72±8)次/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Tn时点MAP、HR[(91±8)、(89±10)、(92±8)、(88±9)mmHg,(73±11)、(74±9)、(71±7)、(72±8)次/rain]比较,各组T2时点MAP、HR[(80±8)、(78±10)、(71±9)、(69±9)mmHg,(64±9)、(65±10)、(58±7)、(56±8)次/min]明显降低(P〈0.05);T2时点D2组、D3组MAP、HR[(71±9)、(69±9)mmHg,(58±7)、(56±8)次/min]低于C组、D1组[(80±8)、(78±10)mmHg,(64±9)、(65±10)次/min](P〈0.05);诱导后D,组有11例(22%)发生低血压,明显高于c组[2例(4%)](P〈0.01);D2、D3组分别有10例(20%)和12例(24%)发生心动过缓,明显高于C组[1例(2%)](P〈0.01);D,组、C组之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预先肌肉注射小剂量(1μg/kg)DEX能显著减少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发生率,且对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硬膜外麻醉用于PELD手术的临床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4年来284例PELD手术选择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下的麻醉效果和术中并发症。结果:回顾的样本中,所有硬膜外麻醉均可满足手术基本无痛要求,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T12~L1或T11~T12能较好地保留手术目标区域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对器械刺激产生胀痛感,并保证手术其他操作无疼痛感。结论:硬膜外麻醉可以作为PELD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但要控制足侧感觉平面不低于L3~L4,并选择低浓度罗哌卡因多次小剂量给药方式诱导,术中不可追加麻醉药,无需静脉辅助镇静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烧伤患者镇痛效应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将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择期行烧伤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实验组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记录不同时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术中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维持麻醉,调节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Ct),维持BIS稳定。结果麻醉剂诱导后,2组患者的HR及MAP均无显著性改变,但BIS均显著下降;给予药物后,实验组BIS继续下降。HR显著下降,MAP略有下降,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分别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和生理盐水后,实验组患者HR、MAP和BI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异丙酚用量及苏醒期间咽喉疼痛、烦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麻醉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在不影响患者术后苏醒状态的情况下可产生明显镇痛效应,减少术中TCI异丙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