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不同年龄乳腺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BI-RADS)4a类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7个常规超声诊断为乳腺BI-RADS 4a类肿块,通过超声造影检查,并对每个肿块进行超声造影评分,以穿刺或手术病理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超声造影评分及年龄评价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并获取相应最佳截断值。利用年龄与超声造影评分最佳截断值对147个BI-RADS 4a类肿块进行调整分类。选择同期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的20个良性乳腺肿块和20个恶性乳腺肿块进行验证。结果147个乳腺肿块中,良性121个,恶性26个。当运用超声造影评分法分析乳腺BI-RADS 4a类肿块良恶性评分临界值为2分时,ROC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8、92.31%、82.64%。利用年龄>49岁及超声造影评分>2分对147个BI-RADS 4a类肿块调整评级后,83个肿块降为3类,并经病理证实为良性肿块。经过盲样验证,超声造影评分联合年龄临界值的准确率为97.50%(39/40)、灵敏度为100.00%(20/20)、特异度为95.00%(19/20)。结论超声造影评分联合年龄的评级调整方案可有效降低部分BI-RADS 4a类肿块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或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局灶性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常规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局灶性甲状腺炎及100例PTC患者[其中50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对比其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杨氏模量值。结果 136例甲状腺结节均为实性。局灶性甲状腺炎与PTC患者之间,结节位置、数量、直径、形态及内部钙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边界模糊、内部回声及纵横比>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局灶性甲状腺炎与PTC之间杨氏模量值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及平均值(E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TC患者中,合并HT者与无HT者之间SWE杨氏模量值Emax、Emin及E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局灶性甲状腺炎与PTC常规超声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SWE对二者无明显鉴别诊断价值,是否合并HT不影响SWE诊断PTC。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儿童及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汉族、维吾尔族儿童及青少年LB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CHOP、CHOP样方案、改良的Hyper—CVAD和BFM方案及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采用Kaplan-Meier法对各方案治疗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位随访15个月(4~86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例,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PD)15例,总有效率为46.4%。生存13例,死亡15例,死亡的原因主要为疾病进展或复发(1例死于感染)。1年、2年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1%、46%。采用改良的Hyper—CVAD和BFM方案治疗的患者的OS显著高于单纯采用CHOP、CHOP样方案治疗的患者的OS(P〈0.01)。结论 新疆地区儿童及青少年LBL绝大多数为T-LBL,LBL总体生存率较低,采用改良的BFM方案和Hyper—CVAD方案可改善儿童及青少年LBL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诊断为囊内乳头状癌或包被性/包裹性乳头状癌35例及48例对照组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表型.结果 EP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83岁,平均61岁,肿块大小平均2.4 cm(范围0.6~4 cr).35例EPC中,22例为单纯性EPC、7例伴导管原位癌、4例伴微小浸润癌、2例伴非特殊类型浸润癌.35例EPC与48例导管内乳头状癌病变内部均未见肌上皮细胞,CK5/6及p63肌上皮染色结果显示,EPC病变周围肌上皮数量较导管内乳头状癌导管壁肌上皮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EPC中80%激素受体阳性,5.71%HER2表达阳性.8例(22.86%) EPC患者行肿块切除,27例(77.14%)患者行乳房切除术,3例(8.57%)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经随访2~48月,患者均存活.结论 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的恶性肿瘤,病变周缘肌上皮明显减少甚至缺如,单纯性EPC也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被认为是一种惰性的浸润癌,生物学行为介于原位癌与浸润癌之间.若单独发生或伴随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时,应参照原位癌治疗,EPC伴随浸润癌时,应参照浸润癌的治疗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16INK4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D2-40在CIN3、微小浸润癌、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35例CIN3、13例微小浸润癌及62例宫颈浸润癌中p16INK4a、FGF-2和D2-4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INK4a在微小浸润癌中的过表达率明显高于CIN3(P<0.01);FGF-2在CIN3、微小浸润癌和宫颈浸润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1.43%、53.85%、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2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P<0.01)。p16INK4a和FGF-2的阳性强度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或P<0.05),FGF-2与宫颈癌浸润深度有关,二者均与宫颈癌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相关性;D2-40的阳性反应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16INK4a、FGF-2的表达和D2-40阳性反应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6INK4a异常表达可能有助于诊断微小浸润癌,其阳性强度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正相关;检测FGF-2在宫颈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对评估宫颈病变的发展以及宫颈癌浸润和转移的情况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 (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TNM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17、MMP-9的表达,并对其与pTNM分期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7、MMP-9 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3%(75/102)和60.78%(62/102),癌旁组织中分别为71.57%(73/102)、7.84%(8/ 102);二者在不同pTNM分期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IL-17与MMP-9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在癌旁组织中二者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IL-17和MMP-9在NSCLC中表达上调,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NSCLC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乳腺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l和S6K1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05—0301—2009—09—3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85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磷酸化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l和S6K1的表达状况;分别选取2012—01—01—2012063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3例维、汉新鲜乳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使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mTOR及其下游分子4EBPl和S6K1的mRNA表达状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和汉族p-mTO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和67.4%(P=0.067),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和61.7%(P=0.485);p-4EBPl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9%和20.0%(P=0.020),在乳腺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9%和12.1%(P=0.029);p-S6K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0%和43.3%(P=0.695),在乳腺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0%和22.7%,P=0.054;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维、汉乳腺癌组织中mTORmRNA相对定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4EBPl和S6K1mRNA相对定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8和0.404。结论lmTOR信号通路中p-4EBPl的表达水平存在维、汉民族的差异,为研究维、汉不同民族之间乳腺癌差异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mTOR及其下游分子mRNA表达水平与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并不完全一致,提示蛋白表达的调控位点可能位于转录后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宫颈鳞癌C/EBPα基因(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gene)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意义。方法收集19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和17例宫颈正常组织,提取基因组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检测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1)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在19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病例组与17例对照组中各为(0.137 1±0.088 36)与(0.115 6±0.087 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0,P=0.005);(2)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病例组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1、CpG5和CpG14.15甲基化程度各为(0.095 9±0.053 16)(、0.072 1±0.025 07)和(0.261 3±0.050 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68 1±0.076 09)(、0.044 7±0.026 25)和(0.191 7±0.070 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年龄、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16(HPV16)感染与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状态无关(P>0.05)。结论 C/EBPα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尤其是CpG1、CpG5和CpG14.15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导致该基因沉默,从而促进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莪术油组、他莫昔芬组和康莱特注射液组.以二甲基苯葸(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造模10w后干预治疗4 w.实验结束处死动物进行病理学及抑癌基因P53,原癌基因Ki-67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1)莪术油、康莱特及他莫昔芬治疗后乳腺癌癌前病变及浸润癌出现率均较疾病模型组低(P<0.05).其中,莪术油组乳腺癌癌前病变及浸润癌显著低于他莫昔芬组及康莱特组;(2)空白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中均未见P53、Ki-67蛋白表达.模型组P53、Ki-67蛋白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莪术油、康莱特及他莫昔芬组P53、Ki-67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莪术油可以有效抑制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突变型P53及原癌基因Ki-67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甲强龙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83例复发或者难治NHL患者接受了至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d1,8;奥沙利铂130 mg/m,d1;甲强龙500 mg,d1~5;以上药物均静脉滴注,每21~28 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完成1个周期化疗后评价毒副反应.结果:CR7例(8.4%),PR31例(37.3%),SD38例(45.8%),PD 7例(8.4%),总有效率(ORR)为45.7%;9例B症状患者B症状消失,6例症状明显改善.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神经毒性,全组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甲强龙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NHL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是值得推荐的一个挽救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