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62篇
  免费   9014篇
  国内免费   2310篇
耳鼻咽喉   538篇
儿科学   652篇
妇产科学   240篇
基础医学   2647篇
口腔科学   868篇
临床医学   25467篇
内科学   4540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2060篇
特种医学   46485篇
外科学   5065篇
综合类   35491篇
预防医学   5048篇
眼科学   272篇
药学   9256篇
  318篇
中国医学   1133篇
肿瘤学   2667篇
  2024年   947篇
  2023年   2724篇
  2022年   3354篇
  2021年   3129篇
  2020年   3431篇
  2019年   3534篇
  2018年   2863篇
  2017年   2832篇
  2016年   3402篇
  2015年   3491篇
  2014年   5608篇
  2013年   6389篇
  2012年   7782篇
  2011年   8238篇
  2010年   7624篇
  2009年   7533篇
  2008年   6987篇
  2007年   7027篇
  2006年   6539篇
  2005年   5736篇
  2004年   4891篇
  2003年   4501篇
  2002年   4357篇
  2001年   3916篇
  2000年   3042篇
  1999年   2604篇
  1998年   2145篇
  1997年   1841篇
  1996年   1892篇
  1995年   2128篇
  1994年   1629篇
  1993年   1214篇
  1992年   1120篇
  1991年   932篇
  1990年   856篇
  1989年   870篇
  1988年   834篇
  1987年   730篇
  1986年   737篇
  1985年   689篇
  1984年   495篇
  1983年   464篇
  1982年   453篇
  1981年   376篇
  1980年   257篇
  1979年   185篇
  1978年   128篇
  1977年   66篇
  1976年   64篇
  1965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腔内与经腹式超声对膀胱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间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78例膀胱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将经腔内超声检查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经腹式超声诊断检查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T4期膀胱癌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 0%。但T1、T2、T3期的诊断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经腔内超声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对照组经腹式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在膀胱癌分期的临床诊断中,经腔内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呈现膀胱壁被肿瘤基底部浸润的深度,其应用效果要优于经腹式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膀胱癌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5岁,因“上腹饱胀部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饱胀不适,伴呃逆,无黑便,无反酸、呕吐、腹泻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V-DNA 2730 IU/mL;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50/AFP)均正常。影像学检查: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肝右前叶下段见一稍低密度结节影,形态欠光整,边缘模糊,大小约1.7 cm×2.2 cm,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主要表现为边缘强化,静脉期呈持续强化,病灶实性部分平扫CT值约为39 HU.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结果 CT表现:2例呈类圆形,9例均表现为不规则形,CT平扫肿瘤密度为等或略低于肌肉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渐进性强化,均无坏死及出血,6例肿瘤内见增强的血管影穿行。结论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脐尿管癌2例     
<正>例1 男性,49岁。主因间断性尿中血块1月余入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一般情况好。尿常规示:红细胞+++。CT检查:膀胱顶壁一管状物指向脐部,似与膀胱相通,肿物大小约3cm,呈囊性,外凸于膀胱顶壁前部(图1,2)。膀胱镜检查+脐尿管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膀胱顶壁外脂肪组织内可见椭圆形实性肿物,颜色暗红,切除膀胱顶壁近肿瘤边缘约2cm左右膀胱壁组织行冰冻病理检查报告:恶性肿瘤,所取组织近肿瘤端切缘及远离肿瘤端切缘均见肿瘤。术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颅脑常规序列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检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颅内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5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5T MR颅脑常规序列扫描和横轴位SWI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对颅内出血病灶的检出情况,将所得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 56例患儿中,经颅脑常规序列扫描检出患儿颅内出血13例,经SWI序列检出患儿颅内出血25例;结果显示,SWI序列对颅内出血患儿的检出率(44.64%)明显高于颅脑常规序列的检出率(23.21%)(P0.05)。经T_1加权像、T_2加权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SWI序列检出患儿颅内出血病灶分别为73、38、81、134枚。在SWI图像上,慢性期脑内出血灶具有最外层低信号且双环状改变、外周等信号、中心低信号的特点;亚急性期脑内出血灶具有外周低信号环绕、中心等信号单环状改变的特点;急性脑内出血具有均匀等信号的特点。结论 MR颅脑常规序列联合SWI在检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颅内出血病灶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其采用的造影剂为碘油,是临床上常用的传统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方法,可观察子宫腔、输卵管腔形态,定位输卵管梗阻点,但造影剂逆流不仅会造影失败,而且由于子宫内膜肌层有丰富的动静脉血管网,造影剂可经此途经进入心、肺、肾、脑等重要脏器~([1]),需高度重视。现在造影剂均不采用碘油,能有效避免发生逆流后重要脏器的栓塞,但广大基层医师对造影剂逆流的认识明显不足,现对本院2009年4月至2018年4月发生的23例逆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34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后24 h内手术,16例)和常规组(发病后24~72 h手术,18例)。结果 早期组术后1个月死亡1例;常规组术后1个月死亡2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其余30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与常规组相比,早期组术后3、6个月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及脑灌注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早期组恢复良好率(60.0%,9/15)明显高于常规组(20.0%,3/15;P<0.05);两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无统计学差异(60.0% vs. 33.3%;P>0.05)。结论 对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找到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初次就诊时的HRCT表现与抗体滴度值的某种相关性,提高成人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临床及血清学证实的103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初诊时的抗体滴度值及HRCT表现。结果 78例初诊抗体滴度值分别为1:80、1:160及1:320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HRCT表现均为混合型明显高于单纯型(P0.05)。磨玻璃密度影、小斑片状影及支气管壁厚明显多于余下其他类型(P0.05)。其中抗体滴度值为1:80组没有出现大片状实变影,小斑片状影又多于磨玻璃密度影及支气管壁厚(P0.05)。1∶320组与1∶160组相比,各征象出现几率差异缩小。25例初诊抗体滴度值为1∶640的患者HRCT表现混合型与单纯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树芽征、支气管壁厚、磨玻璃密度影、小斑片状影及大片实变影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分布情况,抗体滴度值1∶80及1∶320组单肺明显多于双肺(P0.05)。抗体滴度值1:160及1:640组右肺下叶明显高于右肺上叶或右肺中叶(P0.05)。但双肺下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本身缺乏特异性,但通过对支原体肺炎患者初次抗体滴度值与HRCT表现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对本疾病的敏锐度,一旦怀疑,积极治疗,减少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在腰椎峡部裂(L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经MSCT诊断为LS患者120例,分别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综合对比MPR、MIP、VR图像。结果 120例患者中共检出LS 227处,滑脱73例;MPR图像、MIP图像对LS检出率高于VR图像(P<0.05)。MPR图像可清楚显示LS情况及椎体滑脱程度;MIP图像也可显示LS情况,但对周围软组织观察效果不佳;VR图像可立体观察峡部结构,但对较小裂隙显示较差。结论MSCT重建技术可全方位评估LS情况,推荐MPR作为临床首选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胰腺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然而,其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存在很多难点,因此,能准确地对胰腺疾病进行诊断,从而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成像中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的出现,使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胰腺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当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对目前IVIM-DWI在胰腺疾病当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