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各种事故的增多,老年人颅脑创伤(TBI)的发生率在不断提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也与日俱增,所以研究老年人TBI的流行病学特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院2004~2006年度收治老年TBI患者717例,本文对其作一分析总结。多年来本院收治的TBI患者占全市的70%以上,因此作者的调查数据基本上可以代表本地区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患者DSA造影质量的影响,为改善造影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行DSA造影的动脉瘤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检查程序进行造影,观察组在造影前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和造影前(干预后)的焦虑状况( SAS量表测评)、抑郁状况( SDS量表测评),并在造影前对造影知识进行测评,造影后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DSA造影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3.60±6.35)分、(44.27±6.5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7.643、7.381,P<0.05)。观察组造影质量总评分、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4.17±0.35)分、96.67%(29/30)、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t或x2=4.365、4.043、5.192,P<0.05)。结论在动脉瘤患者DSA造影前予以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造影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结局分类在原发性癫痫患者自我管理状况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提高原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在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情况下,采用“癫痫发作控制”护理结局对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疾病知识掌握率、遵医嘱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进行评价。结果整体护理干预前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为75.53%、遵医嘱行为为65.95%、掌握护理方法为68.08%,显著低于NOC 护理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率94.68%、遵医嘱行为89.36%、掌握护理方法9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遵医嘱行为、疾病知识掌握率等的总分由实施NOC护理前的(37.05±10.73)分上升至NOC护理后的(46.39±10.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应用于癫痫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使护士对癫痫患者的护理程序更加规范,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最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应用CodmanHakin可调压阀门分流管治疗颅内病变术后继发性脑积水15例,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颅内病变术后继发性脑积水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75岁.其中,脑外伤术后8例,脑溢血术后3例,动脉瘤术后3例,脑肿瘤术后1例.引流前神志昏迷8例,7例神志清醒的患者表现有头痛、头昏、恶心、智力减退、视力模糊,颅脑CT、MRI上表现为脑室扩大,双侧脑室前角圆钝,第三、四脑室有不同程度扩大,皮质受压,脑沟、脑回变浅,脑室周围有明显间质水肿.15例患者术前均为腰大池测压,压力为100~180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基本正常.手术包括气管切开7例,去骨瓣10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3年1月-2016年1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根据实际颅脑损伤情况进行针对性手术治疗.结果 :经手术治疗,54例患者生存,3例患者死亡,患者生存率94.74%,死亡率5.56%.术后GOS评分5分28例,4分23例,3分2例,2分1例,1分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GOS4-5分)89.47%(51/57).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早期,及时以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能快速解除水肿、血肿及颅内压增高,对效降低患者致残致死风险,提高生存几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人胚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sNSCs)经全反式维甲酸 (retinoicacid)预处理后移植入大鼠脊髓内 ,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方法 分离 10周左右流产人胚皮层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 ,进行体外增殖 ,部分细胞在移植前 6d加入全反式维甲酸共培养。SD大鼠 3 0只 ,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移植经维甲酸预处理后的NSCs ;对照组移植未经维甲酸预处理后的NSCs。移植后 5周取出脊髓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rd U标记的NSCs在大鼠脊髓内的生存和分化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内可见大量Brd U阳性细胞 ,部分能够分裂增殖 ,向注射点远处迁移。实验组的NSCs能分化出NF、GFAP、Gal c阳性细胞 ;对照组的NSCs不能分化出NF阳性细胞。结论 人胚NSCs可在宿主脊髓内生存、分裂、迁移 ;经维甲酸预处理后的NSCs能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可作为 1种理想的移植材料 ,而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我科1998-07~2006-06收治的伴有“空气”急性硬脑膜外血肿2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入住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治疗)58例和观察组(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治疗)52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0、3.032、17.592,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颅内再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颅内感染的比例较小,且消化道出血者及颅内再次出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3、5.568,P <0.05)。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预后改良Rankin量表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 0.05)。结论 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  相似文献   
9.
蒋敏杰 《中外医疗》2014,(12):53-54
目的:探讨对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以该院收治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并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3例进行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其余患者进行了两次去骨瓣减压。对2组病人的临床治疗和恢复效果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25.3%显著优于治疗组30.8%;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比率为30.12%明显优于对照组20.8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预见性的采取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闭合颅脑损伤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和常规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行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和对照组(常规减压术),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以及术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①实验组35例患者中救治成功32例,成功率为91.4%,死亡3例,病死率为8.6%;对照组35例救治成功26例,成功率74.3%,死亡9例,病死率25.7%,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对两组存活的患者随访6个月,进行GOS预后评分,发现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率34.4%(11/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1.5%(3/26),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并且对于减低患者高颅内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