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 PMSC)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部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周龄健康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模型组和MSC治疗组,每组8只。ALI模型组经气管滴入LPS,MSC治疗组经气管滴入LPS,并于12 h后尾静脉注射h PMSC,对照组给予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流式细胞术鉴定h PMSC,24 h后处死小鼠,HE染色检测h PMSC注射前后肺组织病变情况、计算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检测肺组织MPO活性、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水平。结果 h PMSC表面高表达CD105、CD90、CD73,不表达CD45、CD34和CD14。与对照组比较,ALI模型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肺组织W/D比值增加、肺组织MPO活性增高、BALF中TNF-α、IL-1、IL-6含量均显著升高。与ALI模型组比较,MSC治疗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肺组织W/D比值减少、BALF中TNF-α、IL-1和IL-6含量降低。结论 h PMSC处理降低肺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减轻LPS诱导的AL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UCP2基因多态性在回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UCP2SNP与脑缺血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及回族脑缺血患者外周血样本,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各样本UCP2基因-866G/A,Ala55Val及Ins/Del多态性。结果UCP2基因-866G/A,Ala55Val及Ins/Del多态性在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与脑缺血患者中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UCP2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回族脑缺血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不同来源的嗅鞘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比较不同来源的嗅鞘细胞生物活性,评价其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的疗效的差异。方法差速贴壁法分别培养嗅球和嗅黏膜来源的嗅鞘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该细胞特异性蛋白S100、P75的表达,并对二者生长曲线及在不同代次、不同浓度梯度条件下神经营养因子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实时定量PCR(qRT-PCR)鉴定二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营养因子4(NT-4)、轴突膜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微管相关蛋白(MAP-2)基因表达,并分别将两种细胞移植入脊髓横断小鼠模型中,以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内移植细胞分布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获得不同来源的嗅鞘细胞呈双极、三极样形态生长,且S100、P75蛋白表达均为阳性,嗅黏膜来源细胞不表达MAP-2,高表达GAP-43,嗅球来源的细胞低表达MAP-2和GAP-43,嗅球来源细胞生长活性大于嗅黏膜来源的细胞,其中嗅黏膜细胞来源分泌营养因子高于嗅球来源的细胞,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显示嗅黏膜来源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模型效果明显高于嗅球来源的嗅鞘细胞。结论两种来源的嗅鞘细胞存在生物学差异,嗅黏膜来源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效果高于嗅球来源的嗅鞘细胞,可以作为临床应用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CD200+亚群细胞: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分选获得的高表达CD200抗原的一群细胞。属于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的膜糖蛋白CD200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很重要,在维持免疫稳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移植排斥:在同种异基因组织、器官移植中,受者的免疫系统会对移植物产生排斥反应,这是一个涉及多种免疫反应的免疫学现象。排斥反应的轻重取决于供者与受者之间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的差异程度。 背景:免疫排斥反应仍是皮肤异体移植面临的重要难题,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高表达CD200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细胞具备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 目的:进一步研究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200+亚群细胞对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调节作用。 方法:构建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经尾静脉分别将PBS(对照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200+亚群细胞(CD200+-PMSCs组)输注C57BL/6小鼠体内。观察移植物的开始坏死时间、存活时间、皮片状态;细胞治疗7 d,采集小鼠外周血进行白细胞计数,采用Q-PCR、ELISA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与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PMSCs组与CD200+-PMSCs组移植物状态良好,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 < 0.001);CD200+-PMSCs组移植物状态及存活时间均优于PMSCs组(P < 0.01);②细胞治疗7 d,PMSCs组与CD200+-PMSCs组白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③与对照组相比,CD200+-PMSCs组脾脏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表达明显升高(P < 0.05),PMSCs组、CD200+-PMSCs组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量则明显下调(P < 0.05,P < 0.01),同时CD200+-PMSCs组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PMSCs组(P < 0.01,P < 0.05);④与对照组相比,PMSCs组、CD200+-PMSCs组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 < 0.05,P < 0.01),而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则明显下调(P < 0.05,P < 0.001;P < 0.01,P < 0.001),同时CD200+-PMSCs组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PMSCs组(P < 0.05);⑤结果表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排斥具有调节作用;CD200+亚群细胞抑制免疫排斥反应能力更强,其机制可能是CD200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免疫相关因子参与免疫反应。 ORCID: 0000-0002-9945-9094(刘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FN-γ诱导无血清培养人胎盘胎儿侧来源MSCs自噬的发生,并分析自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和无血清培养体系分离培养人胎盘胎儿侧来源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分化培养体系鉴定细胞属性;用质量浓度50μg/L的IFN-γ处理人胎盘胎儿侧来源MSCs,以未处理细胞作为对照组,3-Ma处理为自噬抑制组;分别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基因LC3Ⅰ/Ⅱ的表达;mRFP-GFP-LC3腺病毒感染细胞,观察细胞内点状聚集的情况;MTT法检测IFN-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所分离细胞呈CD73、CD90和CD105阳性细胞,不表达CD14、CD34和CD45,具有向脂肪和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IFN-γ可提高LC3Ⅱ的表达量(P0.05),荧光共聚焦显微境观察到IFN-γ处理细胞中的点状聚集显著增加;3-Ma可解除IFN-γ对MSCs增殖能力的抑制(P0.05)。结论 IFN-γ诱导的自噬负调控人胎盘胎儿侧来源MSCs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母体来源间充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向脂肪和成骨诱导分化潜能。方法采用酶消化获得母体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进行诱导分化后,采用油红O及茜素红染色鉴定其向脂肪和成骨诱导分化潜能。结果体外培养的母体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细胞形态均一;细胞表面标志鉴定:CD73、CD90和CD105呈阳性表达,而CD14、CD34、CD45,和HLA—DR呈阴性表达;细胞诱导分化后,经油红O、茜素红染色证实其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建立了母体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证实其具有成脂、成骨分化潜能,有望成为细胞治疗及组织工程更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胎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人胎盘胎儿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fPMSCs)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胎儿侧MS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和HLA-DR,并利用D2S1399、D10S2325、D18S535和GATA198B05四个STR基因座对细胞属性进行鉴定分析;10 ng/mL IFN-γ诱导处理后,利用定量PCR(q-PCR)和ELISA分别测定对照组hfPM-SCs和IFN-γ处理后hfPMSCs IL-6、IL-8、IL-10和HGF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所分离细胞表达CD73、CD90和CD105,不表达CD14、CD34、CD45和HLA-DR,并分别具有来自亲本双方上述四个STR位点的等位基因。IFN-γ处理后,hfPMSCs 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而IL-10和HGF的表达水平被下调(P<0.05)。ELISA结果表明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8、IL-10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和培养出hfPMSCs,且IFN-γ对其免疫抑制功能具有负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明确S100β对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诱导的炎症条件下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的作用,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采用改良差速贴壁联合胰酶限时消化3 min法纯化培养的大鼠OECs分为空白对照组、炎症模型组、S100β组等3组,每组种板1×106/ml;空白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体系培养OECs,炎症模型组采用重组IFN-γ诱导炎症建立OECs体外炎症模型,S100β组在炎症模型组基础上加入S100β蛋白进行干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进行OECs鉴定及纯度分析;利用MTT法检测OECs的增殖情况并筛选IFN-γ诱导OECs炎症模型的适宜浓度;利用TUNEL染色法判断各组OECs的凋亡状况;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OECs表达炎症相关因子i NOS、IL-1β、TNF-α的mRNA水平。根据以上结果,判断在炎症环境中S100β对OECs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采用改良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OECs能够获得80%纯度;与5 ng/ml的浓度相比,10 ng/ml的IFN-γ对OECs的抑制率更高,凋亡细胞更多;与炎症模型组比较,S100β干预组细胞增殖能力升高,凋亡细胞减少;炎症相关因子i NOS、IL-1β以及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结论:S100β可以下调IFN-γ激活的炎症因子i NOS、IL-1β和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提示S100β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少了OECs凋亡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S100β联合嗅鞘细胞移植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宁夏地区回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UCP2基因多态性对血清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及回族脑缺血患者外周血样本,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各样本UCP2基因-866G/A、Ala55Val及Ins/Del多态性,利用试剂盒检测血清抗氧化物质SOD、TAOC、GSH含量。结果宁夏地区回族健康人群中,UCP2基因-866位点GA基因型血清GSH值(125.78±4.55)U/L低于GG野生型基因型GSH值(130.35±10.68)U/L(P0.05);脑缺血患者中Ins/Del位点组Ins/Ins基因型血清GSH值(108.71±8.30)U/L低于Del/Del基因型血清GSH值(116.43±8.24)U/L(P0.05)。结论在一定条件下,UCP2基因-866G/A,Ins/Del多态性可能影响宁夏地区回族人群血清GS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