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小范围的临床实践,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对基于全程化抗栓药学服务模式的华法林抗凝管理工作效率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临床药师利用基于分级管理的全程化抗栓药学服务模式进行抗凝管理和药学监护,对照组由临床药师按照无差别监护模式进行抗凝管理和监护,记录2种模式下药师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通过DEA方法分析比较2种抗凝管理模式的效率。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服用华法林的患者233人(实验组116人,对照组117人),实验组的单位患者管理时间显著减少[(27.8±9.7)min vs.(34.8±11.4)min]。经模型计算后,实验组的总体效率值为1,说明其投入和产出最优,且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化抗栓药学服务模式下药师管理单位抗凝患者需要的时间更少,管理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析奥氮平治疗老年晚期癌症患者抑郁状态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促进合理用药。方法:80例这类患者服用2.5 ~ 10 mg·d-1奥氮平,应用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法(2D-LC/UV)检测患者用药后4周内每周奥氮平血药浓度(C奥氮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内每周评估疗效,应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奥氮平剂量与血药浓度相关性,运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奥氮平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性;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日剂量(D日)和C奥氮平线性方程呈正相关(r=0.634,P<0.001)。治疗的第1、2、3、4周末,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D日、C奥氮平、HAMD-24量表减分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大、奥氮平血药浓度低是导致奥氮平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影响因素。以C奥氮平作为疗效预测因子绘制治疗第1、2、3、4周末ROC曲线,得出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切点分别11.18、13.89、11.55、12.44 ng·mL-1;未发现C奥氮平与TESS量表评分相关(P>0.05)。结论:奥氮平血药浓度与日剂量、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治疗老年晚期癌症患者抑郁状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11~14 ng·mL-1。  相似文献   
3.
阚少鑫  卢娜 《药学进展》2020,(3):208-214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在细胞中不仅负责细胞周期调控,也在细胞转录过程中作为调控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CDK9作为CDK家族的一员,在细胞转录调控中起重要作用。CDK9和细胞周期蛋白T1结合形成正性转录延长因子b,后者通过磷酸化RNA聚合酶Ⅱ的碳端结构域CTD来调节转录延伸。CDK9抑制剂以竞争性结合的方式,抑制CDK9介导的转录延伸阶段。简要介绍CDK9的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并总结CDK9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在人工胃肠液中稳定性与降解动力学,为其制剂开发及药理作用阐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在4种不同介质液中不同时刻峰面积,绘制时间-剩余含量曲线和降解曲线,计算各自平均剩余百分率与降解动力学参数。结果:淫羊藿苷在未加胰酶的人工肠液中稳定性最好,而在人工肠液中稳定性最差,且两者降解速度差异性大;淫羊藿苷在人工胃液与未加胃酶的人工胃液中稳定性和降解速率差异性小。淫羊藿苷在人工胃液、未加胃酶的人工胃液和未加胰酶的人工肠液中按一级动力学降解,而在人工肠液中的降解不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结论:胰酶对淫羊藿苷的稳定性与降解速率产生显著影响,制剂研究时必须考虑肠液对淫羊藿苷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分泌PD-1 scFv的CAR-T细胞对胃癌的抗瘤功效。方法:选择EGFR作为CAR-T细胞的靶标,构建二代EGFR-CAR-T细胞(EGFR BB-z)和分泌PD-1 scFv的四代EGFR-CAR-T细胞(EGFR BB-z/E30),通过体外激活以及靶细胞长期刺激检测其抗肿瘤活性,通过胃癌移植瘤小鼠模型检测其肿瘤抑制能力。结果:胃癌组织及细胞均高表达EGFR(均P<0.01)。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式成功获得EGFR BB-z和EGFR BB-z/E30细胞。体外实验表明,与EGFR BB-z相比,EGFR BB-z/E30具有更长效的增殖能力及更强的肿瘤杀伤活性(均P<0.01)。体内实验显示了EGFR BB-z/E30在胃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胃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瘤(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中具有明显的肿瘤抑制能力(均P<0.01),并可显著增加肿瘤部位 T 细胞的浸润(P<0.01),减少 EGFR BB-z/E30 细胞表面 PD-1 的表达(P<0.01)和高分泌 IFN-γ 的水平(P<0.05)。结论:分泌PD-1 scFv的EGFR-CAR-T细胞EGFR BB-z/E30可对胃癌进展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胃癌治疗提供一种潜在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伊马替尼及伏立康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桨样品经乙酸乙酯-正己烷(75∶25)萃取,选择卡马西平为内标,氮吹浓缩、复溶后采用HPLC分析。ZORBAX SB-C18柱反相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醋酸铵缓冲液(25 mmol·L-1 CH_3COONH_4,CH_3COOH调pH值至4.5)=20∶32∶48(V/V/V),检测波长264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伊马替尼、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10~5.00μg·mL-1和0.10~6.00μg·mL-1,两者的线性均良好(r分别为0.998和0.999),最低定量下限均为0.10μg·mL-1。伊马替尼和伏立康唑低、中、高质量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69.21%,71.23%,73.53%和76.23%,78.12%,79.34%,二者批内RSD均小于1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满足同时检测伊马替尼和伏立康唑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VTE患者160例及正常人群16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PAI-1启动子区域的4G/5G的多态性。结果:PAI-1基因4G/5G三种基因型4G/4G型、4G/5G型、5G/5G型在VTE组的分布频率为42.50%、35.00%、22.50%,对照组分布频率为17.50%、43.12%、39.38%,VTE组与对照组4G/4G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后,PAI-1 4G/4G基因型(OR=3.398,95% CI=2.025~5.702,P=0.000)、吸烟(OR=1.447,95% CI=1.022~2.049,P=0.037)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TE组PAI-1 4G/4G基因型频率较正常人群高,证实了4G/4G基因型与静脉血栓栓塞发病有相关性,且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通过建立米格列奈在健康人群体内群体药动学模型(PPK),探究米格列奈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点,评价米格列奈的临床药动学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2名健康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剂量给药试验,受试者口服米格列奈钙片10 mg后,利用LC MS/MS法测定米格列奈血药浓度,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NONMEM) 程序中的条件一级评估算法(FOCE) 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评价人口统计学指标、生化指标等固定效应因素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建立米格列奈群体药动学模型,并用Bootstrap和VPC法验证。结果:米格列奈在健康人体内药动学可用一室模型描述,个体间变异符合指数模型。米格列奈最终的群体药动学参数 CL/F、表观分布容积( V/F ) 和吸收常数(Ka )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2.4 L·h-1( 24% )、9.82 L( 4% ) 和6.46h-1 (14% )。肌酐清除率(Ccr)因素对 CL/F 有显著影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因素对 Ka 有显著影响。结论:肌酐清除率CCr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米格列奈的群体药动学参数有显著影响。所建立的PPK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服用米格列奈的个体及群体药动学参数,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动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作为参与出血与止血、损伤反应和免疫调节等众多病理生理学过程的血液组成成分,其存活、能量代谢、活化和凋亡均受到Ca^(2+)和线粒体的调控。Ca^(2+)通道与Ca^(2+)传感器等多个方面共同调控血小板胞内Ca^(2+)的存储、释放及其稳态,从而影响血小板活化与聚集等功能。线粒体作为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对于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与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Ca^(2+)运输对于血小板的功能具有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Ca^(2+)及线粒体对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相关血栓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