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肝组织及外周血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phosphatidylinositol proteinglycan 3,GPC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高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9例肝癌患者及31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GPC3及GP73浓度,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肝组织中GPC3 m RNA及GP73 m RNA表达水平,比较研究肝癌及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中GPC3及GP73的表达差异,分层分析此两种蛋白表达与肝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16.81±0.56)μg/L、(115.92±7.01)ng/ml,肝硬化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7.41±0.25)μg/L、(64.63±3.07)ng/ml,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01)。GPC3值为9.3μg/L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4%和96.77%,阳性预测值97.20%,阴性预测值88.20%;GP73截断值为77.68 ng/ml时,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92.31%,特异度83.87%,阳性预测值87.80%,阴性预测值89.70%。肝癌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91±3.70、68.41±32.86,肝硬化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0.58、2.32±0.25,肝癌组GPC3 m RNA、GP73 m RNA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P均<0.05)。上述结果可知肝癌患者癌组织GPC3、GP73 m 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相应蛋白浓度一致。肝癌患者中外周血GP73、GPC3蛋白浓度及组织m 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肝癌临床分期间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癌患者GPC3表达与病理分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理分级为3级的肝癌患者GPC3表达水平低于1~2级患者。结论:GP73、GPC3在肝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且灵敏度高于AFP,而特异度与其相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较好早期诊断HCC的血清标志物;另外,GPC3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类发现IFN已50年,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IFN的临床效用得到了充分肯定.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明显,其远期疗效,包括抗肝纤维化、抗肝细胞癌等,从事肝病的医务人员都非常重视.我们随机选择1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3年随访研究,分析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员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s C virus,HCV)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该地区部分有既往有偿献血史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肝脏B超检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相关生化检测?应用EpiData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781名调查对象共检测出抗-HCV抗体阳性510例,感染率为65.3%,抗体阳性者中持续感染者占70.6% (360/510),自限清除者占29.4% (150/510)?HCV持续感染者以1b+3混合型 (51.7%)和1b型 (32.9%)为主?持续感染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异常率高于未感染组和自限清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献全血史和单采血浆史是既往有偿献血人群感染HCV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0?2.27和3.27;年龄是HCV感染慢性化的危险因素,OR值为1.62?结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的HC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不洁采供血特别是单采血浆可能是导致HCV高感染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影响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和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因素.方法 对句容市人民医院2008年09月~ 2013年05月的住院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肝组织病理炎症或者纤维化是否达到2级(期),把52例ALT≤2 x 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不同年龄、血生化指标和病毒学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肝组织高纤维化或炎症组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低于低纤维化或炎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8).HBeAg阴性患者的ALT、谷草转氨酶(casparate aminotrans ferase,AST)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均高于阳性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年龄、ALT、AST、Tbil及血清病毒载量对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无影响(均有P>0.05).结论 白蛋白水平的下降和HBeAg阴性有助于预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既往有偿献血人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严重肝纤维化发生的影响因素,以便对可能发展成为严重肝纤维化的病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降低病死率。方法 2015年3-5月对江苏省句容市年龄≥50周岁且居住≥5年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筛查出既往有偿献血途径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 3.10软件和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比较性别、文化程度、实验室生化指标、是否合并乙型肝炎感染等组间发生严重肝纤维化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严重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肝纤维化诊断采用FIB-4指数法。结果 共纳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19例,其中肝纤维化285人;男性占21.84%,女性占78.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OR=0.65,95% CI:0.47~0.90)和接受抗病毒治疗(OR=0.33,95% CI:0.22~0.49)者发生严重肝纤维化风险较低,FPG高(OR=1.80,95% CI:1.19~2.77)和白细胞计数异常(OR=2.77,95% CI:1.95~3.90)者发生严重肝纤维化的风险较高。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严重肝纤维化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程度高和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严重肝纤维化的保护因素,FPG高和白细胞计数异常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严重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江苏某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的流行状况,分析与HCV感染转归及HCV RNA载量相关的因素。方法 对该地区50岁以上人群开展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方式收集研究对象信息,并对其进行肝脏B超检查及相关指标检查。应用EpiData和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地区1601名50岁以上人群中HCV感染率为22.55%,516名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率为61.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 ALT及AST与HCV感染转归之间存在相关性,OR值分别为1.38(95%CI:1.18~1.62)及1.30(95%CI:1.10~1.54)。FPG与HCV RNA病毒载量之间存在相关性(OR=1.17,95%CI:1.01~1.35)。结论 该地区HCV感染率较高,临床上ALT、AST以及FPG的检测结果与HCV的感染转归风险及病毒活动能力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清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的筛查作用。方法采集70例 HCC 癌及肝硬化(肝脏再生结节)患者基线时外周血。应用 ELISA 法检测患者血清 gpc3和gp73,并与其血清AFP水平做对照。结果 HCC组gpc3、gp73测量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1);gpc3诊断HCC的截断值>9.3μg/L,AUC=0.956,灵敏度为89.74%,特异度为96.77%,阳性预测值为97.2%,阴性预测值为88.2%,约登指数为0.8652,阳性似然比27.82,阴性似然比0.11,gp73诊断 HCC 的截断值>77.68μg/L,AUC=0.937,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83.87%,阳性预测值为87.8%,阴性预测值为89.7%,约登指数0.7618,阳性似然比5.72,阴性似然比0.092。结论血清gpc3与gp73水平可用于 HCC的筛查。  相似文献   
8.
吴海燕 《妇幼护理》2024,4(4):896-898
目的 探讨对患有乙型肝炎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7 月到句容市 人民医院感染科接受诊治的 64 例乙型肝炎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2 例。常规组 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肝功能、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 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 SF-36 评分较常规组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较常规组改善明显(P<0.05)。 研究组的 SAS、SDS 评分均较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护理质量, 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9.
刘静 《中国医药科学》2014,(20):95-96,113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及其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ELISA法对患者肝功能及血糖情况进行检测和观察,根据观察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慢性轻度肝炎血糖异常8.00%,慢性重度肝炎血糖异常率30.00%,肝硬化血糖异常率60.00%。血糖异常组电解质紊乱、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慢性肝病程度越重,血糖浓度越高,更易出现血糖异常现象,引发感染等系列并发症。为此需全面监测血糖变化,严格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
罗先平  经继生  陈红波  戴朝东  张明 《肝脏》2010,15(3):233-234
目前抗病毒主要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单用其疗效不十分令人满意,我们将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单用干扰素作比较,发现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用于扰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