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人体组成学的角度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骨密度、血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关系。方法:筛选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观察组)和健康女性(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检测体成分,并进一步检测相关的血生化指标。结果:骨量及腕部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50岁前体质量升高,50岁以后无变化;脂肪率在45岁以前降低而在45岁以后升高;观察组各年龄段的卵泡刺激素、甲状旁腺素、骨钙素均升高,而血清雌二醇降低;观察组的脂肪率在绝经前期降低,在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升高,而骨量和腕部骨密度在3个时期均降低。在围绝经期,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甲状旁腺素和骨钙素升高,而雌二醇的浓度降低。此外,骨密度与骨钙素、骨量、血清雌二醇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非脂肪率、脂肪率、甲状旁腺素、卵泡刺激素。结论:河南地区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既受雌激素、卵泡刺激素、甲状旁腺素等激素水平的影响,又与脂肪量、非脂肪率、骨量等体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利用体成分指标预测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可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南阳地区回族小学生的体成分数据,了解其体成分年龄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南阳地区回族小学生进行体成分检测。结果:南阳市回族小学男女生体质量、身高、肌肉量和去脂体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增高趋势,9岁时增长变化比较明显,且10岁以前男生高于女生。10岁以后女生身高和体质量超过男生。男生体脂率9岁时达到最高值,而女生体脂率则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体脂率女生高于男生、城市高于农村。小学生营养问题发生率高,体质量过轻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农村高于城市,超重的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男女生骨含量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9岁前男生高于女生,9岁后女生高于男生,且城市一直高于农村。结论:南阳地区回族小学生身体成分的年龄变化既有性别差异又有城乡差异;目前在校小学生的营养不足与超重、肥胖情况仍比较突出;骨含量的性别差异及地区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豫西南地区回汉族成人手部足部形态学及遗传学表型特征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形态学测量身高、体质量及手足等指标,捺印法研究手部肤纹学,观察手足遗传表型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豫西南回族成人男女手宽、足长、足宽分别为(8.27±0.55、23.10±1.20、9.34±0.83)、(7.41±0.44、20.50±1.23、8.79±0.69)cm,汉族男女为(8.56±0.09、24.57±1.33、9.47±0.70)、(7.74±0.36、22.46±1.21、8.91±0.85)cm;双手指纹嵴线总数回族男女为(135.06±19.87)、(125.50±20.44)个,汉族男女为(144.46±14.08)、(129.20±20.34)个,回汉族男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掌纹t距比(tPD)、atd角、a-b嵴线数分别为16.07±6.46、(44.61±8.66)°、(34.04±5.47)个,汉族分别为16.53±6.27、(43.19±9.52).、(36.73±4.22)个;回族利手、指甲形状、拇指类型、利足、指足趾长右型率分别为90.01%、38.52%、85.59%、70.47%、56.92%,汉族分别为89.33%、45.26%、70.91%、96.98%、74.89%,回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豫西南地区回汉族成人手足形态、指掌纹、遗传表型多数指标存在民族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肌肉量?脂肪量?水分及基础代谢率?骨密度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身体成分分析仪?骨密度仪等测定198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29例健康人身体组成并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体重?腹围?体质指数?全身脂肪量?躯干脂肪量?细胞内水?骨密度小于对照组(P < 0.05),细胞外水?基础代谢率大于对照组(P < 0.05)?不同体质指数及病理分期患者的脂肪量?细胞内水?细胞外水均存在着组间差异(P < 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身体组成变化明显,表现为脂肪减少?细胞内水减少?细胞外水增加?基础代谢率增加?骨密度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阳市城乡40岁以上汉族人群高血压分布,探讨13项调查指标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多层次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南阳市40岁以上汉族人群体质资料,测量血压、体重、腹围、脂肪含量、体质指数(BMI)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符合条件1 670人中,高血压患者740人(城市290人,农村450人),高血压人群腰臂比(WHR)男性为(0.89±0.07)%,女性为(0.85±0.12)%;城市高血压人群身体脂肪率为(29.9±6.8)%、内脏脂肪率为(10.4±4.4)%;农村为(27.2±7.3)%、(8.9±3.7)%。单因素分析,变量年龄、家族史、内脏脂肪率、BMI、WHR的OR值分别为1.10、1.54、3.00、5.47、6.25;多因素分析,变量年龄、BMI、WHR的OR值分别为1.92、4.46、7.01。结论南阳城乡汉族40岁以上汉族人群,年龄、家族史、内脏脂肪率、BMI、WHR均是高血压的单因素,年龄、BMI、WHR是高血压的多因素。年龄、性别(男性)、吸烟、饮酒、文化教育程度、腹型肥胖、腹围、BMI分型、WHR、身体脂肪含量及分布、高血压家族史均可以影响高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6.
#br# 中国北方汉语族群汉族成人的体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我国境内汉语方言族群中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及不同汉语方言区汉族成人的体型差异。方法 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来自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共计6201名(男3075名,女3126名)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小腿围等10项指标,并应用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进行体型判定。 结果 甘肃省、河北省男性体型以偏内胚层的中胚层型为主,河南省、陕西省男性的体型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辽宁省男性以内胚层 中胚层均衡型为主;5省汉族女性的体型均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 结论 北方汉语方言族群汉族成人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体质特征,北方汉语方言区的3个次方言区的汉族群体已呈现出一定的体型差异,但不同区域的汉族群体仍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烧骨DNA提取与检测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烧骨DNA提取与检测方法。 方法 常压下以200℃分别对30例成人股骨焚烧1h后,生物冷冻研磨,EDTA脱钙,改良酚-氯仿提取DNA,光度计检测DNA浓度和纯度;5色荧光标记,PCR复合扩增,基因分析仪毛细管电泳,软件收集数据和分析。 结果 改良酚-氯仿法提取烧骨DNA浓度为(28.5±1.7 )ng/μl,16个基因位点基本齐全,相对荧光单位(RFU)>500;传统酚-氯仿法提取烧骨DNA浓度为(4.7±0.8 )ng/μl,基因位点检出不全,RFU<500。 结论 改良酚-氯仿法、PCR复合扩增、基因分析能对烧骨DNA进行有效提取和检测,但操作时要严格规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成人20项容貌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容貌形态特征的成因,为少数民族人类学的基础研究提供数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677名锡伯族成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20项容貌的形态学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年龄组来看,不同年龄组的锡伯族男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眼裂倾斜度(χ2=27.47,P<0.05)、头发形状(χ2=16.10,P<0.05)和眉弓(χ2=13.92,P<0.05)等3项;不同年龄组的锡伯族女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美人沟下巴(χ2=16.56,P<0.05)、眉毛(χ2=22.62,P<0.05)、鼻孔最大径(χ2=12.74,P<0.05)、下颌(χ2=12.64,P<0.05)、眉弓(χ2=22.00,P<0.05)和鼻背形态(χ2=50.49,P<0.05)等6项,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性别来看,锡伯族成人20项容貌形态学体质特征中有8项指标存在性别差异,即:发旋(χ2=11.68,P<0.05)、前额倾斜度(χ2=12.99,P<0.05)、眼裂倾斜度(χ2=27.67,P<0.05)、耳尖(χ2=19.11,P<0.05)、头发形状(χ2=87.26,P<0.05)、眉毛(χ2=30.82,P<0.05)、眉弓(χ2=33.74,P<0.05)和眼裂高度(χ2=8.43,P<0.05)等,其他12项指标则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成人容貌形态学体质显示了该地区特有的人类学特征,其形成原因可能与遗传、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烧骨组织形态变化特征,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对常压下以200℃~1 000℃焚烧1h的30例成人股骨组织学进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测量.结果: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中均可辨别出骨单位、间骨板组织.随温度升高,哈佛氏系统渐模糊,骨板渐融合,中央管、Volkmann氏管周围浓染,颗粒块状物增多,骨小梁不规则.骨细胞渐减少、消失并皱缩为圆形、卵圆形、颗粒状.骨墙厚度由70 μm收缩到46-μm,中央管直径在35~20 μm,哈佛氏系统周长在570~420μm,Volkmann氏管直径在22~17 μm.裂纹出现于400C,并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多、增宽,以中央管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裂宽在10~28 μm.结论:烧骨表面颜色可反映焚烧时的大致温度并可估计骨细胞存留状况.运用LM、SEM图像观察烧骨组织学变化可作为烧骨判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酚-氯仿法提取及不同试剂盒扩增对陈旧性人骨DNA检测的效果。方法:用传统和改良的酚-氯仿法对30例陈旧性人骨进行DNA提取,用Identifiler-plus试剂盒、Minifiler试剂盒和GodeneyeTM 20A试剂盒行荧光标记和复合扩增,Genetic Analyzer软件对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改良酚-氯仿法提取及3种试剂盒对陈旧性人骨DNA基因位点检出469、262、588个,高于传统法的307、175、436个。结论:改良酚-氯仿法、3种试剂盒PCR复合扩增能对陈旧性人骨DNA进行有效提取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