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6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伤口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压迫法进行伤口处理,观察组采用X型加压包扎方法进行伤口处理.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观察组伤口出血、伤口疼痛及肩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X型加压包扎不影响电极位置,可降低伤口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15%~2.3%,其中6%~15%的房颤为“特发性“,多起源于肺静脉的异位激动.通过导管消融的方法隔离肺静脉与心房间的电连接能达到预防房颤的发生.作者自2003年2月~2004年3月对部分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PAF)采用环状电极(Lasso导管)标测指导下行肺静脉消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检测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观察脑保护滤网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各操作阶段所产生的微栓子信号(MES)数量。 方法 对11例在脑保护滤网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术中采用TCD进行MES监测。将整个操作过程分为5个阶段,分别观察各操作阶段中患侧大脑中动脉的MES数量。 结果 11例患者术中各操作阶段均可产生MES。其中预扩、支架置入和后扩是栓子最易脱落的3个阶段,占MES总数量的68.7%。 结论 采用TCD可以有效地监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各个阶段的MES数量,指导手术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24h动态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56例有间歇性夜间显著ST-T改变的患者为研究组,47例有持续性ST-T改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显著升高(31.9%比67.9%),胸闷、胸痛(27.7%比66.1%),高血压(48.9%比71.4%),高脂血症(31.9%比42.9%),糖尿病(17.0%比46.4%)的发生率及左前降支(LAD,21.3%比57.1%)、左回旋支(LCX,14.8%比37.5%)、右冠状动脉(RCA,12.8%比35.7%)病变比例明显增大(P0.05或0.01)。结论:24h动态心电图中夜间ST-T显著改变诊断冠心病价值较大,可以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一个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生理性起搏     
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和起搏器工程技术的进展,生理性起搏获得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生理性起搏不仅可以用来挽救病人的生命,还可以用来恢复心脏正常同步化功能,纠正不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生理性起搏的概念不断得到新的诠释,即以最适当的起搏模式、最合理的起搏参数设置、最理想的起搏部位来最大限度地保持心脏房室之间,左、右心房之间,左、右心室之间,左心室内各节段间的同步化和提供机体需要的心率支持。生理性起搏的概念、内涵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研究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也同时给起搏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探讨电生理检查时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伴2∶1 AVB的机制和阻滞部位.方法回顾分析电生理检查中遇到的9例AVNRT伴2∶1AVB患者的资料.结果 4例希氏束记录不全的不作分析,其余5例患者中,3例在阻滞的激动上见到H波,在发生AVNRT伴2∶1 AVB起始阶段出现H-V文氏传导阻滞伴LBBB或RBBB,另外2例在阻滞的激动上未见H波,但有一例2∶1 AVB过程中突然出现一次H-V3∶1 文氏传导阻滞.结论电生理检查诱发的AVNRT伴2∶1 AVB可能是功能性的希-浦系统阻滞.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容积,探讨三维测量的左心房参数与左室舒张功能分级的关系以及与E/E'的相关性.方法 全部390例,分为正常组(300例)及左室驰张功能异常组、假性正常化组和限制性充盈组(各30例),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和计算左心房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I)、左心房排空率(LAEV),E/E'是多普勒超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E峰与多普勒组织成像侧壁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频谱E'之比.结果 (1)正常人群组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参数LAV 15.1~47.6 ml,平均(27.1±7.3)ml;LAI 10.7~28.5 ml/m2,平均(16.3±4.2)ml/m2;LAVE 55%~74%,平均(66.1±4.0)%.(2)随左室舒张功能分级的增加,LAV、LAI数值增加,LAEV减小,LAI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分级呈现良好的相关性.(3)LAI与E/E'显示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三维超声测量的左心房参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意义较大,优于传统超声心动图的常规左房参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LAI与E/E'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外超声联合微泡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为超声微泡促进干细胞迁移的体内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超声联合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及空白对照组.超声探头频率1 MHz,强度1 W/cm2,进行脉冲超声辐射,采用transwell小室培养法,观察超声联合微泡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运动的影响.结果 空白对照组、单纯微泡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较低,超声联合微泡组与单纯超声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比空白对照组、单纯微泡组迁移能力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超声及超声联合微泡作用能明显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低位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比较低位房间隔起搏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对,心房激动时间和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共入选了50例,患者平均年龄(64.8±11.2)岁,随机分配到低位房间隔起搏组(n=25)和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n=25),通过比较植入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导线固定成功率、起搏参数、植入术并发症等评价低位右心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测定不同部位起搏时P波宽度,以评价起搏部位对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结果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结果比较,低位房间隔起搏组的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略有延长;低位房间隔起搏组的导线固定成功率低于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84% VS 100%),两组间的起搏参数、植入术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房间隔起搏时心房激动时问明显短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140.5±23.0)ms VS(89.0±14.0)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低位房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它明显缩短左、有心房激动时间,使心房的除极趋于同步化。但低位房间隔起搏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植入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熟练掌握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技术的人员方可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TaqI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 对23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03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CETP-TaqIB等位基因B1、B2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9.4%(262/441)和40.6%(179/441).冠心病组B1B1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39.9%(95/238)比29.6%(60/203),JP<0.05],而B1B2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44.1%(105/238)比53.7%(109/203),P<0.05].B1B1基因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载脂蛋白(apo)A I水平显著低于B282基因型[(1.19±0.36)mmol/L比(1.38±0.39)mmol/L,(1.17±0.33)g/L比(1.30±0.31)g,L,P<0.05].在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中,B1纯合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等位基因B2携带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显示B1B1基因型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P=0.147).结论 CETP-TaqIB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脂蛋白水平,B1B1基因型与低HDL-C、低apo A I水平有密切关系.CETP-TaqIB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但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未能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