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实验利用表面肌电图收集躯干旋转肌群的肌电信号,加以处理分析,具体研究偏瘫患者腹内斜肌、背阔肌、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在躯干等轴旋转动作中的改变,揭示其改变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重偏瘫患者10例,轻偏瘫患者8例,正常人7例,收集双侧腹内斜肌、背阔肌、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在放松坐位、左旋45°位、右旋45°的肌电信号。结果: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背阔肌三组之间比较重偏瘫患者健侧肌肉向健侧旋转(GRG)与正常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偏瘫患者患侧肌肉向患侧旋转(BRB)有较正常人减少的倾向(P=0.229)。三组之间腹内斜肌比较重偏瘫患者与正常人的GRG、BRB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人、重偏瘫患者、轻偏瘫患者的双侧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的GRG、BRB等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常人背阔肌及腹内斜肌在躯干向同侧旋转时表现出较大的主动性,腹外斜肌及胸大肌、腰竖脊肌及胸竖脊肌在旋转中未表现出方向上的主动性。与正常人比,重偏瘫患者双侧背阔肌及腹内斜肌肌电活动降低,且均未表现出方向上的主动性。轻偏瘫患者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重偏瘫患者与轻偏瘫患者腹外斜肌、腰竖脊肌及胸竖脊肌在旋转中的表现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经CT引导采用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生理性退变、长期慢性劳损或外伤,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外移后突,刺激和/一或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出现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以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都采用手术切除突出椎间盘的方法根治。随着介入疗法的应用,一种新的微创手术——CT引导下胶原酶溶核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镇痛科于2003年4月-2004年4月对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胶原酶溶核术,治愈及好转率达91.6%,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经眶一圆孔入路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二支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测量数据。方法对80个成人头骨经眶一圆孔穿刺入路及相关结构进行了测量与观察,对20个头颅软标本进行在CT引导下模拟操作与观察。结果在160侧颅骨中,成功穿进圆孔者为122侧,占76.25%;穿刺点位于眶下缘外眦的内侧(0.41±0.11)cm;经穿刺点至圆孔外口的距离为(4.45±0.18)cm,至圆孔内口前缘的距离为(4.99±0.17)cm,至颈动脉沟外侧缘距离为(5.52±0.35)cm。头颅软标本模拟操作穿刺安全有效深度为(5.38±0.25)cm;穿刺针进入圆孔时针与正中矢状面角度为32.2°±2.3°,与冠状面角度为57.2°±2.5°;穿刺针进入眶上裂后端时针与正中矢状面角度为26.0°±1.5°,与冠状面角度为64.5°±1.6°。结论根据解剖测量数据,在CT引导下经眶下裂至圆孔穿刺法行临床治疗第二支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王净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79-4379,4517
目的探讨氙光低频结合运动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9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氙光低频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应用综合物理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疼痛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程度。结果实验组在视觉模拟评分及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氙光低频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共36 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 组12 例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椎旁神经阻滞治疗,B 组12 例行单纯蛛网膜下腔阻滞治疗,C 组采用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 及14 d记录三组患者VAS 评分,结果 发现三组患者治疗后3 d、7 d 及14 d 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但A 组在治疗后3 d、7 d 及14 d VAS 评分与B 组及C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中A 组治疗后VAS 评分均低于B 组及C 组(P <0.01).结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能够很好地缓解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6.
当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组织时,在高频电场作用下离子发生振动,偶极子发生转动,运动中离子、偶极子与周围质点相互磨擦产热以及克服导体或介质阻力消耗电能产热,在组织内形成一定范围的破坏灶,从而达到毁损的目的.双极射频的机制与单极射频类似,但由于电流同时在两点之间加热,此两点上的电流密度足够大,以致产生一个比单极射频热凝范围大得多的线性热凝灶.近年来有学者将双电极射频应用于骶髂关节痛及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本文就双电极射频关于骶髂关节痛及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和基础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剧烈的持续性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重度癌痛是影响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缓解这部分患者的疼痛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28个椎间盘。为保证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术中所有操作均采用CT导引。术后随访1~4月,平均2月。结果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19例中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2例,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侵入小、效果佳、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对Ls~S1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2岁,带状疱疹伴疼痛20d,于2006年5月4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36.7℃,BP142/94mmHg,HR103次/min,R17次/min,血氧饱和度98%,体重58Kg,疼痛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7分,左胸部及背部T4-8区域可见条带状疱疹并结痂,左腋窝及左第四至第六肋间见片状疱疹结痂,无渗液,有压痛和触痛,查体合作,入院前未使用过阿片类镇痛药。入院当天即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5mg,口服,2次/d,同时服用卡马西平、阿米替林、加巴喷丁,疼痛减轻不明显,VAS:5 ̄6;5月17日奥施康定改为早10mg,晚5mg,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于5月26日患者自行减去奥施康定早…  相似文献   
10.
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治疗行颈椎器械牵引有不适反应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例行颈椎器械牵引有不适反应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颈部制动和推拿的基础上增加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由专人对每位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和记录.结果:经过30次治疗后,优良率75%,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增加仰卧位颈部手法牵引可以明显提高行颈椎器械牵引有不适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