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颖  周芷萱  陈宁  苗登顺 《口腔医学》2015,35(6):421-424
目的明确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在小鼠下颌骨发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影像学、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比较分析了2周龄p27基因敲除(p27-/-)小鼠与同窝野生型(WT)小鼠下颌牙槽骨的表型差异。取下颌骨提取蛋白,利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了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同窝2周龄WT小鼠相比,p27-/-小鼠下颌骨体积增大,矿化显著增强;下颌牙槽骨碱性磷酸酶(ALP)阳性面积和I型胶原(Col-Ⅰ)阳性面积的增加,表明p27-/-小鼠成骨细胞活性和功能显著增加。同时发现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hh、Patched、Smoothened、Gli2的表达水平在p27-/-小鼠均显著上调。结论结果说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能够通过抑制Shh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发挥负性调控小鼠颌骨生长发育的作用。本研究不仅揭示了p27在调控小鼠颌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而且为p27作为调节颌骨生长发育的新靶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衰老相关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衰老相关问题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在衰老过程中免疫系统会逐渐出现变化。如何通过免疫调控的方式,延缓衰老引起的病理变化,降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是生命科学领域中正在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从T细胞发育、免疫衰老及炎性衰老3方面系统地阐述衰老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工程免疫细胞CAR-T细胞的应用、清除衰老T细胞、线粒体功能调节、衰老通路调节及胸腺移植6个方面为免疫系统对衰老进程的干预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从炎性衰老对心、肺等重要组织器官的影响阐释炎性衰老对机体的作用机制,探讨免疫系统与衰老关系研究的新进展,提出增强老年人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活性和蛋白在骨组织不同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取正常6周龄C57BL/6J小鼠的胫骨,制备石蜡切片,分别通过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上述两者双重染色的方法检测TRAP活性和蛋白在骨组织不同细胞的表达和定位?结果: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破骨细胞呈现TRAP强阳性反应,而且关节软骨细胞?生长板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骨外膜细胞也呈现TRAP阳性反应?双重染色结果可见大多数免疫组织化学TRAP阳性细胞显示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但也有少数细胞只显示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结论:TRAP活性和蛋白不仅在破骨细胞高表达,在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骨外膜细胞中也有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骨质疏松发病率位于第6位,因此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一直是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但是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自20世纪20年代发现骨形成和吸收与血液中甲状旁腺素密切相关开始,经过多年探索、研究,甲状旁腺素与骨的形成、吸收的部分机制已经阐明.该文回顾近几年来关于甲状旁腺素与骨质代谢的相关文献,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外周血中是否存在非黏附间充质干细胞(MSCs)以及1,25-(OH)2D3能否刺激它们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方法:从大鼠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粒细胞(PBMGC)组份,在缺乏和添加10-8 moL/L 1,25-(OH)2D3条件下进行贴壁培养.培养至4天和8天时,将未贴壁细胞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即:"pour-off"培养,培养16天形成的细胞进行亚甲基蓝染色.计数CFU-f数目,并对4天"pour-off"培养形成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PBMGC培养及4天和8天非黏附PBMGC培养都能形成CFU-fs,而1,25-(OH)2D3能够明显地促进它们形成CFU-f.非黏附细胞形成的克隆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而不表达Ⅰ型胶原.结论:大鼠外周血中存在非黏附MSCs,在体外培养能够形成CFU-fs,而1,25-(OH)2D3具有促进外周血MSC扩增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正常小鼠体内从皮下向不同器官迁移的能力.方法:从β半乳糖苷酶(β-gal+)转基因小鼠分离骨髓细胞,经贴壁和传代培养获得第3代β-gal+ BM-MSCs,皮下注射给正常6周龄C57BL/6J野生型小鼠.8周后通过LacZ染色示踪β-gal+ BM-MSCs在受体小鼠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布,并对供体第3代β-gal+ BM-MSC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β-gal转基因小鼠来源的供体第3代BM-MSCs呈现LacZ染色阳性.第3代的β-gal阳性BM-MSCs皮下注射8周后,在受体小鼠肺、脑、心、肝、肾内检测到LacZ染色阳性的细胞.第3代β-gal+ BM-MSCs表达MMPs基因.结论:皮下注射的BM-MSCs能够在正常小鼠体内经血液循环迁移到不同器官,并可能分化成为不同器官的终末分化细胞,参与正常组织的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钙敏感受体(CaSR)在小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以及Wnt信号通路在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方法 取新生同窝野生型小鼠(对照组)和CaSR敲除纯合子小鼠(实验组)各4只,分离培养颅骨成骨细胞并传至第3代,分别于培养2、4、6、8d时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吸光度(OD)值,检测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取培养6d的细胞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核心结合因子(Runx2)、ALP、骨钙素(OCN)、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及β-链蛋白的mRNA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β-链蛋白、Wnt-5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培养6d时对照组和实验组成骨细胞的OD值(1.55±0.05、1.26±0.02)和ALP活性[(0.023±0.002)、(0.017±0.001)U/mg· prot]均达到峰值,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实验组成骨细胞的OD值和ALP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培养6d时实验组成骨细胞的Runx2、ALP、OCN、RANKL/OPG、β-链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β-链蛋白、Wnt-5a、IGF-1、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SR缺失将导致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障碍,其机制可能与经典的Wnt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转基因小鼠来源的羊膜问充质干细胞(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cells,AMSCs)经皮下移植到野生型受体小鼠后向不同器官迁移分化情况.方法:从妊娠中晚期的β-gal转基因小鼠体内分离羊膜细胞,在含15%FBS的α-MEM完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鼠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n-adherent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NA-BM-MSC)在体外、体内尤其是缺血损伤的脑内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传代纯化后的NA-BM-MSC经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和神经中间丝蛋白的表达情况;将来自β-半乳糖苷酶转基因小鼠的NA-BM-MSC在立体定位仪下移植到小鼠缺血损伤的脑内,8周后通过LacZ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供体细胞在缺血脑内微环境中存活以及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NA-BM-MSC经过诱导能够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和神经中间丝蛋白并有尼氏体形成;移植到损伤脑内后,LacZ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在缺血侧供体细胞能够存活,免疫组织化学单、双染显示在缺血坏死区及周围都检测到了β-半乳糖苷酶阳性的供体细胞,其中的部分阳性细胞还同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 结论 NA-BM-MSC在体外能够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在小鼠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内也能够存活、迁移,部分细胞还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否存在于骨髓不同组份中,以及其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形成效率是否受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调节.方法:将总骨髓细胞和培养l天后的非黏附骨髓细胞经梯度密度离心分为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红细胞两组份或单核细胞、粒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