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联合60%吸入氧浓度(inspired oxygen fraction,FiO2)对OLV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OLV时各组均使用60%的FiO2,通气侧分别采用0、5、8、10 cmH2O PEEP。于OLV前即刻(T1)、OLV 10 min(T2)、OLV 15 min(T3)、OLV 30 min(T4)、OLV 60 min(T5)、OLV 120 min(T6)时分别经桡动脉与右颈内静脉中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记录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力学等指标;记录术后第2天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和PPC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2例患者OLV中发生低氧血症而退出本研究,共118例患者完成试验。T2~T6时D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3~T4时C组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4时B组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2~T5时D组PaO2明显高于B组(P < 0.05);T2~T4时D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B组(P < 0.05)。T5时D组PaO2明显高于C组(P < 0.05)。T2~T6时B、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A组(P < 0.05),T2~T5时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B组(P < 0.05)。T4~T6时C、D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明显高于A、B组(P < 0.05)。术后第2天B、C、D组CPIS明显低于A组。结论:OLV时FiO2为60%条件下,联合5、8和10 cmH2O PEEP均可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增加肺动态顺应性,降低驱动压及CPIS,从而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其中10 cmH2O PEEP改善氧合的效应出现得更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4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组(DP组)。DP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完毕),随后以0.6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P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注。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期间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通气策略:V_T 6 ml/kg,FiO_2 70%,PEEP 5cmH_2O。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_0)、单肺通气前即刻(T_1)、单肺通气1 h(T_2)、单肺通气2 h(T_3)、术后2 h(T_4)、术后24 h(T_5)检测血清TNF-α、IL-6和MPO含量;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T_2—T_5时DP组TNF-α、IL-6、MPO含量明显降低(P0.05)。P组有2例(10%)肺部并发症。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进一步减轻术中炎症反应,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的胃癌患者组织中p53与Ki-67蛋白的表达,探讨p53与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5月宜兴市肿瘤医院普外科的69例胃癌手术切除患者的组织样本,伴有淋巴结转移者41例和无淋巴结转移者28例,采用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胃癌患者组织中p53与Ki-67的表达,在伴有淋巴结转移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组织中,比较两种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 在胃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p53与Ki-67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p53与Ki-67的表达与胃癌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医学院校之间临床实习的差异性,探讨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和实习医生在临床医疗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尝试性提出一些临床教育的优化方案。方法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两所医学院本科生临床实习情况的相关资料运用统计方法比较两所医学院在带教情况、医学生日常工作、常见操作完成情况的区别,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因素。结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生临床实习满意度显著低于南京医科大学,两校在带教情况、医学生日常工作、常见操作完成情况均存在显著不同,Logistic回归提示住院医师带教情况是影响实习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结论不同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优化临床实习环境,加强住院医师对实习医生的带教意识和教学能力,可能有利于实现实习医生"以学习为首要目标的临床医生"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预先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M组和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4 μg/kg(10 min注射完毕)和等量生理盐水,5 min后于5 s内静脉注射芬太尼3 μg/kg,观察2 min,记录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例数和强度;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生理盐水)5 min后(T1) ?气管插管前即刻 (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气管插管后1 min(T4)气管插管后3 min (T5)?气管插管后5 min(T6)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M组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 (P < 0.05)?与T0时间点相比较,M组T1~T6时间点SBP?DBP?HR均显著降低 (P < 0.05或P < 0.01),而C组T3?T4时间点SBP?DBP?HR均明显升高(P < 0.01)?与C组相比较,M组于T3~T6时间点的SBP?DBP?HR均显著降低(P < 0.01)?结论:预先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4 μg/kg可以有效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发生率,并且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麻醉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是手术创伤和麻醉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术创伤在其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有资料说明麻醉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也不容低估。T细胞亚群是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麻醉可以影响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现就T淋巴细胞亚群在免疫中的作用及麻醉对其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SO2)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16例,男93例,女23例,年龄18~64岁,BMI<24 kg/m2,ASA Ⅱ或Ⅲ级。术中连续监测左侧肾脏rSO2。设定麻醉诱导后肾脏rSO2为基础值,当术中肾脏rSO2绝对值≤50%或低于基础值的75%时,定义为肾脏rSO2异常下降。记录术前及术后24 h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术后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术后24 h血浆SCr>130 μmol/L或BUN>7.5 mmol/L。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肾功能异常将患者分为两组: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采用列联系数分析术中肾脏rSO2异常下降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结果 有40例(34.5%)患者术中出现肾脏rSO2异常下降,有45例(38.8%)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术后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5.490,95%CI 1.526~19.754,P=0.009)。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rSO2的异常下降与术后肾脏功能异常呈正相关(rs=0.587,P=0.009)。
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rSO2异常下降与术后肾功能异常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术前免疫功能相关因子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2021年3—8月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386例,男212例,女174例,年龄65~90岁,BMI 18~30 kg/m2,ASA Ⅰ—Ⅳ 级。麻醉诱导前抽取静脉血样,采用流式荧光检测技术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19+、CD3+、CD4+、CD8+、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IL-2、IL-4和IL-10并记录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切口相关并发症)。根据术后30 d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将P<0.05的相关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术前免疫功能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评价术前免疫功能相关因子对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结果 本研究发生术后并发症86例(22.3%)。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增大、ASA Ⅲ—Ⅳ级、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高CCI、术中出血量增多和手术时间延长与术后并发症增加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增大(OR=1.063,95%CI 1.020~1.109,P<0.001)、高ASA分级(OR=2.700,95%CI 1.438 ~ 5.069,P=0.002)、合并呼吸系统疾病(OR=2.968,95%CI 1.245~7.075,P=0.014)和手术时间延长(OR=1.008,95%CI 1.004~1.012,P<0.001)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CD8+预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AUC为0.688(95%CI 0.534~0.841,P=0.03)。IL-6预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AUC为0.781(95% CI 0.649~0.912,P=0.001)。

结论 术前CD8+和IL-6升高可预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