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5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779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508篇
口腔科学   97篇
临床医学   1999篇
内科学   1142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263篇
特种医学   408篇
外科学   1029篇
综合类   2431篇
预防医学   742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1280篇
  13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39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898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817篇
  2006年   743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比较徒手牵引侧卧位与仰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侧卧位组(31例)和仰卧位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大转子顶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与仰卧位组相比,侧卧位组大转子顶端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复位质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徒手牵引侧卧位行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仰卧位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线悬吊法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双线悬吊法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患者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4个月~14岁,平均年龄(5.3±2.7)岁。左侧20例,右侧1例,双侧1例,共23侧。右侧经结肠肝曲系膜缘打开侧腹膜入路,左侧经结肠系膜入路,在术中将输尿管和肾盂切口的两端用双线悬吊于腹壁,以便于缝合,用5-0可吸收线行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并从吻合口留置双J管,术后结合超声检查随访。 结果22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手术时间90~260 min,单侧平均(137±55)min。术中失血5~20 ml。平均住院时间7 d。术后1例因返流反复发热,在拔出双J管后症状消失,1例发生尿外渗,保留腹腔引流3 d后自愈。术后随访6~25个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超声提示肾积水消失或减少,肾皮质逐渐增厚。 结论双线悬吊法经腹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容易学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运用知识点模块网格化构建带教模型,观察其在肾内科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内科学》(第八版)肾内科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肾内科病房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精心挑选相关知识点,以理论为支撑点,以服务于实习带教工作为靶目标,各个知识点之间有临床的关联性,最终形成网格化的诊治分 析模型。将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小球滤过率为切入点,设定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知识必须掌握点,从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几方面来培养实习生的诊疗思维,并通过知识点来关联疾病的诊治,从而帮助他们在有限的肾内科实习期间尽可能掌握肾内科临床知识。结果 本研究开展一年以来,对于来肾内科轮转的51 名实习生进行了模块网格化模型训练,实习生普遍反映该模型有很好的学习效果,让他们了解了肾内科临床重点,并能和理论学习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一起,开阔了实习生的诊疗视野,也便于对其他科知识点的学习。结论 基于知识点模块网格化,构建模型在肾内科实习生中有很好的带教作用,学生接受肾内科知识点的记忆增强,并能进一步推广到内科其他内容的实习带教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酸水平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预测及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PD患者101例(PD组),根据病程将PD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6年组53例,6~10年组34例和>10年组14例;又根据Hoehn-Yahr评估结果:Ⅰ、Ⅱ期为早期组39例,Ⅲ、Ⅳ、Ⅴ期为中晚期组62例。同期选取我院年龄、性别与PD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9例(对照组)。测定各组血脂、尿酸指标。结果 PD组TC、LDL-C、HDL-C以及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OR=0.496,95%CI:0.268~0.916,P=0.025)、HDL-C(OR=0.249,95%CI:0.081~0.761,P=0.015)和尿酸(OR=0.985,95%CI:0.980~0.990,P=0.000)为PD患病的保护因素。尿酸对PD患病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95%CI:0.665~0.804,P=0.000),敏感性为67.7%,特异性为74.3%,最佳诊断值为305.2μmol/L。<6年组和6~10年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10年组(P<0.05)。早期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中晚期组(P=0.04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酸与病程呈负相关(r=-0.308,P=0.002),与Hoehn-Yahr分期不相关(r=-0.190,P=0.058)。结论尿酸为PD患病的保护因素;尿酸对PD的发病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尿酸与PD患者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尿酸或可作为PD发病及病情进展的一种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比较应用3DCRT/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12月10所医疗机构2132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70岁占37.9%。颈段和上段肿瘤占33.9%,中下段和交界段肿瘤占66.1%。中位GTV+GTVnd体积41.6 cm3。Ⅱ期占32%,Ⅲ期占68%。1409例接受IMRT,723例接受3DCRT。EQD2≥60 Gy占86.1%。同步放化疗占41.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全组1、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3.9%、41.7%、32.6%和62.2%、37.3%、3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EQD2及同步放化疗;而影响PF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及EQD2。按年龄≥70岁、肿瘤长度>5 cm、肿瘤体积≥41.6 cm3和Ⅲ期4项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高危组预后模型,组间比较生存差异显著(P<0.001)。经PSM法配比后, IMRT在OS、PFS方面优势不显著(P=0.971;P=0.658),但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趋势(P=0.125)。结论 应用3DCRT或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OS率较高。预后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情况,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