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目的构建慢性肾脏病(CKD)并发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疾病预测模型,并检验该模型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8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并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并行造影剂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记录所有患者在应用造影剂前后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KD病因、左室射血分数(LVEF)、空腹血糖、血压、24 h尿量、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造影剂剂量,研究终点为CIN的发生。从中筛选出和CIN发生有明确关联的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作为变量,按照一定数值进行打分,统计每个患者的具体分值总和,然后根据总和观察患者发生CIN的风险并构建疾病预测模型。结果共有31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照设定的CIN标准,我们发现其中80例在原有CKD基础上并发了CIN,并且年龄≥65岁、高血糖、低LVEF和高Scr的患者罹患CIN的风险更高。我们进一步将年龄、Scr、LVEF和血糖4个指标进行分值量化处理,将总分划分为3个级别,构建疾病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总分越高,发生CIN的风险也越大。结论利用4种变量构建疾病预测模型对CKD并发CIN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能指导临床进行早期防范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对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01至2017-02期间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术及PCI术患者共20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CIN为CIN组23例,按4:1的比例选取未发生造影剂肾病为非CIN组92例,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4 h,24 h,48 h,72 h血肌酐、血和尿的NGAL进行对比。结果:200例患者均完成冠脉造影术,其中发生CIN 23例,发病率为11.5%;CIN组患者合并高龄、吸烟率及糖尿病的比例大于非CIN组(P0.05)。CIN组和非CIN组术前血、尿NGAL含量均处于正常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术后4 h尿NGAL明显增高且逐渐增高至72 h;血NGAL术后4 h明显升高,24 h开始下降但术后72 h仍处于较高水平,CIN组术后血、尿NGAL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IN组术后血、尿NGAL较术前增高不明显(P0.05)。CIN组和非CIN组术后同时间点血、尿NGA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发现,术后尿NGAL各时段4 h、24 h、48 h、72 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8、0.926、0.931、0.957,这四个时间点诊断的敏感度均为91.3%,特异度均为100%;血NGAL术后4 h、24 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4、0.913,这两个时间点诊断的敏感度均为87.3%,特异度均为100%。结论:血、尿的NGAL是较血清肌酐更早的反映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肾功能变化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作为CIN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发生早期肾脏损害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淮安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冠状动脉CT,血管管腔狭窄50%的研究对象107例,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76例和对照组31例。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RDW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射血分数(EF)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进一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RDW与超声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探讨RDW预测患者发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最佳界值。结果高血压组RDW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e GF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LVEDD、IVST和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DW水平与e GFR明显负相关(r=-0.236,P=0.140),与LVMI明显正相关(r=0.468,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RDW预测早期肾脏损害的曲线下面积为0.623(P0.05),RDW预测早期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72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DW与高血压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RDW水平与早期肾脏损害和心室重构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其可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靶器官损害的一项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对预激综合征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住院的预激综合征患者85例,另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脑钠肽、心功能分级来比较射频消融前后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变化。结果消融术前预激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心脏结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E/A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e′、E/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后,预激综合征患者的e′、E/e′恢复至正常水平;而NT-proBNP浓度仍高于正常,在随访半年期间恢复正常水平。左侧旁路和右侧旁路在消融前、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后出现电张力调整患者的e′、E/e′、NTproBNP浓度均未恢复正常水平,而在随访半年期间恢复正常水平。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心脏舒张功能下降,射频消融术可以改善患者的舒张功能,但脑钠肽浓度的恢复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97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48例;年龄65~81岁,平均69.63岁;身体质量指数23.05~29.71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5.84 kg/m2;脑卒中类型:脑梗死59例,脑出血38例;偏瘫下肢左侧62例,右侧35例。随机分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给予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步行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下肢关节活动度、脑电波、独立单次步行距离及单次步行距离测定中失衡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步行功能等级分布均未至Ⅳ~Ⅴ级;两组患者步行功能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FMAS:观察组(17.69±1.54)分vs (10.63±2.74)分,对照组(14.16±1.38)分vs (10.71±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高血压是导致AD的常见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45例(75.0%)有典型的撕裂样胸腹及腰背部疼痛,均通过影像学方法而确诊,其误诊率为26.7%,死亡率为13.3%。结论AD的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carvedilol)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脑钠素(BNP)、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肾素活性(PP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楔压(PWP)的变化。结果卡维地洛组治疗后BNP、NE、PRA、AngⅡ、MPAP和PW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明显提高。结论卡维地洛能显著降低CHF患者的血浆BNP、NE、PPA、AngⅡ水平,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田晓沂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2):166-166,168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 CRP)、白介素 - 6( IL- 6)及纤维蛋白原 ( FIB)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5 6例不稳定心绞痛 ( UA)患者和 41例稳定心绞痛 ( SAP)患者的 CRP、IL- 6及 FIB,根据U A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 ,将 5 6例 U A患者分成难治组 ( 10例 )和趋稳定组 ( 46例 ) ,比较难治组、趋稳定组之间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 :U A患者入院时血清 CRP、IL- 6及 FIB水平明显高于 SAP组 ( P<0 .0 5 ) ,CRP、IL- 6入院时的水平难治组显著高于趋向稳定组 ( P<0 .0 1)。结论 :炎症参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 ,CRP、IL- 6及 FIB是U A患者发生近期不良预后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