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伴 FMS 样酪氨酸激酶 3 受体(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3 receptor,FLT3)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细胞计数、突变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68 例伴FLT3突变的AML患者纳入研究,进一步对FLT3突变类型进行分类,收集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数据及血细胞计数,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伴FLT3突变的AM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白介素 6(interleukin 6,IL-6)、IL-10 表达水平升高,CD8、CD16+CD56、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干扰素-γ (interferon gamma,IFN-γ)表达水平下降。按白细胞计数分组,CD3、CD4、CD8、CD19、IL-4、IL-10在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24、P=0.034、P=0.008、P=0.048、P=0.024);按血小板计数分组,CD19、CD16+CD56在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45)。按FLT3类型分组,分为FLT3-ITD+ 、FLT3-TKD+ 、FLT3(- ITD+ +TKD+ )和FLT3(- ITD- +TKD- )组,CD3、 CD8、CD19、IL-10、TNF在4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48、P=0.041、P=0.042、P=0.013)。结论:伴FLT3突变 AML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及FLT3突变类型与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可能有助于AML危险分层并对AML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表达及其诱导IL-10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TLR2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例卵巢癌患者?2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及20例同期健康体检女性EDTA抗凝外周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组PBMC中TLR2的表达水平,并比较3组表达差异情况?TLR1?TLR2和TLR6相应配体刺激PBMC,细胞中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各组IL-10分泌水平?结果:各组PBMC中TLR2均有表达;卵巢癌组PBMC 中TLR2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良性疾病组TLR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PBMC经TLR2的配体HKLM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IL-10 mRNA表达明显增强,分别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2.25?2.33倍,妇科良性疾病组IL-10 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TLR6配体FSL-1刺激后,卵巢癌组IL-10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1.95?2.1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FACS结果显示各组PBMC经TLR1的配体Pam3CSK4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IL-10分泌水平中位值(M)分别为46.70?61.53?31.11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TLR2配体HKLM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IL-10分泌水平(M = 150.46 pg/ml)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M = 38.86 pg/ml)及健康对照组(M = 44.9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改变;TLR6配体FSL-1刺激24 h后,卵巢癌组?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IL-10分泌水平中位值分别为20.20?31.12?35.48 pg/ml,3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卵巢癌患者PBMC中TLR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经其介导的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卵巢癌的免疫抑制相关,在卵巢癌的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宫颈疾病患者血浆APC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进行定量检测,探讨其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4例宫颈低度病变(CINⅠ期)、43例宫颈高度病变(包含CINⅡ、CINⅢ期)、41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浆及25例健康妇女血浆。另收集31例与血浆对应的宫颈组织标本。用双重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技术检测APC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疾病患者血浆中APC和RASSF1A甲基化水平与肿瘤组织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肿瘤组织水平高于血浆水平(Z分别为-2.236和-3.228,P均<0.05)。宫颈癌组血浆APC与RASSF1A甲基化率均高于低度病变组(P均<0.05);宫颈高度病变组血浆RASSF1A甲基化率也高于低度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APC和RASSF1A甲基化阳性结果在低度病变组、高度病变组和宫颈癌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NA甲基化水平能反映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变化,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中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血浆DNA水平,初步探讨其与ALL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集55例成人ALL患者化疗前及其中45例患者化疗一疗程后的静脉血,根据骨髓象、血象及临床体征进行疗效分组。以8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用磁珠法提取血浆DNA和内参照质粒DNA,双重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DNA定量检测。结果 ALL患者化疗前血浆DNA含量[M(P25,P75)]为248.1(97.1,448.7)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1(12.7,25.8)ng/mL(Z=8.916,P<0.01);化疗一疗程后血浆DNA含量为35.5(17.7,83.0)ng/mL,显著低于化疗前水平(Z=6.322,P<0.01);不同疗效化疗前组血浆DN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χ2=6.960,P<0.05),不同疗效组化疗后血浆DN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χ2=11.145,P<0.01)。完全缓解组化疗前、后血浆DN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Z=3.92,P<0.01),部分缓解组、未缓解组化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化疗一疗程后血浆DNA水平<50 ng/mL的ALL患者生存率高于血浆DNA水平≥50 ng/mL的患者(χ2=3.860,P<0.05)。结论血浆DNA定量检测对ALL的化疗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血浆DNA水平降低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