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良性肿瘤,常在影像检查时偶尔发现,典型的FNH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但FNH其中一少见的亚型毛细血管型,其影像表现有所不同,文献少有报道,现分析病理证实的9例毛细血管型FNH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这种少见亚型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57岁,平均39岁。3例有长期口服避孕药历史。7例无明显症状,其余2例偶然出现右上腹轻微隐痛不  相似文献   
2.
体素内不均一运动(IVIM)是指MR扩散加权成像(DWI)上体素内信号衰减同时包括真性水分子扩散和毛细血管网中随机血流微循环灌注,导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反映的信息有限。采用多b值可获取系列DWI影像,根据双指数模型拟合,可同时获得组织的扩散和灌注信息,更全面地分析组织扩散成像数据。IVIM-DWI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胰腺、肾脏、前列腺等脏器,就该技术在腹部MR成像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28双源CT(DSCT)行负荷动态心肌灌注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临床疑似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行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CT-MPI)检查,获取其心肌血流值.以SPECT为参考标准,评价CT-MPI诊断心肌灌注缺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性及其与SPECT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检查,所有节段平均心肌血流量(MBF)值为(99.11 ±31.98)ml· 100ml-1·min-,非缺血区MBF值(117.61±29.82)m1· 100ml-1·min-1与缺血区MBF值(80.60±22.15)ml·100ml-1·min-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 =15.764,P<0.001).CT-MPI检查中19例26个血管支配区域出现CT-MPI的灌注缺损,以节段为基础,出现灌注缺损者为52段.SPECT-MPI检出心肌灌注异常13例16个血管区,共34个心肌节段.以SPECT为参照,以人为基础,CT-MPI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2.31%(12/13)、58.82%(10/17)、63.16% (12/19)和90.91%(10/11),准确性为73.33%,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一致性Kappa=0.485(P <0.005);以血管区和节段为基础,CT-MPI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3.75%(15/16)、85.14%(63/74)、57.69% (15/26)、98.44%(63/64)和94.12%(32/34)、95.80% (456/476)、61.54%(32/52)、99.56%(456/458),准确性分别为86.67%和95.69%.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Kappa=0.634和0.772(P均<0.001).结论 负荷动态CT-MPI可较好地检测出心肌灌注缺损,对心肌缺血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传统影像检查(如X线钼靶摄片、超声等)在早期诊断及对微转移灶检出能力上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基于靶向分子探针的分子成像可以在肿瘤瘤体形成前和/或形成后早期检测到细胞甚至分子水平上的异常,多功能的分子探针还可以集多模态成像和治疗于一体,获得更精确的影像学信息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就乳腺癌分子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占位性病变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特点及与其病理类型、良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肺占位性病变患者103例。均进行常规64排螺旋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占位性病变结节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P<0.05)。恶性肿瘤分叶征,小气道改变,胸膜凹陷征,毛刺征,血管纠集征出现比例显著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常规CT(P<0.05)。且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58)。结论肺占位性病变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特点与其病理类型、良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临床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少见椎管硬膜外占位病变的MRI 特征.方法 对7 例病理及临床证实的椎管硬膜外占位的MR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硬膜外脓肿表现为多房样占位,形态较规则,T1WI 等、低混杂信号,T2WI 病灶呈高信号,房间隔低信号.骨源性脊索瘤表现为T1WI 均匀稍低信号,T2WI 高信号其内夹杂小点及小条状低信号呈蜂窝状改变.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非骨源性脊索瘤表现为硬膜外长梭形占位,信号均匀,T1WI 稍低信号,T2WI 高信号,增强后病灶轻微强化.椎管内白血病浸润表现为硬膜外大范围长条状异常信号与硬膜外脂肪组织交杂存在,T1WI 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 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血管周细胞瘤表现为硬膜外不规则分叶状肿块,T1WI、T2WI 均为等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囊变节细胞神经瘤表现为多囊状异常信号,状如葡萄串,大小不等,信号均匀,T1WI 呈低信号,T2WI 高信号,囊间隔T1WI、T2WI 均呈等偏低信号.结论 MRI 对椎管内硬膜外占位具有定位价值,对少见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112条下肢进行DSCTA检查,所有血管分为672个节段,重点对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进行分析,56例中1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17例与手术对照,28例与超声检查对照研究.结果:DSCTA与DSA符合率90.9%,与手术符合率91.1%,与超声符合率92.9%.结论:DSCTA能准确直观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立体解剖特点,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肺移植后患者床边胸片的质量关系到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对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的:比较肺移植后患者应用传统屏-片组合和计算机数字化系统进行床边胸部摄片的图像质量,以选择优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78例肺移植后患者床边胸片传统屏-片摄影425张和计算机数字化摄影411张的图像资料,提出优质片评估标准,经3位高年资医师、技师读片将其从优质片到废片分为Ⅰ~Ⅳ级,然后分析影响两组床边胸片质量的因素,并计算两组的平均曝光剂量。结果与结论:肺移植后患者床边胸片,传统屏-片组:Ⅰ级片135张(31.8%)、Ⅱ级片171张(40.2%)、Ⅲ级片107张(25.2%)、Ⅳ级片12张(2.8%);计算机数字化摄影组:Ⅰ级片266张(64.7%)、Ⅱ级片105张(25.5%)、Ⅲ级片37张(9.0%)、Ⅳ级片3张(0.7%),两组床边胸片图像质量分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计算机数字化摄影组平均曝光剂量1.56mA·s明显小于屏-片组3.27mA·s(P〈0.01)。提示肺移植后患者计算机数字化摄影系统床边胸片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屏-片组合床边胸片,应用计算机数字化摄影系统可提高优质片,减少废片,降低X射线照射剂量,可作为肺移植后患者床边胸片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对本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均为单发,位于胃部20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5例?回肠3例?小肠系膜2例?食管1例?直肠1例?病灶最大径2.3~16.5 cm,13例体积较小(< 5.0 cm),多呈类圆形(84.6%,11/13),密度均匀(92.3%,12/13),境界清(100%,13/13),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22例体积较大(> 5.0 cm),多呈不规则分叶状(86.4%,19/22),密度不均匀(90.9%,20/22),中心可见囊变坏死区(81.8%,18/22),少数可见出血(13.6%,3/22)?溃疡(13.6%,3/22)及钙化(9.1%,1/22),可直接侵犯周围结构(31.8%,7/22)及伴有远处转移(27.3%,6/22),增强后不均匀中度至明显强化,部分病灶内或瘤旁可见增粗供血动脉?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显著提高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的CT表现与其病理基础间的关系,为临床肺结核空洞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26例经手术治疗的肺结核并空洞患者的诊治资料,分析其CT检查资料和病理检查资料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其CT表现的特点及其病理基础.结果:肺结核空洞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分类中的薄壁空洞和干酪空洞与CT检查分类中的侵润空洞一致,两种检查方法对纤维空洞的概念表述一致.结论:对肺结核并空洞的患者进行CT检查,可以明确肺结核的活动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明确依据,同时可以根据CT检查结果评价肺结核伴空洞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