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行为与体格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出生并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予以袋鼠式护理。两组早产儿均从出生开始进行护理干预直至纠正孕周至40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指标、体格发育指标、喂养指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神经行为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孕周至40周,研究组早产儿神经行为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头围、身长及体质量增长均优于对照组,达全肠内营养日龄短于对照组,平均加奶速度小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给予早产儿袋鼠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行为发育与体格发育,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强化风险护理对蓝光照射黄疸患儿的临床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诊断为黄疸的患儿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及蓝光照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强化风险护理。对两组黄疸指数、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后黄疸指数和胆红素水平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风险护理能减轻蓝光照射黄疸患儿的黄疸指数,降低胆红素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0):937-939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4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2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病原菌、高危因素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为4.68‰。病原菌中革兰阳性(G+)菌占73.6%,前3位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G+菌大多对青霉素耐药,对林克霉素、万古霉素敏感。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为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以G+为主,但对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加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能减少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出生后早期身体活动干预对早产儿骨强度和骨代谢影响.方法 38例早产儿(胎龄30.2±2.2周,体重1343±355 g)随机分三组,其中肢体按摩组12例、躯体肢体按摩组12例和对照组14例.从出生后第1周到接下来4周进行身体接触、四肢伸展屈曲运动.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方法 测量胫骨中段的骨超声波速度值(speed of sound,SOS);同时,测量骨合成的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e,BALP)、骨吸收代谢指标I型胶原羧基端肽(carboxy terminal telopeptide type I collagen,ICTP).这些指标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量.结果 三组早产儿在干预前后都有骨强度下降,但对照组骨SOS值有显著性下降(干预前:2905±104 m/s; 干预后:2822±109 m/s,P=0.028),肢体按摩组和躯体肢体按摩组的SOS值在干预前后无显著性下降,但三组早产儿的骨SOS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别(F=10.895,P<0.001),干预后血清骨代谢指标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别.结论 每天的伸展屈曲运动可以减少早产儿出生后骨强度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7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对其临床表现、病原菌、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为11.52%(57/495)。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72.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长时间应用静脉营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及机械通气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299、1.347、1.268。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长时间应用静脉营养、留置PICC及机械通气为高危因素。可通过缩短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减少有创操作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与婴幼儿湿疹发生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国内外有关母乳喂养与婴幼儿湿疹发生的相关文献资料,应用RevMan4.2 软件,对筛选出的符合要求的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所选资料间异质性较显著,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出值为0.62,95%CI为(0.47,0.81),总体效应检验Z=3.46,P〈0.05,有统计学意义.计算失安全系数Nfs值为145.73.结论 纯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婴幼儿湿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病例1,患儿女,5d.为足月顺产女婴,因生后反复肌阵挛抽动2d由外院转诊我院.患儿出生后3d从医院返家途中处于睡眠中,因街道噪音较大,母亲发觉患儿有反复的四肢抽动,持续约2 min后自行缓解,以后患儿反复出现肌阵挛发作,表现为四肢节律性抽动,双上肢抽动较多见,每次持续1 ~3 min不等,每天发作2~5次.发作时无口唇发绀,无躯体强直,均于睡眠时出现,噪音可诱发,均自行缓解.一般情况好.在当地县级医院儿科诊治,考虑新生儿惊厥,查颅脑CT,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均正常,给予苯巴比妥钠及地西泮治疗后无效,转入我院.母亲32岁,孕产期正常,家族中无癫(癎)病史及婴儿期惊厥史.入院时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头围:34.5 cm,反应好,哭声响,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肝脾无肿大,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正常引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出生的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及其出生胎龄、性别、产次、分娩方式、出生季节、出生体质量;母亲的年龄以及妊娠期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早产儿325例,平均胎龄(33.41±2.29)周,男女之比为1.32:1,平均血清25(OH)D水平为(37.34±16.17)nmol/L。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发生率分别高达37.8%和41.8%。夏秋季节出生的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高于冬春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出生季节、母亲年龄可能是影响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发生率较高,影响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肺部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NICU的早产儿,收集其临床资料及血清25(OH)D检测结果 ;并根据平均血清25(OH)D水平将早产儿分为低维生素D组和高维生素D组,分析比较两组肺部疾病发生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早产儿115例,平均胎龄为(29.9±1.9)周,平均血清25(OH)D水平为(37.1±16.6)nmol/L。维生素D缺乏[25(OH)D50 nmol/L]、不足[25(OH)D在50~74.9 nmol/L]和正常[25(OH)D≥75 nmol/L]的比率分别为71.3%、17.4%和11.3%。低维生素D组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氧疗时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高维生素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产儿低维生素D水平可能增加RDS、BPD的发生率,并延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万古霉素早产儿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及用药情况,分析万古霉素在早产儿重症感染治疗过程中进行 TDM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制定相应标准,按标准收集 2016—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早产儿 34例,统计分析其基本情况、血培养、痰培养等相关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血药浓度结果、化验室指标、药物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等结果。结果统计分析的 34例病儿中,诊断以新生儿脓毒血症为主(48.94%)病原学送检率 100%,阳性检出率 76.47%,22例(占 83.33%)为革兰阳性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均显示对万古霉素敏感;监测范围10~20 μg/mL的初次血药谷浓度病儿极少(仅占 26.47%),而通过临床药师合理干预可大大提高谷浓度的达标率(占 在,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万古霉素治疗后有效率达 85.29%,复查病儿的各项指标较前有明显好转[降钙素原(PCT)为.86±0.28)比(0.31±0.43)ng/mL,尿素(Urea)(5.39±3.91)比(2.24±1.35)mmol/L,血肌酐(Cr)为(64.24±20.44)比(34.43± (0,9.82)μmol/L,胱抑素C(CysC)为(1.85±0.55)比(1.29±08)mg/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43.72±25.03)比(25.03±11.01)IU/ L,均P<0.05];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引起的耳肾损害等 ADR。结论万古霉素治疗早产儿感染,特别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重症感.2为染效果明确。进行 TDM可以实现早产儿万古霉素治疗个体化,使早产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