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造影剂导致急性肾损伤老年患者早期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F)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造影剂引起急性肾损伤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VVHF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CVVHF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后2.5 h立即予CVVHF治疗12 h;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变化、需要暂时肾替代治疗的发生率、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相关事件(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常规治疗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88.9%(16/18),CVVHF组为16.7%(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36,P<0.01);常规治疗组需暂时肾替代治疗的发生率为72.2%(13/18),CVVHF组为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29,P<0.01);常规治疗组造影临床相关事件发生率为83.3%(15/18),CVVHF组为22.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6,P<0.01);常规治疗组住院病死率为16.7%(3/18),CVVHF组为5.6%(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5).结论 早期应用CVVHF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可以有效地阻止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引起的并发症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瑞秀 《临床荟萃》2005,20(3):169-170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发展迅速,被公认为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之一。据统计该技术成功率超过96%,创伤小,相对安全,但因不同原因并发症发生率为2%~5%,若认识不足或救治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455例心律失常患者行RFCA产生16例并发症,占3.51%,现将我们对并发症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局部收缩运动并探讨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离线分析获得32例正常人的左心室长轴方向的心肌组织速度和位移曲线,测量平均峰值收缩速度(Vs)、加速度(acc)及峰值位移(Ds)。结果:①正常人左心室收缩运动在长轴方向有其规律性,即由心尖部向基底段收缩速度和位移逐渐降低,左心室游离壁的速度和位移大于前间隔、室间隔及下壁。②二尖瓣环水平Vs、acc及Ds与年龄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而与心率无相关。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能够有效的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运动。  相似文献   
4.
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老年患者造影剂肾毒性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影剂肾毒性(CIN)是住院患者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率达10%以上[1].其中糖尿病、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均是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造影剂肾病一旦发生,并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防治老年患者CIN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中P-选择素水平,了解其在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 ISA法检测血浆中P-选择素。结果溶栓前P-选择素具有较高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溶栓成功后P-选择素显著下降;而溶栓失败者P-选择素水平仍然较高,再次溶栓后开始下降。结论P-选择素可用来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重要的炎症标记物之一,目前研究表明,hsCRP可预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有效指标。本研究探讨hsCRP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造影剂肾毒性仍然是住院患者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率在10%以上。其中肾功能不全是造影剂肾病(CIN)的重要危险因素[1]。水化疗法是使用最早、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有效减少CIN发生率的方法,但效果不明显,CIN发生率仍然很高。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否预防CIN仍有争议,而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甚少。我们通过观察NAC对应用造影剂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Scr、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和CIN发生率的影响,研究NAC对CIN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重要的炎症标记物之一,目前研究表明, hsCRP可预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有效指标[1].本研究探讨hsCRP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脂联素(adiponectin,APN) 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近年研究显示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炎症因子,其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HD)患者血清APN水平、HsCRP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单个核细胞(BMMNCs)经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冠脉)移植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近、中期心功能、心肌存活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本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入选14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其中8例患者为细胞治疗组,6例为常规治疗组)。细胞移植组患者,通过冠脉转运将BMSCs和BMMNCs植入心肌梗死区。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3、8个月分别行双核素SPECT心肌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移植组患者在梗死相关冠脉开通后注入干细胞,8例心功能从Ⅱ~Ⅳ级提高至Ⅰ~Ⅱ级,6min步行试验从320.72±60.47m提高至(406.88±68.31)m,6个月后又提高至(484.79±81.00)m。6例前壁心梗患者3、8个月后LVEF由术前的42.5%提高至49.5%和54.0%;心肌双核素检查缺损区占整个心肌体积术后3、8个月由术前的45.5%减少至39.0%和25.0%。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EF较术前提高,心肌双核素检查缺损区占心肌体积减少,术后8个月与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2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经干细胞移植临床效果不明显。结论:自体BMSCs和MMNCs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改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代谢,移植术后8个月仍能观察到重建心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