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口腔医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年龄、性别、不同免疫时间节点及不同科室来源之间的分布。方法:收集2019年1—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患者3 996例的HBV感染相关检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全国人口统计年龄构成比标化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标准化率分别为3.86%、51.66%。抗?HBs阳性率在年龄分层里出现双波峰。人群HBsAg阳性率在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降低。正畸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种植、住院患者。结论: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对阻碍HBV感染起着积极作用,但保护性抗体会逐年下降,需要及时进行疫苗再次接种。建议口腔医院患者在进行治疗前进行血清传染病的各项检查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诊疗时需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全面预防HBV在口腔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唇腭裂患者的贫血状况,分析影响其贫血率的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其发生贫血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治疗的346例唇腭裂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同时跟踪调查唇腭裂各项修复均在该院进行的12例患者修复前后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的变化?结果:将346例患者按畸型及治疗程度分为唇腭裂组(a)?单纯唇裂组(b)?腭裂组(c)和唇腭裂修复后组(d),各组的贫血率分别为43.6%?40.5%?19.7%和17.0%,其中a?b组贫血率均高于d组,但c组与d组贫血率无统计学差别?进行性别和城乡构成比标化后,除d组外,其它各组贫血率均高于该组段平均年龄对应的中国居民贫血率?未完全修复的唇腭裂患者的贫血率与性别和城乡差别之间无明显依存关系?在所有患者中,贫血81例,属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患者有44例,占54.3%?12例跟踪调查的唇腭裂患者,完全修复后hgb有显著性提高,rbc平均值修复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唇腭裂患者贫血的可能性增加,且贫血的主要类型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应该对唇腭裂患者,尤其是较小年龄患者的家庭进行科学喂养的广泛宣传,并让他们注重含铁物质的摄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凝血相关指标与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间,因罹患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行肿瘤根治术,同期行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患者资料,采集了患者术前、术后第一日晨血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同时记录患者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情况.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分为两组,出现皮瓣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分入观察组,其余分入对照组.使用SPSS 23.0软件,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次研究纳入270例患者,其中12例(4.4%)分入观察组,258例(95.6%)分入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是否放化疗、烟酒摄入史与皮瓣并发症的发生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观察组的术前D-二聚体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而术后第一日晨血的纤维蛋白原显著上升(P=0.012).单因素逻辑回归显示术后第一日纤维蛋白原(P=0.015)与术后皮瓣危象显著相关.其他凝血指标两组之间未见差异.结论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术前D-二聚体的降低及术后第一日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可能提示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在牙周探诊中获得的龈沟血(gingival crevicular blood,GCB)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否可以代替手指末梢血(finger stick capillary blood,FSB)来筛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可靠性,为DM筛查提供新渠道。方法:选取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仪检测GCB和FSB的血糖,Bio-rad 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GCB和FSB的HbAlc,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GCB和FSB血糖以及HbAlc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GCB HbAlc对DM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本研究收集了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有无DM史、FSB血糖以及HbAlc的结果,发现18例有DM、42例无DM的牙周炎患者,两组GCB和FSB血糖的相关性分别为r=0.993和r=0.926;HbAlc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7和r=0.829;ROC曲线确定GCB HbAlc对DM的最佳诊断界值为HbAlc=5.7%,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2%。结论:与FSB HbA1c相比,牙周探诊获得的GCB进行HbA1c检测同样准确,最佳诊断界值为GCB HbAlc=5.7%,可能用于筛查DM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同时观察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30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及30例缺血性脑卒中未复发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将复发组分为高水平亚组及低水平亚组,比较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患者与性别、年龄、是否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的差异。结果复发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7.181±0.771)ng/ml,无复发组为(16.92±1.663)ng/ml。与无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t=5.749,P<0.01)。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吸烟、性别、血糖、血压、血脂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且与患者年龄、吸烟、性别、血糖、血压、血脂无关。维生素D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过程中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患者静态唾液流速及泪液分泌量与其口干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57例BMS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组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分泌量.结果 BMS组的平均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具口干症状的BMS患者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流量不具口干症状的BMS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患者口干症状与外分泌腺分泌障碍之间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唇腭裂患者血常规检测参数的变化.方法 唇腭裂患儿155例,按畸形和治疗程度的不同分为唇腭裂组(A组,36例)、单纯唇裂组(B组,33例)和腭裂组(C组,86例);1岁以内正常婴儿组(D组,100例)、1~6岁正常儿童(E组,100例)为对照.检测WBC、RBC、Hb和Plt.结果 A、B、C三组间血常规各项参数均无明显性别差异.与同一年龄段正常儿童比较,A、B组的WBC明显低于正常儿,而Plt高于正常儿(P<0.05).结论 唇腭裂患儿的WBC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重.  相似文献   
9.
血清ICAM-1和VCAM-1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在冠心病(CHD)中的作用,并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和ICAM-1、VCAM-1的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30例。对冠脉造影结果采用Genisini积分系统定量测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以冠脉造影正常者(55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可溶性ICAM-l、VCAM-1,酶法测定LDL。结果除SAP组的VCAM-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组患者血清ICAM-1、VCAM-1、LD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组、UAP组患者的ICAM-1、VCAM-1、LDL与SAP组比较皆明显升高(P%0.01或P%0.05);AMI患者的ICAM-1和LDL显著高于UAP组(P%0.01),而VCA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MI组、UAP组LDL与ICAM-l呈正相关,与VCAM-1无相关性。结论ICAM-1、VCAM-1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CHD病变过程中LDL与ICAM-l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凝血相关指标与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间,因罹患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行肿瘤根治术,同期行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患者资料,采集了患者术前、术后第一日晨血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同时记录患者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情况.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分为两组,出现皮瓣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分入观察组,其余分入对照组.使用SPSS 23.0软件,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次研究纳入270例患者,其中12例(4.4%)分入观察组,258例(95.6%)分入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是否放化疗、烟酒摄入史与皮瓣并发症的发生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观察组的术前D-二聚体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而术后第一日晨血的纤维蛋白原显著上升(P=0.012).单因素逻辑回归显示术后第一日纤维蛋白原(P=0.015)与术后皮瓣危象显著相关.其他凝血指标两组之间未见差异.结论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术前D-二聚体的降低及术后第一日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可能提示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