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治疗A1~A3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6例A1~A3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资料,其中42例病人采用PFNA-Ⅱ手术,34例病人行AFHR手术,对比2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6、12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 PFNA-Ⅱ组的手术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量均低于AFHR组(P0. 01),住院时间和下地负重行走时间长于AFHR组(P0. 01)。PFNA-Ⅱ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 90%,与AFHR组的17. 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术后1、12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PFNA-Ⅱ组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显著低于AFHR组(P0. 01)。结论对于A1~A3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PFNA-Ⅱ和AFHR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与AFHR相比,PFNA-Ⅱ手术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创伤更小等优点,但AFHR术后更短的卧床时间可促进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总而言之,2种手术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SchwabⅣ级截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Schwab Ⅳ级截骨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术前、术后7 d及术后24个月后凸Cobb角、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手术时间169~256 (227±18) min;术中出血量850~1 450(980±15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0个月。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7 d及24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术后24个月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无断裂及松动,患者截骨界面均达骨性融合。结论后路SchwabⅣ级截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指伸肌腱Ⅰ区位于末节指骨背侧基底至中央腱束止点之间的部分,此区伸肌腱有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特点,手指在伸直位时突然受到屈曲方向的暴力,易导致伸肌腱断裂或伴有指骨撕脱性骨折,表现为锤状指畸形[1].传统采用保守治疗和抽出钢丝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或关节融合等手术方法,疗效各异[2-4].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43例单纯Ⅰ区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断端离止点很近,无法行断端直接缝合)的患者,采用掌长肌腱移植修复,其中32例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髌骨骨折髌骨爪内固定术后康复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损伤的1.05%,大部分由直接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1]。髌骨骨折可造成伸膝结构的连续性丧失及潜在的髌股关节失配,如髌骨关节面不平整程度超过1mm,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就会增加约20%[2]。因此,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目标为重建伸膝结构连续性,恢复髌骨关节面平整,进行有效的内固定并开始早期康复治疗[3]。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可取得比传统改良张力带具有更好的早期恢复效果[4],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相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micro RNA-145(miRNA-145)对于裸鼠体内骨肉瘤细胞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Balb/c裸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对照组用未转染的MG63细胞建立骨肉瘤动物模型,实验组用转染miRNA-145模拟物的MG63细胞建立骨肉瘤动物模型。荷瘤裸鼠饲养4周,比较两组成瘤率、瘤体大小、瘤体重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裸鼠瘤体Ⅷ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对照组裸鼠成瘤率87.5%,实验组裸鼠成瘤率37.5%,实验组裸鼠肿瘤大小、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肿瘤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微血管密度计数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145可以降低荷瘤裸鼠的成瘤率,抑制肿瘤的体内生长和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30例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且行Stoppa入路手术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设计分为观察组患者16例行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对照组患者14例行Stoppa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础疗效、骨折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调查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骨盆骨折、髋臼骨折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临床疗效可靠,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用于国人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假体多由欧美国家进口或以之为蓝本制作,而欧美人种的膝关节界面与国人不同,国人的各人群之间亦有不同,制造适合于国人各人群的膝关节假体对于取得良好的置换效果至关重要.目的:明确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胫骨上端截骨面的几何特点.方法:135例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的膝关节CT扫描影像学资料来源为近段时期在CT扫描机上进行过膝关节检查人员的CT扫描数据,将膝部CT扫描数据导入图像工作站建立数字化模型,在模型中距内侧平台之下3 mm与6 mm处后倾3°截骨,测量两截骨平面中前后径线与内外侧径线等各径线的数值.结果与结论:测得两截骨平面中各径线数值,进一步得出各主要径线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与欧美人种及亚洲各人群相比,胫骨近端截面有其独自特点,建议据其特点设计与选择适合于西北汉族人群的膝关节胫骨侧假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应用带线骨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6月,对27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带线骨锚钉行内固定并韧带修复治疗。男19例,女8例;年龄21~59岁。运动伤11例,摔伤10例,交通事故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受伤距手术间8 h~5 d,平均3 d。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渗液等并发症发生。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41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6个月X线片示肩锁关节复位良好。术后9个月患肩关节活动范围:向前上举140~160°,后伸35~40°;外展上举160~170°,内收25~30°;上臂紧贴胸壁内旋60~70°,外旋40~45°。外展上举肌力5级24例,4+级3例。术后9个月根据Karlsson等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获优21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带线骨锚钉固定肩锁关节脱位,固定可靠,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脱位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1月~2011年9月,将入选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前外侧组及后外侧组,各50例。观察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及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15~50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前外侧组(16%)高于后外侧组(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前外侧组(0)低于后外侧组(1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对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及关节脱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经皮治疗联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急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急性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电导组(A组)、氟比洛芬酯组(B组)以及超声电导联合氟比洛芬酯组(C组)各20例。A组予以超声电导经皮治疗30min;B组予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静推50mg;C组予以超声电导经皮治疗联合氟比洛芬酯,方法同A、B组;均于术后急性疼痛6h内完成。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症状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及临床观察。结果 3组术后急性疼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按VAS对3组患者进行评分,C组较A、B组改善更加明显(P<0.01);3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超声电导靶向给药、氟比洛芬酯对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急性疼痛都有效,但是二者联合应用的止痛效果更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