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226-228
目的探讨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应用腹腔镜探查加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脾切除术,手术时间为102、113min,术中出血量为100、150m L,绕脐切口长度均约3cm,术后排气时间3、3~5d,住院时间7、9d。随访1~6个月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不断推广与完善,快速康复成为消化道肿瘤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围手术期ERAS管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吻合口漏等)难以早期发现,从而增加了患者再入院的风险。大量文献提出,一些炎性因子与术后吻合口漏有显著相关性,且对其发生有重要预测价值,但其在ERAS风险管控中的预测价值尚无报道。文章就炎性因子在消化道肿瘤术后ERAS管理中预测吻合口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寻找较敏感的预测指标,指导患者安全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间对胆源性胰腺炎(BP)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BP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发病3d内行手术的患者,n=31)与B组(发病7周左右病情稳定再行手术的患者,n=34)。比较两组的手术临床指标,术前、术后3d两组的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平均引流量和中转开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B组(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3d,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前和术后3d,两组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发病7周左右病情稳定再行手术相比,早期手术对BP患者术后的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具有相同的影响,且两种时间手术的整体临床效果也同样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335上游片段是否具有转录活性以及罗格列酮和胰岛素对miR-335启动子区域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位于MEST内含子中miR-335上游区域的不同片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其转录活性。使用1μmol/L的罗格列酮及不同浓度的胰岛素进行干预并观察转录活性有无变化。结果:不同的miR-335启动子区域转录活性不同,在miR-335上游约600个碱基区域活性最高。未使用药物干预组细胞中,miR-335启动子区域活性的表达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μmol/L罗格列酮干预后,miR-335启动子区域活性显著升高(P<0.01),使用10~12 mol/L的胰岛素干预时,启动子活性升高,但当胰岛素浓度上升后,启动子活性变化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iR-335上游约600个碱基为启动子关键区域,同时,miR-335有可能通过自身的转录调控机制参与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NA145联合二甲双胍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的影响?方法:慢病毒法将miRNA145转染入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miRNA145表达的变化?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NA145和/或二甲双胍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iRNA145和/或二甲双胍对细胞AMPK?mTOR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表明miRNA145?二甲双胍均具有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的作用,二者联用使细胞增殖受到更大程度的抑制?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二甲双胍?miRNA145以及二者联用可进一步促进AMPK的活化进而影响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论:miRNA145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具有更强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 R)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原发性肝癌中CD90、IGF1R的表达,并以2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正常肝组织作对照.随访33例患者,Kaplan-Meier法对患者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织CD90、IGF1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9%( 23/36)、52.78%( 19/36),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0/20)、5% (1/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0在UICC临床分期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79.17%)比Ⅰ~Ⅱ期(33.33%)明显增高(P<0.05),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76.92%)比高中分化组(56.52%)明显增高(P<0.05).IGF1R在UICC临床分期Ⅲ、Ⅳ期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70.83%)比Ⅰ~Ⅱ期(16.67%)明显增高(P<0.05),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84.62%)比高分化组(37.38%)明显增高(P<0.05).CD90阳性表达和IGF1R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 <0.05).CD90阳性者术后中位生存期为85 d,而阴性者术后中位生存期为505 d(P <0.05),IGF1R阳性者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00d,而阴性者术后中位生存期为408 d(P <0.05). 结论 CD90、IGF1R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313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31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45例合并糖尿病,占14.4%。45例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1.1%,268例无糖尿病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在国内12个中心同时进行,拟行ERCP诊断和治疗的患者进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奥曲肽组:0.3 mg奥曲肽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于ERCP术前1 h开始静脉滴注并持续6 h,输注停止后6 h和12 h再分别给予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各1次。对照组则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行静脉滴注,但不进行皮下注射。结果 共有961例ERCP患者入选,其中129例患者不符合要求而被剔除,最后832例患者纳入统计,其中奥曲肽组414例,对照组418例。急性胰腺炎总的发生率为3.85%,其中奥曲肽组为2.42%(10/414),对照组为5.26%(22/418)(P=0.026)。高淀粉酶血症总发生率为14.9%,奥曲肽组为12.32%(51/414),对照组为17.46%(73/418)(P=0.041);两组基础数据如年龄、操作过程(诊断和治疗)、造影剂的使用量、胰胆管显影次数等基本相似(P>0.05),未发生与奥曲肽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奥曲肽对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均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DM患病率升高,外科手术患者中DM患者比例逐渐升高,占10%~20%[1-2]。手术、心理紧张等应激因素是导致非DM患者出现围手术期高血糖的主要原因[3-4]。围手术期高血糖发生率在普通外科患者中占20%~40%,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约占75%,在心脏外科患者中约占80%[5-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列线图模型。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手术信息资料。共纳入20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69例;病理TNM分期0期11例,Ⅰ期42例,Ⅱ期62例,Ⅲ期89例。根据2009版改良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标准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级,将Ⅱ级以上的并发症定义为临床有意义并发症。分析患者一般基线特征、病理特征及手术相关信息特征与临床有意义并发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对临床变量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运用R软件(R4.0.3)绘制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C-index验证和评价列线图模型。 结果204例患者中,共有39例(19.11%)患者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吻合口漏(14例,9.03%;行Dixon术式和结肠肛管吻合术共155例)、肠梗阻(14例,6.86%)、肺部感染(13例,6.37%)、肠造口相关并发症(5例,5.95%;包括Miles术式、Hartmann术式预防性造口共84例)、术后出血(9例,4.41%)、腹腔感染/盆腔感染(6例,2.94%)、排尿困难/尿潴留/尿路感染(5例,2.45%)、切口感染(3例,1.47%)、静脉血栓(1例,0.49%)。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χ2=6.677,P=0.010)、既往腹部手术史(χ2=5.260,P=0.022)、术前白蛋白<40 g/L(χ2=9.495,P=0.002)、术前CEA增高(χ2=4.976,P=0.026)、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χ2=6.683,P=0.010)、术中出血量>100 mL(χ2=10.694,P=0.001)是直肠癌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基础疾病(OR=2.770,95% CI:1.175~6.531,P=0.020)、既往腹部手术史(OR=2.538,95% CI:1.023~6.295,P=0.044)、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OR=2.376,95% CI:1.077~5.239,P=0.032)、术中出血量>100 mL(OR=3.154,95% CI:1.339~7.427,P=0.009)、术前白蛋白<40 g/L(OR=3.403,95% CI:1.514~7.653,P=0.003)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直肠癌术后有临床意义并发症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合并基础疾病78分、既往腹部手术史72分、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为74分、术前白蛋白<40 g/L为100分、术中出血量>100 mL为80分,各因素积分总和即为总分,总分对应的概率即为该模型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有临床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区分度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AUC值为0.775(95% CI:0.694~0.855),重复抽样内部验证校正后C-index指数为0.747,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具备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合并基础疾病、既往腹部手术史、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术中出血量>100 mL、术前白蛋白<40 g/L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评估、营养支持和术中精细操作、减少出血量是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概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