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国胆囊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模式、病理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收集中国13个省市的26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345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分析中国胆囊癌病人的地区、性别、年龄分布;基于病人的诊疗记录与检查结果对手术病人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评估,分析可切除性肿瘤病人的外科治疗模式,参照术前检查、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估可切除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否达到根治标准,分析行根治性手术胆囊癌病人的病理学特征。结果 4345例胆囊癌病人中,男性1664例(38.23%),女性2681例(61.77%)。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3129例(71.01%),其中可切除性肿瘤2074例(66.28%)。在可切除性肿瘤2074例病人中,仅1133例(54.63%)在术前即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1002例(48.31%)行根治性切除,1072例(51.69%)未达根治标准。胆囊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中,736例(73.45%)为腺癌,348例(34.73%)为低分化癌,376例(37.52%)伴肝侵犯,152例(15.17%)伴神经浸润,96例(9.58%)伴血管内癌栓,78例(7.78%)伴周围脂肪组织浸润,89例(8.88%)伴周围器官受累,328例(32.73%)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淋巴结阳性。获得生存随访资料的2357例手术治疗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6.17个月,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01)、肝脏侵犯(P<0.001)、R0切除(P=0.003)均为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中国胆囊癌术前诊断率有待提高;胆囊癌外科治疗模式亟待规范;病理学检查报告中反映的多个因素与胆囊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其描述的规范化对指导胆囊癌病人的精准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雷公藤修饰的供体树突状细胞(DC)延长大鼠小肠移植物存活时间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供体大鼠DC,并与雷公藤共培养48 h。实验动物分3组,受体于手术前分别预处理后进行小肠移植。Ⅰ组:注射生理盐水;Ⅱ组:注射供体未修饰的DC;Ⅲ组:注射雷公藤修饰的供体DC。观察受体存活时间,移植小肠病理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受体血清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水平。结果III组受体动物存活时间明显长于Ⅰ、Ⅱ两组(P<0.05),组Ⅲ移植小肠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结构破坏程度、血清IL-2、INF-γ水平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1)。结论术前输注雷公藤修饰的DC,可抑制大鼠小肠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延长小肠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是日本乃至全球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临床意义重大。2021年3月"第93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于线上召开,对2018年以来胃癌治疗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探索进行了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第5版《胃癌治疗指南》进行更新,于2021年7月出版。新版指南在胃癌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化疗的适应证、推荐方案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2019年12月起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对胃癌患者的诊治造成了困难,同时也增大了医疗单位的压力。胃癌作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在疫情期间应当针对其特点制定特殊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居家指导和全程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胃癌患者诊治的不良影响,使胃癌患者顺利度过COVID?19的流行期。  相似文献   
5.
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谷氨酰胺(Gln)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但由于它的水溶解度低,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当加热灭菌时可生成有毒的焦谷氨酸和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含Gln的二肽丙氨酰谷氨酰胺胺服了它的缺点,并可被机体快速有效地分解为丙氨酸和谷氨酰胺,被机体利用,而无任何毒副反应。本文综述了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旨在评价胃平滑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诊治。方法:收集1986~1995年间本科治疗患者,检出平滑肌起源胃肿瘤21例,复习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及病理报告,以比较良、恶性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生物学活性及处置。结果:病理证实11例胃平滑肌瘤,9例肉瘤及1例子滑肌母细胞瘤。临床特点以腹痛(16/21)、呕血及血便(12/21),以及腹部包块(5/12),腹块主要见于恶性肿瘤中。肿瘤好发于胃体及胃底;肿瘤直径范围自0.5~15cm,肌瘤平均3.9cm,肉瘤平均7.8cm(P<0.05)。外科治疗的原则是局部切除肿瘤及周边2—3cm胃壁组织。在4例有转移的恶性肿瘤采用了姑息治疗措施。结论:区分平滑肌瘤及肉瘤主要标准是临床上局部浸润及转移以及组织学上的有丝分裂指数。肿瘤大于8cm恶性可能大,手术切除范围宜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供体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联合CD40L mAbi诱导大鼠小肠移植免疫耐受.方法:体外培养供体大鼠树突状细胞(DC),实验动物分为3组,受体于手术前分别预处理后进行小肠移植.A组(n=15):注射生理盐水;B组(n=15):注射供体来源的imDC;C组(n=151:同时注射供体来源的imDC CD40L mAb.观察受体存活时间(n=6),移植小肠病理学检查,用ELISA法检测受体血清IL-2、INF-γ和IL-10水平(n=5).结果:C组受体动物存活时间明显长于A、B两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22.67±7.09 d vs7.17±1.47 d,11.00±2.61 d,P<0.01),C组移植小肠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结构破坏程度、血清IL-2、INF-γ水平均明显低于A、B组,有统计学差异(IL-2:225.4±48.7 ng/Lvs 374.1±13.2 ng/L,353.6±10.4 ng/L;INF-γ:56.9±2.6 ng/Lvs 229.2±20.6,125.4±18.5 ng/L,P<0.05),血清IL-10水平C组明显高于A、B组,有统计学意义(186.4±10.6 ng/Lvs 91.7±5.4,162.2±8.1 ng/L,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0L mAb和imDC可抑制小肠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诱导受体产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8.
血管异常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血管异常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因血管异常所致下消化道出血15例的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血便、黑便为主,8例入院时贫血,2例有休克。经钡餐、纤维内镜、血管造影多项检查,最终经手术或病理确诊。7例肠镜检出阳性5例,10例肠系膜动脉造影检出8例。血管病变与出血灶位于小肠占66.7%、右半结肠20.0%,合并回肠结肠病变13.3%。全组13例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次数1.7次。手术及病理证实血管发育不良7例,动静脉畸形4例,门脉高压相关肠血管病变2例。结论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早期肠镜检查与选择性血管造影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及诊断。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对控制出血有效,复发再出血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TLA4Ig基因在小肠局部转染表达及其表达产物对受体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移植前经肠系膜上动脉给供肠灌注脂质体包裹的CTLA4Ig cDNA,应用免疫组织学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移植小肠中CTLA4Ig转基因产物的表达,并观察受体对供肠及供同系鼠皮肤移植的排斥反应。结果 移植术后至少28d内移植小肠中有CTLA4Ig转基因产物的表达,18例移植小肠中的11例在受体内的存活时间超过90d,但移植肠长期存活的受体排斥供同系鼠皮肤移植,皮肤移植排斥同时激发受体对移植小肠的排斥。结论 经肠系膜上动脉体外灌注脂质体包裹的CTLA4Ig cDNA可有效转染移植小肠,并诱导受体对移植小肠的免疫耐受,但移植肠局部CTLA4Ig基因转染不能诱导出供特异的外周耐受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因的不同部位,构建靶向β-catenin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鉴定并筛选出最佳抑制效率的表达质粒.方法:针对β-catenin基因的不同部位设计3对短发卡RNA(shRNA)的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PU6中,构建靶向β-catenin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pGPU6-β-catenin-shRNA-1、2、3.利用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株AGS,Western blot法检测并筛选最佳抑制效率的shRNA表达质粒.结果:3个靶向β-catenin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pGPU6-β-catenin-shRNA-1、2、3经限制性酶切和测序确实基因插入正确,Western blot法证实pGPU6-B-catenin-shRNA-3明显降低细胞内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β-catenin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pGPU6-β-catenin-shRNA-1、2、3,并筛选出最佳抑制效率的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胃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