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不同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心血管手术治疗且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按90 d是否死亡和90 d内RRT治疗天数(≤14 d,15~90 d,>90 d)将患者分为4组,分析90 d死亡、90 d透析依赖、90 d延迟摆脱透析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0例患者,平均随访400 d。其中90 d死亡114例,90 d生存且14 d内摆脱透析37例,90 d生存15~90 d内摆脱透析46例,90 d生存且透析依赖13例。多因素Cox回归显示: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HR=1.029,95%CI: 1.013~1.045,P<0.001)、术前血清肌酐低(HR=0.993,95%CI: 0.987~0.998,P=0.008)、CRRT前APACHE Ⅱ高评分(HR=1.043, 95%CI: 1.004~1.084,P=0.028)、CRRT前SOFA评分高(HR=1.130, 95%CI: 1.052~1.213,P<0.001)、CRRT前脓毒症(HR=2.327, 95%CI: 1.591~3.403,P<0.001)、CRRT前过低的舒张压(HR=0.979,95%CI: 0.963~0.996,P=0.013)。90 d存活患者透析依赖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较低的eGFR(HR=0.962,95%CI: 0.940~0.984,P<0.001)。90 d存活患者中延迟摆脱透析的危险因素有血清白蛋白低(OR=0.837,95%CI: 0.717~0.977,P=0.024)、机械通气时间长(OR=1.434,95%CI: 1.175~1.749,P<0.001)、CRRT前尿量少(OR=0.739,95%CI: 0.623~0.876,P<0.001)。 结论心血管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90 d死亡与高龄、CRRT前疾病的严重程度、脓毒症和过低的舒张压有关;90 d存活患者透析依赖与患者术前较差的肾功能有关;90 d存活患者延迟摆脱透析与血清白蛋白低、机械通气时间长、CRRT前尿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在施行其他心脏外科手术的同时加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本中心行心脏外科手术的204例房颤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倾向值匹配分析的方法分析消融组与非消融组在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心包纵膈引流量等安全性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经匹配,消融组142例和非消融组39例入选,两组患者在术后ICU转出时间、住院时间、心包纵膈引流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安全性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其他心脏外科手术同期加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不增加围术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体外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提取和培养的方法。方法:从术中取下的人主动脉组织上剥离内皮层,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HAECs,利用显微镜观察其生长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流式细胞法鉴定及检测细胞纯度,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检测细胞吞噬功能并检测细胞在体外的血管生成能力。结果:0.1%及0.2%的Ⅰ型胶原酶,最佳消化时间均为50 min,2 h贴壁细胞数分别(25.2 ± 2.1)×103,(40.5 ± 3.8)×103)个。细胞融合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呈“鹅卵石”样排列生长。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及Ⅷ因子鉴定为阳性,细胞纯度达(96.43 ± 4.12)%。细胞内吞ox?LDL及血管生成能力较好。结论:钝性分离主动脉内皮层,辅以Ⅰ型胶原酶消化是一种较好的HAECs获取方法,酶浓度及消化时间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8-02期间收治的120例拟实施择期全身麻醉手术且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体表法行喉上神经阻滞;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插管时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呛咳反应、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结果:T0、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R、MAP、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HR、MAP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插管的过程中呛咳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0、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浆E、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血浆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在气管插管困难患者中应用较体表法行喉上神经阻滞对患者的血流波动影响更小、患者更易于接受、应激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6.
李明辉  王晓伟  李京杭 《重庆医学》2021,50(15):2560-2563
目的 探讨使用血管加压素对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患者数据库(MIMIC-Ⅲ)中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心血管外科术后使用血管加压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局指标为30 d全因死亡率、1年全因死亡率及长期全因死亡率.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6824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其中使用血管加压素的患者有364例,其30 d全因死亡率、1年全因死亡率及长期全因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未使用血管加压素的患者(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加压素的使用与心血管外科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HR=7.229,95%CI(4.351,12.023),P<0.001]、1年全因死亡率[HR=3.322,95%CI(2.379,4.637),P<0.001]及长期全因死亡率[HR=2.457,95%CI(1.932,3.141),P<0.001]的增加明显相关.结论 血管加压素的使用可明显增加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胸骨上段小切口和正中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10月接受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5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接受胸骨上段小切口和正中切口手术的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围术期输血量、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查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接受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57例患者中,42例(26.8%)为胸骨上段小切口(观察组),115例(73.2%)为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对照组),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围术期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量、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数据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引流量[525(350,650)mL vs. 625(450,1050)mL,P=0.003]和引流管拔除时间[3(3,4)d vs. 4(3,5)d,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中,两组悬浮红细胞输注量[(3.46±1.45)U vs.(4.90±3.62)U,P=0.032]和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408.64±96.80)mL vs.(603.70±429.96)mL,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138 751.3±36 555.3)元 vs.(173 542.4±59 477.9)元,P=0.030]。结论:临床上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常规采用胸骨上段小切口是比较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移植物旋股外动脉降支(descending branch of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DBLCFA)与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的血管功能,根据二者对血管收缩剂和舒张剂的药理学反应评估其痉挛特征及内皮功能。方法:将20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33支DBLCFA血管环和31支IMA血管环平衡于器官浴中。血管收缩性由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剂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栓素A2模拟物U46619检测。乙酰胆碱用于测试内皮依赖性舒张,硝酸甘油用于测试非内皮依赖性舒张。比较两种动脉的最大收缩或舒张反应,以及引起50 %最大收缩或舒张反应的有效浓度。结果: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和U46619引起的收缩中,DBLCFA的反应性均高于乳内动脉,分别为[(0.94±0.09)g vs.(0.57±0.08)g,P=0.012]、[(0.88±0.13)g vs.(0.24±0.05)g,P < 0.001]、[(4.95±0.57)g vs.(1.86±0.30)g,P=0.001]。转换成由100 mmol/L KCl引起的收缩力百分比时,两者无明显差异。由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50 %最大收缩反应的有效浓度无明显差异。由U46619引起的50 %最大收缩反应有效浓度,DBLCFA高于IMA。受体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在两种血管间无明显差异。两种动脉引起50 %最大舒张反应的有效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DBLCFA对血管收缩剂的药理学反应高于IMA,提示其更易发生血管痉挛。DBLCFA舒张反应与IMA相似,但DBLCFA更易痉挛,因而其血管功能次于IMA。但当IMA使用受限时,DBLCFA可作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孤立性房颤外科微创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微创孤立性房颤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加以总结分析。其中双侧肺占位者2例,单侧肺占位者4例。结果:6 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二次开胸、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单纯行肺组织楔形切除术者 3 例,肺叶切除术者 1 例,肺癌根治术者2例。病理结果分别为:慢性肉芽肿4例,浸润性腺癌2例。出院前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5例,房扑心律1例。结论: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和手术路径,腔镜下同期处理孤立性房颤及肺部占位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疾病痛苦也能减少社会的医疗经济负担,此手术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微创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可行性以及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同期20例传统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胸管拔除时间、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与传统正中切口相比,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减少,胸管拔除时间更早,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更早,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整体费用明显降低。结论: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