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压缩感知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压缩感知是通过直接采集压缩后的数据,利用重构算法高精度恢复原信号,避免了传统的先采样再压缩造成的资源浪费。基于压缩感知的CT、MRI、US成像的重构算法对其应用于医学成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重构算法进行了着重介绍,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医学诊疗技术和材料工程的快速发展,融合了微泡造影剂和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性微泡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材料。磁性微泡不单在临床诊断领域发挥效用,更是在诊疗一体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对磁性微泡的研究,就其在诊断及诊疗一体化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年来,关于失眠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而更易被人们接受。其物理疗法中的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的效果显著,备受关注。因此,对经颅磁刺激的原理及其在失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有一定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以核磁共振现象为理论基础的成像技术,正迅速发展成为不同领域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工具。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fMRI技术不仅可以显示高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不同大脑区域活动的变化,还可以客观地对脑功能区准确定位。目前,在现代神经科学,特别是神经外科学中,使用fMRI技术对脑结构和脑功能进行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为此,本研究将阐述fMRI的成像原理及其在神经外科学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能否成功高效地转染靶基因对于基因治疗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微气泡是具有稳定的封装壳,直径为微米量级的小气泡,已作为超声造影剂被广泛应用。微气泡在超声脉冲的作用下可以在靶区释放其携带的基因并使之转染,同时超声脉冲产生的热效应和空化效应能提高转染率。若将微气泡与磁性纳米颗粒结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转染率和转染精度,是一种理想、安全的基因载体。本文综述了由超声-微气泡介导的基因转染在近5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影响转染率的主要因素如微气泡种类、超声辐照条件、基因及受体类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微气泡介导基因转染过程中的安全性、长效性和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就人体解剖学课程中视觉传导通路的难、重点和突破点进行了剖析、梳理.用"反射弧"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在框架上理解视觉传导通路与反射弧的前半程有着对应关系——视觉传导通路起于视觉感受器,止于视觉中枢;视觉神经冲动上行传导过程中遵循"三级传导,二级交叉"的规律,并以单侧眼球视野光线的投射与视网膜的对应关系剖析"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以此为基础,进而剖析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受损时出现的视野缺失情况.本次课程用"反射弧"作为"故事开头",将"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作为"故事高潮",用"传导损伤引起视野障碍"作为"故事结尾",能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视觉传导通路,为学习后续相关临床诊疗知识夯实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7.
穿戴式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热点,可以应用于医院内患者实时监测和家庭健康护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穿戴式技术对设备的可穿戴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发展中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穿戴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产业化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穿戴式技术的未来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微气泡是超声成像的传统造影剂,从而也成为超声分子成像中最重要的一类探针载体,多模态?多功能?智能化是微气泡类分子探针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一批设计新颖?功能多样的微气泡类分子探针陆续出现,文章在阐述传统微气泡分子探针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融合多种成像方式的多模态微气泡分子探针?诊疗一体化的多功能微气泡分子探针?由特殊病理环境触发的刺激响应型超声分子探针及组织穿透力更强的纳米尺度超声分子探针,在设计思路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从2006年招生至今,在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遵循“医工结合?贴近临床?注重创新”的办学思路,构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突出医工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0.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促进学生知识融合的一个良好平台,竞赛培训及参赛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锻炼?融铸?升华的过程?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促进多学科和多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知识?专业和社会知识?专业和心理素质的融合,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