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分析天然牙列、全颌种植固定修复以及全口义齿患者的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方法:测量并记录实验对象的双侧咬肌(masseter muscle,MM)、颞肌(temporal muscle,TA)在下颌姿势位、最大自主紧咬、习惯性咀嚼时的肌电值,并利用获得的连续肌电值的平均值进行标准化,计算咀嚼肌的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s)、活动指数(activity index,Ac)、转矩指数(torque coefficient,Tc),并比较天然牙组、种植组以及全口义齿组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在下颌姿势位时,3组组间颞肌、咬肌肌电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种植组的左侧咬肌活性与天然牙列相似均显著低于全口义齿组(P<0.05),而全口义齿组的左侧颞肌、右侧咬肌则分别于天然牙列组及种植组对应的咀嚼肌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其下颌转动趋势显著高于种植组与天然牙组(Tc:P<0.05)。在最大自主紧咬以及咀嚼运动中,3组均表现出对称的咀嚼肌活动,种植组表现出与天然牙列相似的咀嚼运动模式即TA>MM(Ac<0)。在咀嚼不同质地食物时,种植组与天然牙组咀嚼肌肌电值增加显著(P<0.05),但3组组间肌电变化值无显著差异。结论:无牙颌种植固定重建患者咀嚼运动模式以及协调性与天然牙列相似,可作为良好的修复功能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2.
压力痛阈测试(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作为定量感觉测试的一项指标已经被用于颞下颌关节病的临床研究,其在揭示疾病疼痛的发生机制、预测疾病发展过程、判断不同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等方面有巨大作用。本文就PPT在颞下颌关节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定量感觉测试(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探讨年轻人群的三叉神经区域感觉的差异。方法: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男、女各20例,平均(24.4±3.52)岁。在眶下神经分布区域(V2)、下颌神经分布区域(V3)的左右侧分别测量冷/热感觉阈值(CDT/WDT)、冷/热疼痛阈值(CPT/HPT)、机械感觉阈值(MDT)和机械疼痛阈值(MPT),采用两因素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女性的CDT值较男性低,表明对冷觉刺激更为迟钝(P=0.002);女性的WDT值较男性低,表明对温觉刺激更为敏感(P=0.012);女性的HPT值较男性低,表明对热痛刺激更为敏感(P=0.034)。V2比V3对热痛刺激更为敏感(P<0.001),对冷觉刺激更为迟钝(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2、V3左右两侧的QST各项指数均无差异。结论:温度和机械的定量感觉测试可作为评价三叉神经区域感觉功能状况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三叉神经和躯干神经的定量感觉在部位、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青年组和中年组健康志愿者各20例,在手背、舌尖、下唇及左右颏部分别测量冷/热感觉阈值(CDT/WDT)、冷/热疼痛阈值(CPT/HPT)、机械感觉阈值(MDT)和机械疼痛阈值(MPT),采用重复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机械敏感性比手背皮肤高,颏部皮肤的温度敏感性比口内黏膜高;青年组比中年组对温度感觉刺激和机械刺激更为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对温度疼痛刺激更为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度和机械定量感觉测试的应用可以更好的理解不同感觉表型背后的机制,并且为对中国人群三叉神经区域感觉异常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对前臂皮瓣供区术后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采用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的3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6例,对照组14例。试验组术中制备CGF,覆盖于暴露的桡神经上,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1、3、6个月复诊随访,采用定量感觉测试测量虎口区感觉,比较两组术后供区感觉的恢复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曼-惠特尼秩和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机械感觉阈值(3、6个月)以及机械痛觉阈值、压力痛觉阈值(1、3、6个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个月的冷痛觉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417,P=0.151),两组冷感觉阈值、热感觉阈值、热痛觉阈值(1、3、6个月)及冷痛觉阈值(6个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GF可促进前臂供区术后感觉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7.
闻悦  王琛  张平  张静露 《口腔医学》2019,39(5):414-417
目的采用定量感觉测试分析咀嚼肌疼痛患者咬肌区的感觉功能特征。方法选择初次就诊的单侧咬肌疼痛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20名,测量双侧咬肌区及患侧手背部的冷感觉阈值(cold detection thresholds,CDT)、热感觉阈值(warm detection thresholds,WDT)、冷痛觉阈值(cold pain thresholds,CPT)、热痛觉阈值(hot pain thresholds,HPT)和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手背部的CDT/WDT/CPT/HPT/PPT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受试者咬肌区温度感觉阈值CDT及WD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患者双侧温度痛觉阈值HPT及CPT较正常人敏感。患者患侧咬肌区PPT显著低于正常人对应侧(P=0.001),患者患侧咬肌区PPT低于健侧咬肌区。结论咀嚼肌疼痛患者对温度痛觉和机械疼痛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青年人群颌面部温度定量感觉的可重复性,以及不同部位?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温度定量感觉测试对26例受试者(男12例?女14例)左?右侧咬肌区及左侧手背部表面皮肤进行检查,测试冷感觉阈值(cold detection thresholds,CDT)?热感觉阈值(warm detection thresholds,WDT)?冷痛觉阈值(cold pain thresholds,CPT)?热痛觉阈值(hot pain thresholds,HPT),每个部位重复测试3次,每次间隔10 min;每次给予3个刺激,每个刺激间隔4 s;1周后重复相同的测试,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不同时间间隔感觉阈值的重复性,重复性测试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的性别?受试部位及时间间隔对感觉阈值的影响?结果:3个测试周期的温度阈值均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ICCCDT:0.642~0.869,ICCWDT:0.591~0.723,ICCCPT:0.672~0.967,ICCHPT:0.757~0.917);间隔1周时间的阈值也显示良好的一致性(ICCCDT:0.508~0.772,ICCWDT:0.560~0.885,ICCCPT:0.629~0.872,ICCHPT:0.581~0.662)?左右侧面部的感觉没有明显差异(PCDT=0.398,PWDT =0.223,PCPT =0.264,PHPT =0.943);面部较左手背部皮肤对痛觉温度刺激敏感(PCPT =0.003,PHPT =0.004);女性较男性对痛觉温度刺激敏感(PCPT =0.008,PHPT =0.016)?结论:温度定量感觉测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可以用于颌面部体表感觉的测量;面部较左手背部皮肤对痛觉温度刺激敏感;女性较男性对痛觉温度刺激敏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