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77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丙酮及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处理对基托树脂与软衬材料间微渗漏、粘接强度及基托树脂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30 mm×30 mm×2 mm树脂块36块,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2块,丙酮组:树脂块粘接面浸泡于丙酮溶液中30 s;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树脂块粘接面浸泡于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180 s;对照组:不进行表面处理.两树脂块间衬以2 mm软衬材料后粘接,冷热循环5000次,浸泡于131Ⅰ溶液中24h后计数γ射线,即微渗漏数.制备36块30 mm×10 mm ×7.5 mm树脂块,分组及表面处理同上.两树脂块间衬以3 mm软衬材料后粘接,冷热循环5000次后,测试拉伸强度,即粘接强度.制备18块65 mm× 10 mm×3.3 mm树脂块,分组及表面处理同上,涂布软衬材料粘接剂后测试抗弯强度.结果 丙酮组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组的微渗漏数(520.0±562.2和493.5±447.9)均小于对照组(1369.5±590.2,P<0.05);丙酮组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组粘接强度[(1.5±0.4)和(1.4±0.5) MPa]均大于对照组[(0.9±0.2) MPa,P<0.05];两实验组间微渗漏数和粘接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抗弯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酮及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处理可减少软衬材料与基托树脂间微渗漏,增加两者间粘接强度,未导致基托树脂抗弯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前后患者X线片变化,探讨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机制。方法选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5例采用0.56mm×0.64mm的直丝弓托槽系统治疗。测量矫治前、后患者的定位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比较。结果由于下后牙的远中直立,L6/MP,L7/MP平均增加了7.2°和7.6°,OP-FH平均减少4.23°,OP-MP平均增加5.64°。结论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主要通过下后牙的远中竖直,以及平面的改变来完成,而矫治前后骨组织及软组织的变化有限。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mouthwash Yupingfeng on the level of salivar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sEGF)in ora]lichen planus(OLP).Methods The level of sEGF Was measured by mdioimmunoassay with ligand 125I-EGF.The saliva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the OLP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Yupingfeng.Results The levels of sEGF in OLP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with Yupingfeng were(4.09±3.64)μg/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sh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2.15±1.62)μg/L,P=0.013],and(2.57±1.19)μg/L after treatment,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Condusions Yupingfeng can modulate the level of sEGF in OLP patients.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mouthwash Yupingfeng on the level of salivar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sEGF)in ora]lichen planus(OLP).Methods The level of sEGF Was measured by mdioimmunoassay with ligand 125I-EGF.The saliva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the OLP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Yupingfeng.Results The levels of sEGF in OLP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with Yupingfeng were(4.09±3.64)μg/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sh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2.15±1.62)μg/L,P=0.013],and(2.57±1.19)μg/L after treatment,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Condusions Yupingfeng can modulate the level of sEGF in OLP patients.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上颌第一恒磨牙不同材料桩核对牙本质应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已建立的上颌第一恒磨牙及桩核的三维实体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10.0中分别对不同材质的桩核冠作同样的加载,得到牙本质内部VonMises应力云图及峰值应力数据。结果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的桩核可使桩尖端牙本质应力集中显著减小。结论选用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的桩核保护剩余的牙根组织。  相似文献   
6.
李蓓  孙卫斌 《口腔医学》2008,28(12):626-629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对牙龈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硝苯地平易感性牙龈组织和非易感性组织中人牙龈成纤维细胞。MTT法观察硝苯地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硝苯地平对细胞Ⅰ型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在第1,3,5天,硝苯地平易感性牙龈组织和非易感性组织之间Ⅰ型胶原合成和细胞增殖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细胞增殖明显和胶原合成增加可能和硝苯地平药物性牙龈增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口腔状况及卫生保健行为,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唾液隐血试验及问卷调查方式对192名医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卡方分析显示唾液隐血阳性率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不同学科专业间有显著性差异。且与牙龈病、牙列不齐显著相关。结论医科大学生的口腔卫生令人堪忧,口腔卫生实施效率较低,尤其特殊清洁工具应用较少,口腔卫生习惯、牙列状态、饮食、就医行为等是主要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鼠切牙根端牙源性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鼠切牙根端上皮细胞并观察其体外生物学特征。方法:体视显微解剖获取大鼠下颌切牙根端组织,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分离牙源性上皮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其体外生物学特征。结果:牙源性上皮细胞自切牙唇侧颈环处迁出,呈圆形或方形的典型上皮细胞形态,Brdu标记显示其较强的体外增殖活力,上皮干细胞标记分子P63强阳性表达;随着传代,细胞趋向终末分化,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结论:鼠切牙唇侧颈环处可能存在牙源性上皮干细胞或前体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牙源性上皮分化和牙组织工程提供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在前磨牙成牙本质细胞表达的增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对HSP70在年老组(71~80岁)和年轻组(13~20岁)前磨牙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胞质中的表达强度进行比较。结果年老组成牙本质细胞内总的HSP70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比年轻组降低,而胞质内HSP70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平均值比年轻组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年老患者成牙本质细胞抵御急性刺激的能力下降可能与胞核内HSP70表达强度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上颌第三磨牙对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萌出中的上颌第三磨牙是否会使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方法选择18~24岁正畸患者18例,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且随机拔除一侧上颌第三磨牙,两侧其余治疗条件保持一致。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拔除上颌第三磨牙的一侧,其上颌第一磨牙在治疗3个月后未发生明显的近中移动;2)未拔除上颌第三磨牙的一侧,其上颌第一磨牙在治疗3个月后的近中移动量为1mm;3)治疗3个月后,未拔除上颌第三磨牙侧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大于拔除第三磨牙侧的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正畸治疗的初始阶段,若上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不足,其萌出会对其近中的上颌第一磨牙产生影响,导致其近中移动而丧失支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