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爽  周达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795-2795
膀胱冲洗是留置导尿患者每日必做的护理操作,为更好地预防尿路感染,2009年以来,我科对留置导尿患者采用了一种新的膀胱冲洗装置的连接方法,通过临床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右旋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对于晚期癌痛患者行吗啡鞘内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晚期癌痛患者,静脉滴定后均采取鞘内镇痛方式。术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用吗啡(M阶段);第二阶段吗啡+右旋美托咪定混合液(M+D阶段)。采用双盲交叉法,所有患者随机分配进入M阶段和M+D阶段,待获得48小时满意的镇痛后交叉进行另一阶段鞘内滴定。记录静脉滴定后、M阶段和M+D阶段疼痛评分、满意度、有效吗啡剂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获得满意镇痛后每阶段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各研究阶段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阶段与M阶段相比有效吗啡剂量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但M+D阶段与M阶段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鞘内给药后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减少。M+D阶段嗜睡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和高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鞘内注射右旋美托咪定可加强鞘内吗啡镇痛作用,显著减少吗啡用量,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浆皮质醇水平及术后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拟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7例,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调整丙泊酚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BIS-I组(BIS:45-55)和BIS-II组(BIS:55-65)。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VAS评分,抽取静脉血,检测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手术结束血浆皮质醇水平。术前一天记录MMSE评分,并在术后3、7天随访。记录患者手术至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BIS-I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皮质醇浓度高于BIS-II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VAS评分、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时,BIS值在45~65,患者的术中应激、苏醒、拔管、术后早期疼痛评分以及术后认知功能均无明显差异,但BIS值在45~55较55~65的患者术中血浆皮质醇水平较低,可能伴有更好的应激水平的控制,维持BIS值在45-55之间麻醉深度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使用硅胶气囊套管的气管切开患者在行雾化吸入时,传统的方法将雾化管道直接接在气切导管上进行雾化吸入,雾化时患者停止了氧气的吸入,导致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为了避免  相似文献   
5.
可乐定麻醉镇痛应用及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可乐定作为中枢性降压药早为人们认识,但其在临床麻醉镇痛的应用则起步不久。本文就其在围术期的应用和副作用,特别是镇痛应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70例胸段食管癌病人施行了左胸径路的全纵隔淋巴结清扫,现总结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70例中男51例,女19例;年龄48-73岁,平均64.3岁.食管胸上段癌11例,胸中段癌53例,胸下段癌6例.术前均经胃肠道钡剂造影及内镜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7.
病情摘要男性5岁,体重17kg,患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入院后检查:血压100/50,脉率98次/分,心电图示左心高电压,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容量负荷过重,轻度肺动脉高压。于1985年4月17日上午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以2.5%硫喷妥钠10ml,琥珀胆碱40mg静脉注射后,插入F22号带套囊气管导管。术中给予r-羟基丁酸钠1.0g,芬太尼0.1mg并持续静滴1%普鲁卡因和0.04%琥珀胆碱。在结扎动脉导管时,短时间吸入安氟醚降压,血压最低80/50。11时30分手术结束。12时05分恢复  相似文献   
8.
麻醉药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麻醉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各种影响,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吸入全麻药具有解耦联作用。后来,陆续有不少资料报道了各类麻醉药对线粒体的影响,但直到目前有关麻醉对细胞能量代谢过程的影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麻醉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如何仍需进一步地探讨。本文综合概括各类麻醉药对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关注非住院病人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一些文献上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非住院病人的手术和麻醉的比例比以往明显增高。几年前,去参加在悉尼召开的世界麻醉学术会议的同道,也带回了这个消息。去年曾因明教授去美国考察,有意识地实际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得知确如报道所介绍的那样,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非住院病人的范畴实际上包括了我们以往所理解的门诊病人(outpatients),并有所扩大,一般统称为day cases或ambulatory patients,若直译为“日间病例”或“行走病人”,颇不达意,且较别扭,故暂称之为“非住院病人”,意思是这些病人在麻醉前后虽在医院诊所中接受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哮喘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1只Brown-Norway大鼠随机分成不同浓度氯胺酮雾化吸入组(K1组、K2组、K3组,每组8只)、不同剂量氯胺酮腹腔注射组(V1组、V2组,每组6只)、卵蛋白组(A组,8只)和对照组(C组,7只)。采用鸡卵蛋白(OVA)辅以百日咳杆菌菌苗和氢氧化铝为佐剂注射致敏大鼠。雾化吸入OVA激发。K1、K2、K3组大鼠在激发前分别给予12.5、25及50 mg/ml浓度的氯胺酮雾化吸入,V1、V2组在激发前分别给予50和100 mg/kg氯胺酮腹腔注射。A组在激发前给予PBS雾化吸入,C组采用PBS替代OVA进行雾化吸入。最后一次激发后取血和肺组织,检测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O2)的量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A组的NO及H2O2的量均增高(P<0.01);氯胺酮处理组测得的NO及H2O2量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与C组相比,A组JNK的激活程度(pJNK/JNK)增高(P<0.01)。JNK的激活程度在氯胺酮处理组均降低,其中K1、K2、K3、V1、V2组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结论氯胺酮通过全身用药和局部雾化吸入均可抑制哮喘模型大鼠增高的氧化应激反应,并抑制JNK蛋白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