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癌组织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和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AG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肿瘤原发灶、癌栓、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ANs的分布,并探讨与LNM的关系;顺序选取39例AGC原发灶进行PD-L1免疫组化检测,探讨TANs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低分化、有无脉管侵犯、TANs、NLR与LNM有显著相关性,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LNM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脉管侵犯(P=0.002)、组织学低分化(P=0.015)和TANs(P=0.003)是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发现原发灶TANs与PD-L1评分呈正相关。脉管内癌栓伴TANs组LNM比例(94.4%)呈现出高于癌栓不伴TANs组(80.5%)的趋势(P=0.094)。中性粒细胞聚集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68.1%)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28.8%)(P=0.000)。结论:本研究从病理形态学方面,说明TANs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与促进PD-L1相关的免疫抑制微环境相关,值得进一步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类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类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外周血象指标、microRNA(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B细胞、NK细胞、Th细胞、Tc细胞比例及Th/Tc)水平及血浆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5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Hb、WBC、Re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下调幅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两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 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水平虽有所下降,但均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NK细胞、Th细胞、Tc细胞比例及Th/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NK细胞、Th细胞比例及Th/Tc水平均明显不足(P<0.05),Tc细胞比例明显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Th/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尚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而NK细胞、Th细胞及Tc细胞比例与正常水平已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NK细胞、Th细胞、Tc细胞比例及Th/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⑤组间治疗后比较,IFN-γ、IL-12p70、TNF-α、TGF-β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IFN-γ、IL-12p70、TNF-α、TGF-β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γ、IL-12p70、TNF-α水平明显过高(P<0.05),TGF-β1水平明显过低(P<0.05)。两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IFN-γ、TNF-α、TGF-β1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尚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而治疗组IL-12p70无显著差异,已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  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血复生浸膏联合辨证类方治疗再障的疗效较为满意,其调控再障免疫异常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抑制造血负调控因子、下调miRNA-155-5p、miRNA-1260b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结肠癌组织中 Bmi -1和 p53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对60例结肠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 Bmi -1和 p53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结肠癌组织中 Bmi -1阳性表达34例(阳性率为56.7%),相应癌旁结肠组织中阳性表达2例(3.33%),结肠癌组织中 p53阳性表达44例(阳性率为73.3%),相应癌旁组织中无阳性表达(0%),结肠癌与正常组织中 Bmi -1和 p53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mi -1和 p53的表达与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和浸润深度方面关联不大(P>0.05),而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P <0.05)及 Duke's 分期(P <0.01)方面关联明显。同时,Bmi -1和 p5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461,P <0.01)。结论:Bmi -1和 p53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评估结肠癌预后的有效指标,Bmi -1和 p53可能成为预测结肠癌高度转移的新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1例TFEB易位肾细胞癌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TFEB易位肾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TFEB易位肾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 等为数据来源,通过“TFEB易位肾细胞癌”、“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6p21 translocation renal cell carcinoma”以及“t (6;11)(p21;q12)”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从2010年1月以来公开发表的且有影像学资料的中英文文献,分析TFEB易位肾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 本例为男性,54岁,腰痛伴肉眼血尿,CT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囊实性肿块,伴出血及钙化,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无远处转移。文献报道的13例确诊病例:男女比例为8∶5;平均年龄为37.8岁;肿块平均最大径约7.7 cm;均进行了手术切除,其中1例术前出现双肺转移,其余12例均无转移。影像学方面,肿块多边界清楚, 以囊实性混杂密度为主,强化方式以持续的轻中度强化为主。结论 TFEB易位肾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非侵袭性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年轻患者、表现为边界清楚、轻中度强化的囊实性肿块,需要考虑到TFEB易位肾细胞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免疫表型及c-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受体α(PDGFRA)基因突变状态。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0例GIST中Dog-1、CD117、CD34、SMA和S100的表达情况,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8例GIST中c-kit及PDGFRA基因的突变状态。结果110例GIST中Dog-1、CD117、CD34、SMA、S100的阳性率分别为92.7%、93.6%、79.1%、44.5%、8.2%。8例GIST中c-kit突变率75%,PDGFRA突变率100%。结论免疫组化可区分大部分GIST病例,c-kit及PDGFRA突变检测对于Dog-1、CD117阴性病例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对靶向药物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检测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患者的JAK2V617F突变率,评估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提取84例Ph阴性CMPD患者单个核细胞DNA,利用Real time PCR联合Taqman-MGB探针检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的JAK2V6A7F的发生率,并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照检测CMPD患者的JAK2V617F突变率,用基因测序验证两种结果.结果:Real time PCR联合Taqman-MGB探针检测84例Ph(-)CMPD患者,42例存在JAK2V617F,突变率为50%;其中PV、ET、IMF患者的突变率分别为76.7%(23/30)、25.9%(7/27)、42.5%(9/20),经RFLP检测84例Ph(-)CMPD总的突变率为33.3%,测序结果验证了Real time PCR联合Taqman-MGB探针检测结果.结论:Taqman-MGB探针联合Real time PCR方法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作为检测JAK2V617F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与不同肾虚证型的关系。方法:纳入60例CAA患者,辨证分为肾阴虚组30例、肾阳虚组14例、肾阴阳两虚组16例,另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总T淋巴细胞(T)、辅助T淋巴细胞(Th)、细胞毒T淋巴细胞(Tc)、B淋巴细胞(B)、自然杀伤细胞(NK)],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阴虚组、肾阴阳两虚组、肾阳虚组患者的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及Tc比例、IFN-γ、IL-12 p70、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NK细胞比例、Th比例、Th/Tc比值及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肾阳虚组比较,肾阴虚组、肾阴阳两虚组患者的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及Tc比例、IFN-γ、IL-12 p70、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Th比例、Th/Tc比值及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肾阴虚组患者的Th比例低于肾阴阳两虚组(P0.05),血浆IFN-γ、IL-12 p70、TNF-α水平高于肾阴阳两虚组(P0.05)。结论: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较肾阳虚型患者存在更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亢进及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失调,而肾阴虚型较肾阴阳两虚型患者存在更严重的造血负调控因子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肾上腺髓样脂肪瘤(AML) CT、MRI表现及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AML,27例(32个肿块)行CT检查,6例(7个肿块)行MRI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1个肿块).分析肿块的形态、大小、包膜、边界、CT密度、MR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 28例单发,4例多发;37个肿块(97.4%)境界清晰,35个(92.1%)有包膜,29个(76.3%)呈圆形或椭圆形,9个(23.7%)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肿块平均直径6.63(1.07~16.98)cm.22个(22/32,68.8%)肿块以脂肪低密度为主,7个(7/32,21.9%)呈混杂密度,3个(9.3%)呈等、稍高密度;9个(9/32,28.1%)肿块有钙化,1个(1/32,3.1%)伴出血.7个肿块在T1 WI均含高信号区域,且这些区域在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明显降低.增强后病灶内软组织轻度强化24例,中度强化2例,脂肪成分均无强化.24例表现较为典型,术前均正确诊断.8例表现不典型,为多发、瘤体过小、乏脂肪、形态不规则及瘤内出血,其中3例误诊,1例漏诊.结论 肾上腺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晰、有包膜、内含不等量脂肪成分且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的肿块为典型AML表现;少数不典型AML易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