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212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日益重视,而中药配方颗粒既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随证加减,又有服用便捷、适宜工业生产等优点,成为推动中药"走出去"的有力助力。通过回顾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历程、分析相关数据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市场情况及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探讨,提出利用政府间交往推进中药国际贸易、充分发挥海外资源平台作用、帮助监管部门建立符合中药配方颗粒特点和审批国政策的合理化国际审批方案、争取国际标准主导权的建议,为推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肿瘤内微生物群(组)已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各类肿瘤内,对肿瘤微环境的形成、调控肿瘤生长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药物干预肿瘤的疗效。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针对肿瘤内微生物功能和分类的研究日益增温。诸多研究表明不同肿瘤内微生物种属分布不同,且不同种微生物所发挥的促/抑瘤机制不同。针对肿瘤内微生物的编辑技术亦取得了许多成果,有望成为检测与治疗肿瘤的新手段。本文旨在对近年来肿瘤内微生物群(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金莲花化学成分的体内代谢产物及代谢规律。方法: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大鼠金莲花提取物并在各时间段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LC-ESI-MS)对血清中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根据LC-ESI-MS结果发现了23种原型成分及45种代谢产物。原型成分中有3种酚酸类物质、19种黄酮类物质、1种生物碱类物质。通过准分子离子峰及二级碎片得到了代谢产物可能的化学结构,分析了这些代谢产物的裂解途径,推测19种来源于酚酸类物质、20种来源于黄酮类物质、6种来源于生物碱类物质。结论:本研究探讨了金莲花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代谢规律,为其血液移行成分及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探究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3 g·kg-1)及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2.84,1.42,0.71 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UC小鼠模型,葛根芩连汤和柳氮磺吡啶于造模后第8天灌胃给药,连续7 d,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末次给药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观察结肠组织紧密连接(TJ)蛋白,如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MP-9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p)-p38 MAPK,p38 MAPK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上皮破损并可见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细胞浸润明显,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IL-1β,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p-p38 MAP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葛根芩连汤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和DA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肠组织损坏明显改善,Occludin,ZO-1蛋白明显增多(P<0.05,P<0.01),TNF-α,IL-1β,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p-p38 MAPK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其中葛根芩连汤各组中以中剂量组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葛根芩连汤能够通过抑制MMP-9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加TJ蛋白的表达,从而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药山茱萸提取物山茱萸新苷对SH-SY5Y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与山茱萸新苷(0.3、1、3μmol/L)作用2 h后,加入过氧化氢300μmol/L作用12 h诱导SH-SY5Y细胞产生氧化损伤。显微条件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计法测定LDH释放率;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显微镜检测胞内ROS水平;Hochest 33258和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计检测胞内SOD活力、GSH水平和MDA含量。结果:山茱萸新苷在0.01μmol/L~30μmol/L条件下对正常SH-SY5Y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山茱萸新苷在0.3、1和3μmol/L条件下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提高细胞存活率,并明显改善细胞受损形态和凋亡水平;同时山茱萸新苷0.3、1、3μmol/L能降低LDH渗漏率并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此外,山茱萸新苷各浓度还能提高胞内抗氧化酶水平和GSH含量,减少丙二醛的产生,在浓度为1μmol/L时效果最佳,其抗氧化损伤效果与维生素E相当。结论:山茱萸新苷对正常SH-SY5Y细胞无毒性作用,且对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细胞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7.
狼毒大戟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Euphorbiafischeriana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LH-20以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狼毒大戟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秦皮素(1)、莨菪亭(2)、反式-3-(3-羟基苯基)-丙烯酸(3)、阿魏酸(4)、和厚朴新酚(5)、3,3′-二甲基鞣花酸(6)、(3R,4S)-3-methyl-3,4-dihydro-5,6,7-trihydroxy-4-(3′-methoxy-4′-hydroxyphenyl)-1H-[2]-benzopyran-1-one(7)、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8)、吲哚-3-甲醛(9)、苯基-β-萘胺(10)、4-epi-15-hydroxyacorenone(11)、巴卡亭(12)、24-methylenecycloartane-3,28-diol(13)和β-谷甾醇(14)。结论化合物3、5、7~11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小儿柴葛口服液原方中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汉黄芩苷、黄芩苷、甘草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_2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210 nm。结果:该方法的专属性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汉黄芩苷、黄芩苷、甘草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_2分别在0.005~0.078、0.010~0.163、0.038~0.603、0.014~0.226、0.004~0.052、0.011~0.170、0.049~0.780、0.003~0.046、0.006~0.092、0.002~0.036 m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测定的3批样品中上述化合物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41、2.85、11.06、3.47、1.35、2.88、13.60、0.73、3.13、1.18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柴葛口服液原方中10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下肢痹证是以下肢肢体疼痛、麻木、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可见于多科疾病。刘喜明教授认为下肢痹证缠绵难愈的病机关键在于血不和,病性以虚为本,以滞为标。根据病机,刘教授提出下肢痹证可治以和血除痹法,以养血活血为基础,结合下肢易受寒湿、脉络丰富、筋骨结聚的特点,随证施以化浊通血脉、祛邪清血络、益肾滋血源等治法,常加入虫类药物,或配合熏蒸等外治疗法,以除旧生新,使下肢血和脉畅,则痹证自除。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