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2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245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1062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258篇
  8篇
中国医学   2656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牵拉力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率和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探讨RGCs自噬水平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0.15N组、0.3N组、0.6N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采用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视神经损伤大鼠模型。空白组大鼠不予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视神经,不予牵拉。造模后第1、3d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第3d取视网膜组织行Brn-3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RGCs存活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BⅡ/Ⅰ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造模后第3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VEP P2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视网膜组织中RGCs存活率降低,LC3BⅡ/Ⅰ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均可见自噬小体。

结论:视神经牵拉伤会降低大鼠早期视网膜自噬水平,导致RGCs死亡和相应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且不同牵拉力造成的损伤程度不同,RGCs存活情况可能与其自噬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社会人口老龄化使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模式逐渐发生改变,中医药在慢性病诊疗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传统的中医四诊模式、依靠医生主观经验、只能采集静态数据等束缚了中医长足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中医药产业势必要寻求新科技相结合发展。随着微纳技术、柔性电子、电子皮肤、可植入芯片、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可穿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实现了远程医疗。可穿戴技术在中医诊断、疗效评价、养生、经络诊疗、治未病等方面均表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未来,医生和工程师通力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必将推动中医药健康事业的飞速发展。本文对近5年国内外可穿戴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来评估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8个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应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干预组vs对照组:NIHSS的评分较低,BI评分、临床有效率较高.但在中医证候积分上,疗程小于14 d无显著差异,大于14 d疗效较好[MD疗程<14 d=-3.12,95%CI[-7.30,1.05],P=0.14;MD疗程>14 d=-5.77,95%CI(-6.53,-5.01),P<0.00001].结论 化痰通腑法相对常规西医可降低NHI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提高BI评分和临床有效率,但考虑相关临床研究及样本量较少,仍需开展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退热疗效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最终治疗组完成41例,对照组完成45例.对照组予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3?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入组即刻行膀胱经刮痧1次.比较2组患儿干预2?h后的即时退热疗效;将干预期间2组患儿腋下体温变化曲线采用MedCalc软件计算体温曲线下面积,记录2组患儿完全退热时间,统计完全退热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炎性指标[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即时退热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1).治疗组体温曲线下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完全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的完全退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d后2组患儿WBC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膀胱经刮痧治疗儿童肺炎有显著的即时和持续的退热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及ETCM数据库筛选健脾益肾化浊方的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运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PSCI相关疾病靶点;运用RStudio软件对健脾益肾化浊方及PSCI共同靶点绘制韦恩图;将二者共同靶点通过STRING及Metascape数据库分别进行PPI分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6.0绘制“健脾益肾化浊方-靶点-PSCI-通路”网络图;采用AutoDock对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健脾益肾化浊方39种活性成分和553个靶点,筛选出PSCI潜在靶点2 305个,二者共同靶点为254个。通过GO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健脾益肾化浊方可能通过突触可塑性、抗细胞凋亡、抗炎等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PSCI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活性成分Stigmasterol与核心靶点(MAPK1、SRC、MAPK3、TP53、HSP90AA1),Palmatine与核心靶点(AKT1)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PSCI可能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抗细胞凋亡、抗炎等生物学过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卫气营血辨证将温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个阶段,强调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治疗。本文通过阐述卫气同治理论,指出卫分证与气分证病机均属郁热在里,且温热之邪传变迅速,二者并无明确界限,因此温病初起常表现为卫气同病。治疗则不必拘泥于传统卫气营血序贯疗法而应用卫气同治理论,即在温病初起即采用辛散疏卫与清解气分合用的治疗方法,一方面应用辛散之品宣发郁热,透邪外出;另一方面要重视气分,疏卫同时配伍清气之品,截断病程进展。卫气同治理论指导温病诊疗具有药效力专,避免失治、误治;截断病程进展,未病先防;在外感热病治疗中贡献突出等优势。该理论包括火郁发之、分消走泄、抑邪扶正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儿童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用的中成药,即馥感啉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小儿双清颗粒。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索上述4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对比单独服用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8月16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R 4.0.3和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上述4种中成药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Meta分析结果一致;根据等级概率图排序得出,馥感啉口服液+西药的临床总有效率最优,其次依次为小儿双清颗粒+西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西药和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西药,上述4种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总有效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二者差别不大;馥感啉口服液和小儿双清颗粒的纳入文献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以常规西药为基础,分别联合使用4种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能使疗效显著提高,其中馥感啉口服液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但基于现有文献的质量和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