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0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225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772篇
预防医学   20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24篇
  20篇
中国医学   1486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建立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6∶1∶1∶0.8)为展开剂对砂蓝刺头花中1-甲基-4-甲氧基-8-(β-D-葡萄吡喃型糖苷)-2(1H)-喹啉酮(MMQ)进行定性鉴别;建立砂蓝刺头HPLC指纹图谱,并对MMQ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建立的TLC方法对照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能够区分砂蓝刺头与近源植物,标定了8个特征峰,并指认出其中4个成分。定量方法测定结果显示MMQ在2.024~151.800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4%,RSD为1.46%。7批样品中MMQ的质量分数为0.13%~0.53%。结论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可靠,可为砂蓝刺头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方药连翘-4味汤散及其4味组成药物临床应用为线索,从历史书籍到现代临床应用,总结了该方药临床应用的文化轨迹。为连翘-4味汤的现代应用与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蒙药嘎日迪-5味丸的方源考证及其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复方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蒙医文献研究与考证、文献综述方法,从基源、方解、临床应用以及化学成分等方面对蒙药嘎日迪-5味丸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蒙药嘎日迪-5最早收载于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于公元8世纪下旬撰写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属于蒙药、藏药传统验方,由诃子、麝香、草乌(制)、石菖蒲、木香配伍组成,其他处方都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临床应用演变而来,具有杀黏、止痛、消肿、燥协日乌素功效。蒙医临床用于治疗黏引起的瘟疫热症、黏虫病、黏性刺痛、维生素C缺乏病、风湿、白喉炭疽、瘰疬疮疡、正偏头痛、疥癣等疾病,疗效显著。结论:蒙药嘎日迪-5方出自《四部医典》,属传统验方,对瘟疫热症、黏虫病、黏性刺痛等黏性疾病疗效显著,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蒙古族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与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1426(rs16-861194);-11391(rs17300539);-11377(rs266729)三个位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例T2DM不合并大血管病变(T2DM组)和230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T2DM+大血管病变组)的4代以上均为蒙古族的患者,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SNP-11426(rs16861194)、SNP-11391(rs-17300539)、SNP-11377(rs266729) 3个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研究其多态性与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同时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脂联素基因SNP-11426(rs16-861194)产生三种基因型AA、AG、GG; SNP-11391(rs17300539)产生一种基因型GG; SNP-11377(rs266729)产生三种基因型CC、CG、GG。3个位点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蒙古族T2DM组与T2DM+大血管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SNP-11426(rs16861194); SNP-11391(rs17300539); SNP-11377(rs266729) 3个位点与通辽地区蒙古族T2DM大血管病变无相关性,这3个位点的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并不能从分子水平上预测本地区蒙古族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女性Ct感染患者312例(病例组)及女性健康体检者35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感染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的25-羟基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3, 25-(OH)D]浓度为(54.11±16.69)nmol/L,高于病例组的(37.36±14.04)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81,P<0.001)。病例组患者中,结局为"治愈"的患者的25-(OH)D浓度均高于结局为"未治愈"的患者,病例组各亚组的25-(OH)D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4.11±16.69)nmol/L VS.(40.99±13.87)nmol/L VS.(32.00±12.58)nmol/L](P<0.05)。病例组患者经治疗后,25-(OH)D浓度出现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7.36±14.04)nmol/L VS.(49.64±14.81)nmol/L](t=-10.629,P<0.001)。结论维生素D水平不足可导致人群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增加,维生素D的水平也可作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效果的指示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蒙医传统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骨折类型均经明确诊断,将其中先入院的60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后入院的60例则接受蒙医传统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简单活动时间、拆板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蒙医传统护理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n=52)和研究组(n=53),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细节化护理。两组术后护理前、护理后4 w,通过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36)、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及血清炎性因子,评价分析两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术后护理干预前比较,HAMD、SAS、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护理干预4 w后比较,HAMD、SAS、SF-36、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研究组各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细节化护理干预较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的优势是整体提升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命质量、护理质量及减少护理投诉率,其同时有效调控血清炎性因子从而改善炎症反应,对患者的预后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人际困扰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和自尊量表,对内蒙古地区10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Mplus进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均与人际困扰间呈显著负相关,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三者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2)线上积极自我呈现对人际困扰的影响通过三条中介路後发生作用,分别通过自尊与线上积极反馈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线上积极反馈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不但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线上积极反馈和提高自尊水平,而且还能通过二者中介作用缓解人际困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内科2020年1—6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双盲分组法将病例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则将ACEI/ARB类药物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浆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KCCQ评分,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 结果 随访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NT-proBNP、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4、6个月的KCCQ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