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对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以及观察该手术方法对老年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尿胰蛋白酶原-2水平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8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住院治疗的268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154)和对照组(n=114)。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e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双镜联合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基本手术指标、结石遗留情况、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和尿胰蛋白酶原-2水平、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尿胰蛋白酶原-2、TBIL、D BIL、AST和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遗留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引起的炎性反应更轻,并发症更少,可用于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LEER模式[少痛(less pain)、早动(early move)、早食(early eat)、安心(reassuring)]下采取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99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传统ERAS模式进行围术期管理的41例患者设为常规组,采用LEER模式下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围术期管理的58例患者设为LEER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整体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就医体验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LEER组在住院时间([ 9.75±1.29)d vs(8.23±1.52)d,t=6.896,P<0.001]、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11±0.54)d vs(2.69±0.98)d,t=3.745,P=0.048]、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3±0.98)d vs (2.18±0.53)d,t=2.931,P=0.032]、术后饮食恢复时间[(4.38±1.81)d vs(3.52±1.34)d,t=2.525,P=0.049]、围术期疼痛控制满意度[(4.27±0.41)vs(4.76±0.32),t=1.568,P=0.036],就医体验[(3.98±0.48)vs(4.63±0.51),t=2.827,P=0.041]方面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EER模式下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能确保加速康复外科措施精准、系统、全面、高效执行,整体促进术后患者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患者能获得较好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RAMPS)治疗胰腺体尾部腺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肝胆胰脾外科就诊的20例胰腺体尾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出血)、肿瘤特征(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清除情况、TNM分期)等相关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门诊或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患者的生存、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因肿瘤弥漫性浸润遂行Roux-Y胃空肠吻合姑息性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356.35±135.6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0±70)mL,仅1例患者术中输血。联合血管切除2例,联合脏器切除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4.12±2.11)cm,病理学类型均为胰腺腺癌。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1.82±10.13)枚;淋巴结阳性14例,阳性率为70%。16例患者获得R0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5个月,随访时间为(23.07±13.23)个月。术后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无术后死亡,其中A级胰瘘1例、B级胰瘘2例,出血1例,尿潴留1例。无患者发生腹泻、肠梗阻等消化道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R0切除、胰瘘、术后综合治疗对患者远期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MPS可以为局部晚期胰腺癌合并器官侵犯患者,提供更多的局部治疗和根治性切除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术前经内镜下胆道穿刺引流(EBD)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的效果。方法:将2013 年1 月1 日—2018 年12 月31 日于我院就诊的112 例HCCA 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术前行PTBD 引流65 例,EBD 引流47 例。比较两种引流的效果、并发症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引流前血清胆红素峰值水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等一般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 例PTBD 组有39 例(60%) 首次插管引流成功引流,47 例EBD 组有27 例(57.4%) 首次插管引流成功引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BD 组引流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3.1%,25/47) 高于PTBD 组(24.6%,1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4,P =0.019)。PTBD 组较EBD 组有更好的平均减黄疗效(t =3.264,P =0.001)。PTBD 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引流管脱落,其次是胆管炎和引流管堵塞。而EBD 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管炎,其次是胰腺炎和出血。EBD 组胆管炎及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PTBD 组(P < 0.05)。两组间引流管脱落、堵塞、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TBD 组总体复发率为58.4%(38/65);低于EBD 组70.2%(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452, 95% CI :0.267~0.766, P =0.003)。PTBD 组5 年总体生存率为30.7%,与EBD 组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75, 95% CI :0.617~1.540, P =0.914)。结论:HCCA 患者术前行EBD 与PTBD 胆道引流均可取得理想疗效,但PTBD 引流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比EBD 更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但PTBD 具有肿瘤沿窦道种植转移的缺点,在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EER”模式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基 本临床资料。37例围术期采用传统方案(传统组),25例围术期采用“LEER”模式ERAS方案(ERAS组)。 “LEER”模式为:少痛(less pain)、早动( early move)、早食( early eat)、安心( reassuring)。 结果 ERAS 组相比于传统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3.12±0.78) vs (4.59±1.01), t=6.459,P<0.05],术后胃肠道功 能恢复更快[(3.28±0.46)d vs (3.76±1.01)d, t=2.205,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96±0.79)d vs (2.62±0.64)d, t=3.635,P<0.05]及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3.28±0.46)d vs (6.05±1.39)d, t=7.056,P< 0.05]更早,胰漏发生率更低[20.00%(5/25) vs 51.35%(19/37), χ2=6.181,P<0.05],住院时间更短[(11.52± 1.39)d vs (15.76±2.51)d, t=7.671,P<0.05],住院费用更低[(61 610.92±4 272.13)元 vs (70 167.70±3 736.14)元,t=8.348,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其他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LEER”模式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有效,可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 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基于LEER(less pain,early move,early eat,reassuring)模式的加速康复AO(All in One)病房在老年胆囊结石病围术期的应用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胆囊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病房管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O组(48例)和非AO组(n=53例),比较两种病房管理模式下围手术期结局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与非AO组相比,AO组手术治疗率更高(93.4%vs 71.7%,χ2=8.360,P<0.001),术前住院时间更短[(3.67±1.31)d vs (5.76±1.42)d,t=7.660,P<0.001]、术后疼痛评分更低[(3.35±1.24)分vs (6.36±0.78)分,t=14.746,P<0.001]、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1.52±1.46)d vs (2.58±0.54)d,t=4.29,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3.58±1.36)d vs (5.37±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圆韧带浆膜修补治疗Mirizzi综合征(MS)胆道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详细报道乐山市人民医院近期1例利用肝圆韧带浆膜修补胆道缺损的MS III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并结合既往文献资料回顾分析。结果该例患者利用肝圆韧带浆膜修补胆道缺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个月疗效确切,无并发症发生。目前临床应用肝圆韧带浆膜面修胆道缺损的报道主要见于损伤性胆管狭窄修补,而应用于MS胆道狭窄修补则较少。结论应用肝圆韧带浆膜修补MS胆道缺损取材方便、手术过程相对简单、创伤较小,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良好以及可能获得较好远期疗效,不失为治疗MS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沿肝静脉主干入路的解剖性肝脏切除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采用沿肝静脉入路的解剖性肝切除术的117例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记录和观察患者实施手术的方式、实施手术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过程中的输血情况,以及手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396(90~60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174(50~3000)ml,术中输血31例。术后平均转氨酶恢复时间为55(3~10)d。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腹腔积液1例。无患者出现术后腹腔内大出血、腹腔内胆汁漏等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113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65%,中位随访时间为6(1~24)个月。其中85例HCC患者1年总体生存率和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和93%;2年总体生存率和2年无病生存率为81%和52%。结论 沿肝静脉入路的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并发症、规范切除目标肝段等方面效果确切,但是对于术者肝内解剖和肝静脉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ICG荧光显影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ICG荧光显影技术分为荧光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完成LC,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前荧光组在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组(30.0%vs 10.0%、92.5%vs 57.5%、87.5%vs 52.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肝管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后荧光组肝总管检出率高于常规组(97.5%vs70.0%,P<0.05),两组左右肝管、胆总管、胆囊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LC中应用ICG荧光显影技术安全、有效,有助于肝外胆管系统早期的定位和检出,减少医源性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