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前瞻性纳入来自全国16个中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患者至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其中试验组口服金天格胶囊和碳酸钙片模拟剂,对照组口服碳酸钙片和金天格胶囊模拟剂,疗程均为52周。以干预52周时的腰椎1-4(L1-4)、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骨转换标志物[包括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 P1NP)、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临床主要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及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血钙等血尿生化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金天格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6例及对照组(碳酸钙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8例完成了52周的治疗及随访。两组治疗24周时即观察到L1-4骨密度较基线明显升高,至52周时金天格组与对照组L1-4骨密度仍显著高于基线,分别较治疗前增加0.99%(-1.52%,3.55%)和1.46%(-0.71%,3.81%),均P<0.025。两组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在用药12周时出现,于24周时下降至最低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主要症状评分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且52周时试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00,3.00)vs.3.00(0.00,5.00),P<0.001]。两组疼痛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治疗24、36及52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能够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其效果与碳酸钙片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类似。金天格胶囊较碳酸钙片组能够更有效改善中医证候总体评分,尤其在改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无力症状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无复流现象常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出现,是急性心肌缺血不良预后的风险因子。周细胞和内皮细胞互相调节、联系紧密,两种细胞在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较为复杂,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周细胞和内皮细胞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中的相关机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MIMICS软件测量肩胛盂形态参数,比较左右侧和男女两性间的差异。[方法]对2022年8月—2023年7月84例正常成人双侧肩关节CT扫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象男45例,女39例,年龄18~86岁,平均(53.8±17.9)岁。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拟合出肩胛盂凹曲面、肩胛盂走行平面、肩胛骨走行平面,测量肩胛盂的高度、宽度、高宽比、上下深度、前后深度、深度比、凹曲面面积(盂表面积)、倾斜角。[结果]45例成年男性和39例女性左右两侧肩胛盂的高度、宽度、高宽比、上下深度、前后深度、上下与前后深度比(深度比)、盂表面积和倾斜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男性肩胛盂的高度[(37.2±2.4) mm vs (32.6±2.4) mm, P<0.001]、宽度[(28.5±2.8) mm vs (23.2±2.3) mm, P<0.001]、上下深度[(3.6±0.9) mm vs (3.3±1.0) mm, P=0.013]、前后深度[(2.0±0.7) mm vs (1.7±0.8) mm, P=0.036]、盂表面积[(8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出量化评估不同形变图像配准(DIR)算法的新指标,增加形变配准向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方法 首先基于正向形变场(DVF)的雅可比行列式(JD)提出雅可比行列式均值(JDM),然后引入逆向DVF的JD,提出DVF雅可比行列式误差(DJDE)。在肺癌和鼻咽癌图像上采用光流场形变配准算法(OF-DIR)和快速弹性正则化Demons形变配准算法(FD-DIR)进行配准。最后使用JDM和DJDE,以及雅可比行列式负值百分比(JDNP)、逆一致性误差(ICE)及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进行配准算法评估。对比不同评估指标在不同肿瘤图像以及不同算法上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 在肺癌中,OF-DIR的JDM、NMSE、DJDE和ICE均优于FD-DI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2.24、-4.84;t = 4.01、6.54,P<0.05)。在鼻咽癌中,OF-DIR的DJDE、ICE和NMSE均优于FD-DI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46、-7.49,z = -2.22, P<0.05),JD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及鼻咽癌中,OF-DIR的JDNP均差于FD-DI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4.29、-4.02,P<0.01)。此外,DJDE在ROC曲线上更具特异性及敏感性(AUC=0.77),针对不同部位肿瘤图像有不同表现结果。结论 JDM及DJDE是评估形变算法的有效指标,肺癌及鼻咽癌均适合使用OF-DIR,而FD-DIR在使用时需注意器官组织动度对配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泪滴角(Teardrop Angle, TDA)测量时的组间一致性与组内一致性,及其作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复位指标的可靠程度。方法 在标准腕部侧位片及尺偏10°侧位片,由3名医生对24例正常腕部和24例桡骨关节内骨折病例,测量泪滴角、掌倾角等评价指标。采用相关系数(ICC)评价TDA测量的组内一致性与组间一致性。结果 在标准侧位片上,骨折组泪滴角值,有良好的组间一致性(ICC=0.95)和组内一致性(ICC=0.93)。正常组测量泪滴角一致性较低(组间ICC=0.28,组内ICC=0.76)。在尺偏10°的侧位片上,骨折组组间一致性(ICC=0.91)和组内一致性(ICC=0.95)与标准X线片相近;正常组组内一致性提高(ICC=0.76),组间一致性无明显变化(ICC=0.61)。TDA值与CT测量所得关节面分离值的线性回归分析示,它们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44,P <0.005)。结论 在标准侧位片上,泪滴角在骨折组测量比正常组有较高的组间、组内一致性。尺偏10°的侧位片上,骨折组与正常组泪滴角与标准X线片测量一致性相近;正常腕关节组测量的TDA值的组间一致性会有提高。在X线片上测量的泪滴角是良好的判断关节平整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其以机体饮食用量和成分为主要来源[1]。近年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其中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着重要意义[2]。随着目前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维生素D缺乏相应发生率也不断增加。特别针对老年人群因其饮食结构和疾病影响导致营养摄入量和成分欠缺,因此机体内存在的维生素D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8.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骨矿含量下降,骨微细结构破坏为病理特征。男性峰值骨量高于女性,出现骨丢失的年龄迟于女性,而且雄激素水平的下降是“渐进式”,而非“断崖式”,故老年男性骨丢失的量与速度都低于老年女性,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程度轻于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基于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X线及QCT)及必要的生化测定。在使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可分为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抑制骨吸收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雌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地舒单抗、降钙素等等。促骨形成药物包括甲状旁腺激素(PTH)类似物和骨硬化蛋白抑制剂。序贯和组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例如从促骨形成药物转换为抑制骨吸收药物,可能提高抗骨质疏松疗效。该文将总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特点、分子机制、诊断、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及联合或序贯用药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某部队青年男性部分睡眠剥夺累计天数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某部队157名长期处于部分睡眠剥夺的青年男性军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部分睡眠剥夺累计天数分为长期组(>12个月)和短期组(≤12个月),收集血压、脉率、年龄、身高、体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组间血压、脉率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短期PSD组相比,长期PSD组年龄大(P <0.01)、体质量大(P <0.05)、吸烟指数高(P <0.05)、PSD平均天数长(P <0.01);BMI、入伍时血压、家族史、吸烟史、SAS标准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长期组与短期组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组高血压检出率高于短期组(8.1% vs. 1.4%, P <0.05),正常高值血压比例高于短期组(54.7% vs. 28.2%, 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部分睡眠剥夺累计天数超过12个月时血压升高的风险更高(P <0.01)。结论 部分睡眠剥夺累计天数超过12个月时,收缩压、舒张压值和正常高值血压的比例升高。血压升高与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③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而就诊的432例骨折人群。腰椎骨密度采用美国Mindways的定量CT系统,测量腰椎第1~2椎体骨密度(如果有骨折椎体则测量临近的一个椎体),取平均值。采用国际定量CT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即腰椎骨密度120 mg/cm~3为正常,80~120 mg/cm~3为低骨量,80 mg/cm~3为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人群采用脊柱侧位定位像,由有经验的骨放射医师根据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分析法对胸4~腰4每个椎体分别判断为正常(0),轻度(1),中度(2)和重度(3)骨折。每个个体只要有一个椎体≥1,判断为骨折,每个个体椎体骨折的最高值作为该个体的骨折严重程度。脊柱骨折人群均有X线,CT和/或MR检查至少有一个椎体明确骨折。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 20~40岁正常青年人的腰椎骨密度男性为(163.26±28.82)mg/cm~3,比女性(174.45±29.24)mg/cm~3低,P0.001。50岁开始,一直到80岁,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P0.05)。40~83岁正常社区人群以国际骨质疏松症定量CT诊断标准,人群33.2%为骨密度正常(120 mg/cm~3),38.3%为低骨量(80~120 mg/cm~3),28.5%为骨质疏松(80 mg/cm~3)。其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分别为7.14%,14.6%和30.63%,呈倍比关系。432例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86%脊柱定量CT骨密度低于80 mg/cm~3,其余14%骨密度在低骨量范围。结论建立了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定量CT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定量CT腰椎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适合中国人群,可以用于中国人群的定量CT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