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归纳按“李氏三联征”概念指导诊断和治疗慢性便秘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经验。方法“李氏三联征”的概念包括:(1)临床症状:便秘、营养不良、上消化道梗阻(呕吐、进食困难)三联症状;(2)解剖学表现:具有横结肠下垂、脾曲升高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三联解剖异常;(3)治疗: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菌群移植三联治疗。根据“李氏三联征”概念,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营养指标、胃肠生活质量指数和Wexner排粪评分,按上述“李氏三联征”的标准进行评估和治疗,对临床症状和解剖学特征指标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李氏三联征”特征,均存在严重便秘、营养不良及上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均具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象和明显的脾曲升高的解剖学表现。经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后,69例(88.5%)症状明显改善,9例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69例非手术患者经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进食,1个月后便秘相关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每周自主排粪次数从治疗前(1.0±0.8)次增加至(5.0±1.6)次,胃肠生活质量指数由治疗前(52.7±8.5)分增加至(93.2±7.5)分,Wexner排粪评分由治疗前(19.1±2.5)分下降至(6.2±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访1个月后营养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体质指数从治疗前(17.9±1.8)kg/m2增加至(21.0±1.3)kg/m2,总蛋白由(65.2±5.7)g/L增加至(68.3±4.2)g/L,白蛋白从(32.1±5.1)g/L增加至(40.4±3.0)g/L,纤维蛋白原从(1.9±0.5)g/L增加至(2.4±0.5)g/L,前白蛋白从(163.2±5.3)mg/L增加至(259.1±45.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上消化道造影及肠系膜上动脉成像均显示十二指肠受压征象解除,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从治疗前(17.4±3.8)°增加至(37.8±5.8)°(t=-22.26,P<0.001)。结论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具有“李氏三联征”的异常三联临床症状和解剖学表现时,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  相似文献   
2.
重症病人在入ICU的24~48 h内开始早期肠内营养已被临床广泛接受,但重症病人由于医护操作、腹腔高压、置管困难、喂养不耐受等原因,EN会被频繁中断,难以在随后的72 h达到指南要求的目标喂养量,出现喂养不足。对护理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EN流程化管理、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管理和核查单的使用,可提高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生物信息数据库,探讨胆碱转运蛋白样蛋白SLC44A4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Oncomine数据库,分析SLC44A4基因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检索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对比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SLC44A4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分析SLC44A4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检索肿瘤单细胞(CancerSEA)数据库分析SLC44A4基因与乳腺癌单个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SLC44A4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SLC44A4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不同临床病理分期和分型的乳腺癌患者SLC44A4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来看,SLC44A4基因高表达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高于低表达组(P<0.05).此外,SLC44A4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细胞周期、DNA修复呈正相关性.结论 SLC44A4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并与乳腺癌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总结1例末端回肠双腔造口术后切口裂开合并肠空气瘘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充分管理肠空气瘘瘘口溢出的肠液,促进创面及周围皮肤愈合;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注重肠内营养耐受性和肠内营养制剂联合消化液分段式回输的管理;实施个体化功能锻炼及创伤后心理干预。经过51 d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恢复效果满意,为顺利进行肠瘘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对腹部创伤合并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IA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ICU收治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7例腹部创伤(腹部简明损伤定级标准评分≥3分)疑似合并IAI患者,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29~67岁,平均49.4岁。患者均留取血液及腹腔引流液进行微生物培养及mNGS检测,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微生物培养和mNGS两种检测方法在阳性结果报告时间、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不同类型感染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37例腹部创伤疑似合并IAI的患者中,32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共检出革兰氏阴性菌36种,革兰氏阳性菌11种,真菌10种,检出率前三的革兰氏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的革兰氏阳性菌为肠球菌属,真菌为念珠菌属,结合临床确诊为IAI;其余5例诊断为非IAI。IAI组与非IAI组在取检时间(d)、APAC...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了解短肠综合征患者饮食行为特征及自我饮食管理方面的体验,以进一步指导和干预患者饮食管理,提高饮食管理依从性。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5例短肠综合征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短肠综合征患者的饮食行为特征及管理中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体验:日常饮食结构改变、饮食指导信息获取与认知、自我饮食管理类型、饮食管理支持需求。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短肠综合征患者疾病和饮食知识认知的提高,可采用多模式饮食指导方式提高患者知识储备并通过制订科学量化的饮食方案提高饮食依从性。同时,应关注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保障患者正常社交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短肠综合征患者行家庭肠外营养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短肠综合征行家庭肠外营养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 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家庭肠外营养的积极体验(改善营养状况、获得家庭归属感、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增强);家庭肠外营养的消极体验(睡眠障碍、活动受到限制、伴随和/或潜在的并发症、负性心理情绪);家庭肠外营养患者的需求(对专业医护人员培训及指导的需求、对医疗资源及政策支持的需求)。 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负性体验,通过有效干预方法解决患者在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家庭肠外营养支持顺利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形成《肠外营养安全输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临床肠外营养安全输注操作流程,以减少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以循证实践为指导,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j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网、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医脉通指南网、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等中有关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高质量证据,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评价、提取并汇总该领域的相关推荐建议,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和2次专家论证会议,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各条目内容,形成《共识》终稿。 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81.00%和89.5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3和0.15。最终《共识》包括多学科团队组建、肠外营养输注评估、操作规范、并发症管理4个方面。 结论 《共识》的制订可为临床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规范开展提供指导依据,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创伤是45岁以下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创伤出血在可预防的死亡原因中占据了重要比例,是最能够进行针对性干预的病因之一[1]。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non-compressible torso hemorrhage,NCTH)包括肺脏、实体器官、躯干轴向血管、骨折骨盆以及发生在腹盆股结合部的出血,因无法有效使用止血带,病死率高达45%[2]。NCTH传统通过复苏性开胸手术(resuscitative thoracotomy,RT)进行主动脉交叉钳夹(aortic cross clamping,ACC)以有效地控制夹闭点以下的出血,虽然该方法同时适用于其他多种类型的出血,但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且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解放军南京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进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病人167例,分析其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其生存时间及其它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人平均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为(18.94±9.47)ng/mL。维生素D水平与治疗前临床淋巴结分期(cN)(P=0.004)、治疗后病理学分期(ypStage)(P=0.009)、治疗后原发灶分期(ypT)(P=0.002)等指标相关。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较高(vitamin D 20 ng/mL)的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25(OH)维生素D水平较低(vitamin D≤20 ng/mL)的病人。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病人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