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点,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47例(47耳)EACC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听力学检查,耳内镜及颞骨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外耳道均可见黄白色鳞状或肉芽样物阻塞。耳闷胀感、耳痛及耳流脓是EACC常见症状。CT显示41耳有骨破坏。按Holt分期:47耳中,Ⅰ期6耳,Ⅱ期29耳,Ⅲ期12耳。对Ⅰ期6耳及Ⅱ期5例儿童患者行EACC和/或肉芽去除术;对24例Ⅱ期成人患者联合行胆脂瘤清除及外耳道成形术;12例Ⅲ期患者中,9例行乳突改良根治术和/或鼓室成型术,3例行乳突根治术。所有患者术后2周干耳,3个月内术腔完全上皮化。除3例行乳突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听力无改善,其余44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未见EACC复发者。结论 EACC可被误诊,骨质破坏是其最重要的特征。颞骨CT有助于EACC的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应根据疾病分期、患者年龄及听力水平选择手术方法。彻底清除胆脂瘤及保持外耳道宽敞是治愈该疾病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听力损失是全球流行最广的感觉器官致残性疾病,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而且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是世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WHO全球防聋计划》明确提出了目的、任务、优先考虑、行动方案和期望成果。为保障计划完成,世界卫生大会再次通过了《预防聋和听力损失决议(WHA70.13)》,敦促成员国政府做出政治承诺,做好9项工作。我国和WHO密切合作,积极响应号召,不仅在国内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在全球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新里程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NHS)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进入到新的里程. 2007年底,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和中残联八个部、委、局、会联合发布了《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文件.该文件指出:"新生儿听力筛查尚未大规模普及";要求到2015年,"已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30%";"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配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听力学组自2006年召开"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助听器服务会议(福州)"以来,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半规管或耳石器病变、前庭神经传入通路异常、大脑皮层颞上回前庭皮质区病变或受刺激引起.此外,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能诱发眩晕.由于病因繁多,发病机制不明,眩晕的定位定性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之一.目前常用的前庭功能检查方法主要有: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眼震视图( videonystagmography,VNG)、转椅试验、姿势图和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等.其中VEMP因在球囊和椭圆囊功能评估中的独特作用,在眩晕临床诊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耳内镜外科手术的历史、优点和应用范围,以及存在的不足。与传统的显微镜手术比较,耳内镜具有高清、广角和放大等特点,手术视野更好,医生可经耳道完成更多种手术,避免在耳内或耳后切口,有望减少并发症,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美国言语听力学会(American Speech and Hearing association ,ASHA)对中枢听觉处理障碍(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CAPD)的定义是:听觉系统处理能力减弱,协调处理听觉行为障碍,后者包括声音的定位和优势偏向,听觉模式的识别、时间处理以及竞争信号下的听觉能力等.CAPD 包括一系列复杂的、不同种类的改变,这往往与许多听觉和感觉缺陷有关[1-2] .CAPD 并不是由于听觉敏感性降低或智力损伤造成的[3] ,且本病会在不利的听觉环境中加重[4].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改良Politzer仪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双耳慢性OME伴听力损失的43例患儿随机分为A、B组。A组22例使用改良Politzer仪行咽鼓管吹张治疗;B组21例行观察随访。4周后,两组交叉。两组患儿在入组、4周及8周接受耳内镜检查、声导抗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治疗4周后A组有20耳(45%)中耳压力和纯音听阈恢复正常,14耳(32%)有好转,B组中6耳(14%)恢复正常,4耳(10%)好转,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交叉后,B组经过4周吹张治疗后有17耳(40%)恢复正常,13耳(31%)有好转;A组有24耳(55%)恢复正常,14耳(32%)有好转,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有8例(19%)接受鼓膜置管术。结论: 利用改良Politzer仪进行咽鼓管吹张能有效治疗患儿慢性OME,越早吹张治疗效果越好,从而降低手术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VEMP)的特性研究以探讨其对眩晕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7例对照组和33例BPPV患者进行oVEMP检测,分析比较两组之间检测数据的差异。结果 (1)病例组患耳的oVEMP异常率达到36%。(2)病例组患耳与对照组oVEMP各波潜伏期和峰-峰波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oVEMP可以作为BPPV耳石器功能异常变化的客观量化评估指标,并对眩晕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印迹法制备耳后皮瓣及修复耳廓前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对31例耳郭肿物患者术后较大的皮肤缺损采用耳后皮瓣修复。以纱布印迹法制备耳后皮瓣,皮瓣蒂部根据缺损的位置可在上部或下部。皮瓣蒂部皮肤去上皮后,经制备的软骨窗转位至耳郭前部皮肤缺损区。结果术后转移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转移皮瓣皮肤颜色与耳郭及其周围皮肤颜色相似,未发生畸形改变。结论耳后皮瓣修复耳郭前部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皮瓣成活率高,且供瓣区位于耳后,瘢痕隐蔽,能取得满意的美学效果,是一种修复耳郭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