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91篇 |
国内免费 | 578篇 |
完全免费 | 646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5734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525篇 |
2016年 | 611篇 |
2015年 | 758篇 |
2014年 | 1912篇 |
2013年 | 1968篇 |
2012年 | 2682篇 |
2011年 | 2960篇 |
2010年 | 2571篇 |
2009年 | 2168篇 |
2008年 | 1353篇 |
2007年 | 1691篇 |
2006年 | 1178篇 |
2005年 | 731篇 |
2004年 | 662篇 |
2003年 | 660篇 |
2002年 | 456篇 |
2001年 | 404篇 |
2000年 | 387篇 |
1999年 | 309篇 |
1998年 | 188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177篇 |
1992年 | 211篇 |
1991年 | 184篇 |
1990年 | 147篇 |
1989年 | 143篇 |
1988年 | 92篇 |
1987年 | 105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5篇 |
1974年 | 9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205,自引:2,他引:203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流行趋势。方法 199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上海市11家医院共分离14855株细菌,并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案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1999判断标准分析结果。结果 甲氧西 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64%和77%,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株分别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3.5%和1.7%。大肠杆菌对派拉西林、大毒素和氟喹诺酮类耐药株约占50%或以上。此外,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有显著增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亦已分别增至27%和20%。结论 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制订一项限制和谨慎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全国性政策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华阳社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基线调查 总被引:95,自引:0,他引:95
目的 调查上海市区40岁以上自然人群代谢综合征及有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脂谱、BMI、血压及心电图测定。结果 上海华阳社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糖尿病、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损、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13.06%、12.91%、47.04%、84.29%、38.67%、及13.06%。结论 上海城市社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3.
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6,自引:14,他引:62
目的 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34例肺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FMMV,观察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FMMV后30min内,91%的患者能较好耐受,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皆明显改善,呼吸频率由(37±7)次/min降至(26±5)次/min(P<0.05),心率由(122±21)次/min降至(94±27)次/min(P<0.05),4例(18%)低血压患者血压迅速回升。77%的患者24h内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基本缓解。临床症状的总体好转速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吸氧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1h后PaO_2由(62±10)mm Hg升至(78±18)mm Hg(P<0.05),2~6h后升至(96±22)mm Hg(P<0.05),PaO_2升高的速度和幅度皆较对照组显著;脱机时,治疗组在吸空气条件下PaO_2维持在(79±8)mm Hg(P<0.05),PaCO_2和pH也逐渐恢复正常。95%的患者在24~48h内脱离呼吸机。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FMMV可迅速改善心功能,并更快改善肺水肿和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抑郁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识别和诊治状况。方法以两步筛选法,对15个国家或地区共26969例门诊病人进行了GHD12、GHQ28、复合式国际诊断检查(CIDI)、内科医生检查表等测定。在上海市共有583例完成以上量表测定,男、女比例分别为380%和620%。结果在检查出的所有心理问题中,抑郁障碍患病率居首位;总样本抑郁症和心境恶劣的患病率分别为104%和21%。上海市则分别为40%和06%;上海市内科医生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为21%,远低于15个国家资料的中位数556%;内科医生对抑郁障碍的治疗不充分,在上海市内科医生未给予检出病人任何抗抑郁剂治疗。结论在综合性医院的内科病人中,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但抑郁障碍多未被内科医师检出且治疗不充分。内科医生的精神医学知识再教育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胰腺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2
目的:为了探讨进展期胰腺癌介入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0条毕格犬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条,实验组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引导下分别置管至腹腔动脉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并注射吉西他滨(45mg/kg),对照组经外周静脉注射吉西他演(45mg/kg),给药后采集外周静脉血,胰腺,胰周,心,肺和肝肾等组织,测定吉西他滨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内匀浆浓度,并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给药2,4,8,h后,实验组吉西他滨西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经剂量校正后的曲线下面积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剂量校正后的药物在故事片腐朽 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延长。给药4,8h后,实验组胰腺组织内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检查提示;对照组犬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小管内见大量红细胞,肺毛细血管及心肌明显瘀血,出血,而实验组无明显病理改变,实验组胰周脂肪中见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出血及纤维素样渗出,对照组无此病理改变。结论:区域性动脉灌注能使吉西他滨在胰腺内浓度明显提高,体内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对全身其他重要脏器的毒作用较小,适用于胰腺癌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6.
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乙肝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ICR-TgN(HBVadr1.2)SMMU 为动物模型,运用ELISA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肝脏内乙肝抗原含量。结果:分别予氧化苦参碱100, 200, 300 m g/kg 腹腔注射,1次/d,30 d 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 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均有明显的下降,且对两者作用一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200 m g/kg 作用10 d,20 d 时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 的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氧化苦参碱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 的含量,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两种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在上海地区人群中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3
目的 比较1999年WHO及2001年美国第三次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中提出的两种代谢综合征(MS)工作定义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由1999~2001年上海华阳和曹杨社区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基线调查资料中,取年龄为20~74岁人群有完整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等资料者共2048人(男性896人,女性1152人)。分别应用WHO(1999)及ATPⅢ的MS工作定义诊断MS,并比较MS的患病率及其构成组分患病率的异同。结果 (1)WHO(1999)及ATPⅢ定义诊断出的MS患病率分别为17.14%和10.9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2)两种定义诊断MS的一致率为45.17%,另有42.02%的MS仅符合WHO(1999)定义,12.81%的MS仅符合ATPⅢ定义。(3)WH0(1999)定义诊断出的高血糖及腹型肥胖是ATPⅢ(2001)定义的1.74及4.38倍(16.。74%比9.57%,33.04%比7.54%)。(4)两种定义诊断的MS者的体重指数、腰围与臀围比、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都显著高于非MS者。结论 用两种定义诊断的MS都能较好地反映MS者代谢异常集聚的程度;WHO(1999)较ATPⅢ工作定义更能反映中国人群MS及构成组分的特点,能诊断出更多的MS。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2340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64,自引:7,他引:57
目的 探讨提高胰腺癌治愈性切除的相关因素和获得更佳疗效的方法。方法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回顾性分析8省2市14家三级甲等医院1990年至2000年来诊治的2340例胰腺病例。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找出可能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单因素生存分析用寿命表法计算,以生存曲线描述生存率,并进行Gehan比分检验。结果Cox单因素分析表明在α=0.05水平上有意义的有年龄、职业、病程、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术后胰瘘、术后肝衰、化疗、TNM分期、免疫治疗、有无肝转移、肠系膜上血管有无侵犯等变量。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在α=0.05水平上有意义的有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术后胰瘘、术后肝衰、化疗、免疫治疗等变量,这些变量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治性手术者相对于未手术者,以及化疗、免疫治疗均为保护性因素。其中40岁以上的占92.9%,40岁以下的仅占7.1%。胰头癌根治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1个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4.4%,13.5%,8.5%。结论有必要将40岁以上的人群视为高危人群,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例。各种综合治疗措施的结合都将有助于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骨在颅颌面骨缺损临床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目的 探索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6C)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在治疗临床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可行性。方法 自1999到2002年问,选择颅颌面骨缺损病11例(外伤性颅骨缺损4例,先天性梨状孔周围骨凹陷畸形7例)进行治疗研究。从患者髂前上棘穿刺取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BMSC,经体外成骨诱导和扩增至第3代。将诱导的hBMSC,与部分脱钙骨(partly demineralized bone mattix,pDBM)复合,并于体外培养一周后,手术回植骨缺损区。选择3例梨状孔凹陷畸形患者,在凹陷明显侧植入hBMSC/pDBM复合物,对侧轻度凹陷区仅植入单纯pDBM。分别于术后1,3,6,12,24,48,50个月进行临床外形和三维CT检查随访。2例患者在Ⅱ期手术时,取少量植入物活检,行组织学(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检测。结果 患者三维CT检查结果示术后3~6月能形成组织工程化骨,并修复骨组织缺损。术后1~2.5年的随访表明组织工程骨稳定存在,无明显骨吸收现象,临床治疗效果稳定。组织工程骨活检标本HE染色显示其组织学结构与正常松质骨相同,并有典型软骨内化骨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有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阳性表达。而植入的单纯部分脱钙骨于术后3~6月吸收,组织学显示为脱钙骨降解碎片和纤维组织的混合物。结论 以自体hBMSC为种子细胞,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在人体内形成稳定的工程化骨组织,并临床修复颅颌面骨组织缺损。这项研究的结果为组织工程骨的临床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