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山楂核干馏液抗炎和抗菌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 使用干馏釜制备山楂核干馏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对干馏液进行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楂核干馏液进行分析;以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模型评价山楂核干馏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微稀释法评估其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以评估其抗炎和抗菌活性,并筛选主要活性化合物。结果 山楂核干馏液及其4个亚流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作用,其中Fr.B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均较强。从山楂核干馏液4个流分的色谱图中确定12个共有峰,其中发挥主要抗炎作用的成分为4、6、2、9号峰,质谱分析鉴定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发挥主要抗菌作用的成分为4、2、9、11号峰,质谱分析鉴定这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结论 山楂核干馏液具有较好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作用,同时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确了山楂核干馏液中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4个成分对其抗炎作用贡献最大,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对其抗菌作用贡献最大。研究结果为山楂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医辨证用药特点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同时建立两种模拟中医临床血热出血证的大鼠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对两种模型进行考察。方法模型Ⅰ(干姜组)以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并灌胃干姜水煎剂,给药剂量15 g.kg-1;空白Ⅰ组自由饮水,并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模型Ⅱ(干酵母组)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注射剂量为2 g.kg-1,辅以体积分数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空白Ⅱ组自由饮水,并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体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尿量、粪便量、粪便含水量及肛温)的变化,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凝血仪测定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学检查舌、肺、胃的病理变化。结果造模14 d后,与空白Ⅰ组比较,干姜组大鼠体重相对减轻,饮食量、饮水量和尿量增加(P<0.05,P<0.01),粪便量及粪便含水量减少(P<0.01),肛温明显升高(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计数相对增加,HGB含量及HCT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Ⅱ组比较,皮下注射干酵母4 h后,干酵母组大鼠肛温增加且稳定在较高水平(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HGB及HCT明显增加(P<0.05,P<0.01)。光镜下观察,干姜和干酵母组大鼠舌、胃组织可见血管扩张,肺组织可见局灶性出血。结论大剂量干姜水煎剂灌胃或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均可引起大鼠血热出血,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组织血管扩张和出血现象,分析认为选择干姜为造模用药更符合中医临床内伤杂病、烧灼血络、血热妄行出血之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甘遂与甘草合用对甘遂中毒性成分甘遂萜酯A(Kansuinine A,KA)和甘遂萜酯B(Kansuinine B,KB)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对照组、甘草组、甘遂与甘草合用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处理10 d后,制备肝微粒体。将甘遂的毒性成分KA、KB与各组肝微粒体进行体外共孵育,测定孵育后体系中KA、KB的浓度,用于评价KA、KB的代谢情况。另取正常大鼠肝微粒体,分别加入CYP3A4、CYP2D6、CYP2C9、CYP1A2、CYP2C19的抑制剂红霉素、盐酸苯海拉明、苯溴马隆、西咪替丁和氟康唑,与KA、KB进行体外共孵育,检测孵育后体系中KA、KB的浓度,阐明参与KA、KB代谢的CYP酶亚型。取正常大鼠肝微粒体,分别加入甘草酸与甘草次酸,与KA、KB体外共孵育,测定孵育后体系中KA、KB的浓度,评价甘草酸与甘草次酸对KA、KB代谢的影响。结果甘遂与甘草合用组微粒体中KA、KB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甘遂组,表明甘遂与甘草合用使甘遂中毒性成分KA、KB的代谢受到抑制。与红霉素、盐酸苯海拉明、苯溴马隆、西咪替丁和氟康唑共孵育的微粒体中KA、KB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CYP3A4、CYP2D6、CYP2C9、CYP1A2、CYP2C19均参与了KA、KB的代谢。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共孵育,体系中KA、KB的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CYP3A4、CYP2D6、CYP2C9、CYP1A2表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能够抑制KA、KB的代谢。结论 CYP2C19均可能参与了甘遂毒性成分KA、KB的代谢,甘遂与甘草合用能够抑制CYP3A4、CYP2D6、CYP2C9、CYP1A2及CYP2C19的活性,而使KA、KB的代谢减慢,产生蓄积;另外,甘草中主要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能够抑制KA、KB的代谢,这可能是甘遂与甘草合用毒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牦牛角药用记载于公元8世纪《四部医典》与明代《本草纲目》。随着其资源的丰富及现代研究的深入,牦牛角的资源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资源现状、传统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牦牛角这一独特的民族药用动物药材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以期深入挖掘其药用资源价值,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牦牛角资源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侧柏炭对血热出血证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侧柏炭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干姜水煎剂15 g· kg-1结合5%乙醇给药15 d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以云南白药为阳性对照药,同时给予侧柏炭水煎剂(5.0,10.0g· kg-1)进行治疗,考察大鼠一般体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二便及肛温)变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及红细胞压积(HCT),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BT),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凝血仪测定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与甲状腺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病理学检查肺组织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体重增长率减慢,饮食量、饮水量、尿量及体温明显增加,粪便量及粪便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P<0.01);血浆T4水平升高、T3和rT3浓度明显增加(P<0.05)、TSH浓度下降;WBC,RBC,HGB及HCT明显升高(P<0.05,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显著增加(P<0.01);BT,TT,APTT显著延长(P<0.01),FIB含量显著增加(P<0.01).灌胃给予云南白药或侧柏炭后,各组大鼠热象体征有明显改善(P <0.05,P<0.01);凝血功能指标(BT,TT,APTT,FIB),甲状腺功能指标(T4,T3,rT3,TSH),WBC,RBC,HGB,HCT,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渐趋于正常(P <0.05,P<0.01),且光镜下观察发现,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性出血现象有所改善.结论:侧柏炭可通过抑制甲状腺功能、纠正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改善血热出血大鼠的热象体征及病理性出血,发挥凉血止血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对大鼠在体子宫收缩、子宫内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拉帕米(100 μg/kg)阳性组,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生药4、8、16 g /kg)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第7天大鼠sc己烯雌酚4 mg/kg,次日在麻醉状态下观察给予缩宫素前后大鼠子宫收缩变化,同时测定药物对子宫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量的影响。结果 当归芍药散显著提高正常大鼠子宫收缩的平均肌张力,而对缩宫素诱导的大鼠子宫收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缩宫素处理前后的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平均肌张力及子宫活动力等的变化率有显著抑制作用;能够显著升高缩宫素处理后大鼠子宫NO水平,降低ET水平,使NO与ET比值显著上升。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抑制子宫收缩,调节血管舒缩物质,改善子宫供血,从而对原发性痛经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秋水仙碱微乳的制备及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璇  张振海  陈彦  丁安伟  杜萌  贾晓斌 《中草药》2011,42(10):1963-1968
目的制备水包油型秋水仙碱微乳,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渗透性能进行考察。方法以秋水仙碱、聚山梨醇酯、异丙醇、油酸和蒸馏水为主要成分,制备秋水仙碱微乳,考察其外观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考察秋水仙碱微乳的体外透皮过程,HPLC法测定秋水仙碱。结果制得的秋水仙碱微乳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平均粒径60.2 nm,外观圆整均匀,渗透效果依次为水溶液<微乳<促渗剂氮酮,其中氮酮7 h即达到释药平台期,微乳在12 h才接近平台期。结论制备的水包油型秋水仙碱微乳具有良好的透皮效果,且较透皮促渗剂氮酮来说能够缓释药物,为秋水仙碱的新型透皮给药系统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枸杞叶又名天精草,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自古便作为药食两用品种。历代本草记载,枸杞叶具有滋肝补肾、明目益精、消渴润肺之功效。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枸杞叶资源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现代研究发现,枸杞叶富含黄酮类、酚酸类、多糖类,以及甜菜碱、精胺和亚精胺生物碱类等多种资源性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调血脂、增强免疫、神经保护、抗肿瘤、延缓衰老、抗菌及美白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梳理近年来在枸杞叶资源性化学物质研究、传统功效表征和生物学活性评价及降血糖相关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枸杞叶资源价值创新与资源化利用策略和途径,以期为枸杞资源产业利用效率提升、枸杞叶资源化利用及大健康产业链延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对大鼠在体子宫收缩、子宫内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拉帕米(100 μg/kg)阳性组,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生药4、8、16 g /kg)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第7天大鼠sc己烯雌酚4 mg/kg,次日在麻醉状态下观察给予缩宫素前后大鼠子宫收缩变化,同时测定药物对子宫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量的影响。结果 当归芍药散显著提高正常大鼠子宫收缩的平均肌张力,而对缩宫素诱导的大鼠子宫收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缩宫素处理前后的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平均肌张力及子宫活动力等的变化率有显著抑制作用;能够显著升高缩宫素处理后大鼠子宫NO水平,降低ET水平,使NO与ET比值显著上升。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抑制子宫收缩,调节血管舒缩物质,改善子宫供血,从而对原发性痛经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山羊角提取液及大鼠血浆中游离巯基(-SH)与总-SH的含量,探讨山羊角对大鼠体内-SH干预情况。方法采用Ellman法测定山羊角提取液中游离-SH与总-SH的含量;大鼠连续灌胃给予山羊角提取物后,测定大鼠血浆中游离-SH和总-SH的水平;大鼠灌胃7d给予山羊角提取物后,连续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游离-SH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山羊角提取液中的游离-SH含量介于3.96~5.08mmol/L,总-SH的含量介于4.52~5.94mmol/L;连续给予大鼠山羊角提取液后,第4天始,大鼠血浆中游离-SH与总-SH水平相较于正常大鼠显著提升(P0.01),而阿司匹林对大鼠血浆中的游离-SH与总-SH水平无影响;口服给予大剂量山羊角后30min,大鼠血浆中游离-SH含量即达最大值(10.16±1.18)mmol/L,8h后大鼠血浆中游离-SH含量基本降至正常大鼠水平。结论山羊角提取液中含有丰富的-SH,且口服山羊角后血浆游离-SH与总-SH水平均显著提升,提示山羊角中含SH基团的一类成分可能为山羊角重要功效物质基础,为角类动物药功效物质基础及效应特点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