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5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66篇
  2篇
中国医学   53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6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花针灸学派周楣声教授在大量临床中发现,灸法对乙型肝炎、急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肠炎肠痉挛以及许多化脓性与非化脓性的发热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热证不仅可灸,而且“热证贵灸”。周教授认为,虽灸是火的一部分,但灸不能代表火,艾灸疗法也不能代表火疗方法,在临床中两者应仔细区分。热证是否禁灸应从灸法本身思考,而非一味的热证禁灸。周教授提倡连续施灸巩固疗效,施灸时患者热度会上升,艾灸结束后会回复正常。灸法非唯一的治疗手段,盲目推崇艾灸疗法亦是医者在临床实践中应当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王茹  周大勇 《光明中医》2023,(18):3545-3548
目的 探讨用杏黄清肺止咳合剂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诊断为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规范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黄清肺止咳合剂。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杏黄清肺止咳合剂可以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潘笑  张胜友 《光明中医》2023,(5):852-855
腰痛具有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中医由于其独特且系统的理论体系,如经脉及辨证论治等理论体系,使得中医在诊治该病上具有独到之处。目前临床中将腰痛分为7大证型:肝肾亏虚型、脾肾阳虚型、气血两虚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气滞血瘀型及痰瘀互结型,其中又以肝肾亏虚型及寒湿痹阻型在临床中多见。张胜友老师在临床诊疗寒湿腰痛中取得较好疗效,认为在临床中患者常多见肝肾亏虚与风寒湿侵袭兼并致病,在治法上强调滋补肝肾,散寒除湿,活血化瘀,临床诊疗中善用独活寄生汤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细辛的相关文献,对影响细辛毒性的关键信息进行梳理,为经典名方中细辛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式,搜集细辛的古今相关文献,分析细辛毒性与药物基原、用药部位、炮制方式、药物剂型、方药配伍、服药方法及患者体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经典名方的研发过程中,细辛在当归四逆汤、厚朴麻黄汤中的用量分别为9、6 g,煎煮时间应>120 min;细辛在辛夷散、三痹汤、大秦艽汤、清上蠲痛汤种的单次用量分别为0.8、1.2、0.9、1.1 g;当归四逆汤、厚朴麻黄汤、清上蠲痛汤等应选用辽细辛的根茎,辛夷散可选择汉城细辛的根茎。在药物的炮制上,当归四逆汤、厚朴麻黄汤、三痹汤、大秦艽汤四方中的细辛可选用酒制;辛夷散、清上蠲痛汤中的细辛可选用炒制;另外,细辛的毒性与药物的配伍和患者的体质等因素均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该研究通过梳理有关细辛毒性的文献资料,得出了影响细辛毒性的关键信息,探析了细辛毒性的有效避减方式,为包含细辛的经典名方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健脾活骨方(JPHGP)对酒精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蛋白激酶B/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 MAPK(Akt/JNK/p38 MAPK)信号通路探索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鸡胚尿囊膜实验、胸主动脉环实验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迁移、侵袭、黏附和管腔形成实验,在有或无酒精诱导条件下,观察JPHGP不同质量浓度8、16、32 μg·L-1对血管新生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UVEC中Akt、JNK、p38 MAPK等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脉环周围微血管数目及长度均减少,HUVEC的迁移、侵袭、和管腔形成能力降低(P<0.05,P<0.01);JPHGP 16、32 μg·L-1组作用后能明显升高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长度(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JPHGP 8、16、32 μg·L-1组能浓度依赖地增加胸主动脉环周围微血管数量(P<0.05,P<0.01),JPHGP 32 μg·L-1组能升高胸主动脉环周围微血管长度(P<0.05);JPHGP 16、32 μg·L-1组均能增强HUVEC的迁移、侵袭、和管腔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p-JNK/JNK、p-p38 MAPK/p38 MAP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JPHGP 8、16、32 μg·L-1组的p-p38 MAPK/p38 MAP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JPHGP 16、32 μg·L-1组的p-JNK/JNK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JPHGP对酒精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kt/JN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相关研究结果将为JPHGP“健脾活血”功效阐明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隔物灸贴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新冠感染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隔物灸贴组、中药联合隔物灸贴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方案》)的恢复期中医药方案进行治疗,中药组予以辨证中药口服治疗,每日1剂,日服2次;隔物灸贴组予以足三里、脾俞、大椎、肺俞、孔最、天突等穴灸贴治疗,每日1次,每次贴敷40 min;联合组予以中药联合隔物灸贴治疗,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中医症状评分、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总分及单项评分、肺部CT评分、SGRQ评分、CRP、IL-6、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WBC、LYM明显升高(P<0.05),NEUT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药组和隔物灸...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属于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可归属“阴阳毒”范畴。导师黄传兵基于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理论,提出“阴阳毒,从脾肾论治”的观点,并拟健脾滋肾法治疗SLE。“固本培元”中“本”指脾肾,“元”指元气。“固本培元”理论以固护脾肾,培补人体元气为治病根本。健脾滋肾法与“固本培元”理论有着紧密联系。本文探讨健脾滋肾法治疗SLE的理论内涵,从探讨“固本培元”理论与脾肾二脏关系出发,围绕SLE病因病机、治法与方药方面,剖析“固本培元”理论在SLE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膝骨性关节炎(KOA)以患者感知膝关节长期、慢性的隐痛为主,局部红肿疼痛剧烈、僵硬、活动不利等,属临床中一种常见退行性病,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了患者的行动不便[1]。在祖国医学中,KOA所属的范畴是“痹证”“骨痹”,KOA被统称为“膝痹”,出现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发布[2]。据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型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痰浊上蒙型颈型眩晕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连续治疗6周。分别在治疗前后通过比较颈型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中医证候积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ESCV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各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蒙型颈型眩晕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吴越  李伟莉 《陕西中医》2023,(5):626-628
复发性流产是指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约有40%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尚未明确病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在特定的时间内允许胚囊定位、黏附并穿入内膜,诱导内膜基质发生改变的状态。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主要归因于多种因素导致子宫内膜过薄、形态欠佳、回声不均、血供不足、宫腔粘连等。从中医角度而言,复发性流产主要与脾肾亏虚、肾虚血瘀有关,肾虚是其主要致病因素,而虚证的产生与先天、饮食、房劳起居以及宫腔操作有关,故从肾论治,应虚实兼顾,治以补肾固冲、益气养血化瘀。孕前应有整体观念,滋补胞膜。孕后应培本孕胎,保证胎儿在母体内良好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