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通过体外观测和体内实验探讨自聚肽RAD16-Ⅱ对Ephrin-b2/Fc重组蛋白的控制释放效应及其免疫原性,解决心肌梗死蛋白质治疗中裸露的蛋白质在机体有效作用时间短且易被降解的问题。方法体外观测RAD16-Ⅱ的塑型及对Ephrin-b2/Fc重组蛋白的控制释放;构建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存活大鼠分为2组分别予心肌内注射Ephrin-b2/Fc蛋白(E组,n=25)和自聚肽Ephrin-b2/Fc蛋白凝胶(ES组,n=25),在设定的时间点(1 h,3h,24 h,7 d,14 d)各收集心肌组织和血清样本5个,分别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eprhin-b2蛋白驻留和丢失情况;皮下注射RAD16-Ⅱ,5 W后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滴度,评估RAD16-Ⅱ的免疫原性。结果 RAD16-Ⅱ在PBS中可自我聚合组装成纳米纤维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在体外可使Ephrin-b2/Fc重组蛋白的释放持续144 h,其中超过50%量在120 h内释放;免疫荧光显示除注射后1 h外,Ephrin-b2/Fc蛋白在ES组的驻留量明显高于同期的E组(P0.05);免疫印迹显示注射早期,ES组Ephrin-b2/Fc蛋白的血液释入量明显少于同期的E组(P0.05);ELISA法检测血清抗RAD16-Ⅱ抗体效价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RAD16-Ⅱ可明显地延缓Ephrin-b2/Fc重组蛋白的释放,是承载Ephrin-b2/Fc蛋白用于心肌梗死治疗和缺血性研究的较为可靠和安全的生物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7,(6)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中药存在成分复杂、水溶性差等问题,给临床前研究,尤其是体外药效学研究带来困扰。本文就目前体外药效学研究中难溶性中药或中药成分增溶方法或技术进行综述,探讨其可行性及对中药药效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10):1408-1411
目的:为找到更适合中药多组分的评价方法提供思路。方法:以"中药多组分""体外释放""同步释药""多指标""Synchronized""Release in vitro""TCM multicomponent""Multi-index"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4年1月-2016年6月在PubMed、Elsevier、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已知成分作为评价指标、中药指纹图谱在药物体外释放中的应用,以及中药化合物组、吸波面积法、质量权重系数法等方法在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体外释放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10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对于成分复杂的中药制剂,溶出度的测定选择其中某种已知的指标成分进行;选择中药组分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药效成分的释放度作为评价指标,可反映中药组分制剂中特定成分的释放特征;以指纹图谱相关峰为指标,可更全面地评价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选择中药多组分制剂中的几种有效成分并结合中药制剂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中药多组分制剂的释药行为,既可反映多个成分的含量变化,又可反映中药复方整体的含量变化;基于中药化合物组的整体谱特征,采用卡尔曼滤波法,计算获得溶出介质中化合物的含量,能很好地反映中药多组分的释药行为;吸波面积法能考察中药所有成分的释放情况,对复方药物溶出度及体内药动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质量权重法可为中药组分的整体性研究提供参考,但必须明确各成分在整体组分中所占的质量权重系数才能整合反映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在核基质上的变化及其与凋亡调控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 用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姜黄素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姜黄素诱导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前后的细胞结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前后的DNA结构变化.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鉴定分析HSP70在核基质中的存在与变化;并以Western blotting进行确证;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HSP70在EC9706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定位及其与Bax、Bcl-2等基因产物的共定位关系.结果 姜黄素能显著抑制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并诱导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和结果 发现并证实,HSP70在姜黄素处理前后的EC9706细胞核基质蛋白中的存在及其表达下调变化.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显示,HSP70在EC9706细胞凋亡过程中与Bax、Bcl-2等基因产物具有共定位关系,且其共定位区域发生了变化.结论 姜黄素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具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HSP70作为一种新发现的核基质蛋白,在姜黄素诱导人食管癌EC9706凋亡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HSP70与凋亡相关基因的关系对EC9706细胞凋亡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6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7.1个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30.8%和12.4%。病理组织分级、TNM肿瘤分期、肺转移灶大小、肺转移灶数目、是否合并肝转移和治疗方式不同的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结直肠癌、高TNM分期、合并肝转移及单纯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低分化、高TNM分期、合并肝转移及单纯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属于性发育障碍疾病(DSD)的一种。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目前认为是一种伴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可表现为一系列雄激素抵抗性临床症状,从无生育能力但外貌正常的女性到完全正常表型有原发性不育或者无精少精症的男性不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就AIS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光敏剂m-THPC在原位移植性肝癌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消除情况,为m-THPC光动力治疗肝癌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m-THPC 0.3 mg/kg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组织和血浆中的原形药物浓度,用PK-GRAPH程序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m-THP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血浆分布半衰期(T1/2α)为1.18 h,血浆消除半衰期(T1/2β)为22.57 h.药物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各组织药物浓度均在40 ng/g以上;其中肝脏组织浓度最高,肝癌次之,肌肉、皮肤组织相对较低,给药6 h后多数组织药物浓度达到最高,24 h后多数组织药物浓度有所下降,而肝癌药物浓度在24 h达到最高,肝癌和正常组织药物分配比也达到最高.结论 m-THPC在大鼠组织中分布广泛,血浆药物清除相对较快;给药后24 h是肝癌光动力治疗的最佳时间窗.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s, distribution and excretion of m-THPC in rat models of liver cancer via orthotropic implantation using Walker-256. Methods After an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m-THPC with 0.3 mg/kg, the concentrations of m-THPC in biological specimens were determined by a fluorescence method. The data obtained were processed with PK-GRAPH pharmacokinetic procedure. Results The disposion of m-THPC in rat models of liver cancer Walker-256 was conformed to a two compartment model with T1/2α = 1.18 h, T1/2β =22. 57 h at the dose of 0. 3 mg/kg. m-THPC was shown to be widely distributed to the various tissues. There was a highest drug accumulation in liver and liver cancer, and lowest in skin and muscle. Ratio of m-THPC concentration in the Walker-256 tumor compared to normal tissue reach the peak 24 h after m-THPC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s m-THPC is distributed widely and eliminated at a rapid rate in Walker-256 rats. Twentyfour hours after m-THPC administration may be the best time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of liver cancer.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祛湿化瘀复方的主效应中药或不同组合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r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分泌的作用,探索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相应物质基础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α分泌的体外细胞模型和药物血清技术,运用数学模型“均匀设计法”,根据复方中的5味中药(茵陈、栀子、虎杖、田基黄、姜黄),选用U11(1110) 表进行组方设计所得10种中药组合进行干预,以对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及TNF-α的抑制效应作为考察指标,筛选主效应中药或组合,并重新区间分组验证。结果茵陈和田基黄在高剂量组合时有显著降低细胞TG及TNF-α含量的效应,与全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单用茵陈也可显著降低细胞TG及TNF-α含量。结论 茵陈及其与田基黄的组合是祛湿化瘀复方抑制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 α分泌作用的主效应中药;应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学分析的方法可有效分析中药复方针对某一作用环节的主效应中药或组合。  相似文献   
10.
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oduc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 of liver,NRHL)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肝脏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非肝硬化性肝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因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缺乏认识,易引起漏诊或误诊,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