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是未来临床用药的必然趋势,但其推广及应用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系列伦理问题。个体化用药会因人、因病和因药而异,本文从这3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临床治疗实例,分别阐述和讨论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相关伦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黄连多糖不同组分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连粗多糖和带电量不同的黄连多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二乙氨乙基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除蛋白后的黄连粗多糖,用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2,2-二苯基-1-苦味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分析法测定黄连粗多糖及纯化后带电量不同的多糖组分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可获得4种带电量不同的黄连多糖组分,且这4种组分和黄连粗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DPPH都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带电量高的组分对不同抗氧化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清除作用。结论黄连多糖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和其带电量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以78例未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HCV-F基因区进行准种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CV RNA进行定量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患者血清中的抗F蛋白抗体、Th1(IL-12,IFN-γ)和Th2(IL-5,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46例为抗HCV-F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HCV1b亚型患者F基因区准种数目高于非HCV1b亚型(P=0.002)。F基因区SSCP条带数与HCV RNA载量及ALT/AST水平呈正相关(均有P〈0.05)。另外,与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相比,F基因准种数量〉2的患者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12、IFN-γ水平降低(P=0.023,P=0.010),Th2细胞因子IL-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24,P=0.012)。结论 HCV-F基因区准种多样性与病毒复制、肝损伤和机体Th2优势应答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鉴定一株分离自海南文昌红海榄茎的内生真菌菌株AGRl2,分离和鉴定其抑菌活性代谢产物.方法 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鉴定菌株AGR12.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代谢产物,并根据它们的紫外、质谱、氢谱和碳谱等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菌株AGRl2被鉴定为镰孢霉属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其在优化后的GMPY培养基中28℃、160r/min振荡培养7d后获得的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从发酵液及菌体中共分离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equisetin、epi-equisetin和麦角甾醇(ergosterol),其中equisetin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32Bg/mL;epi-equisetin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为32μg/mL.结论 木贼镰刀菌菌株AGRl2为首次从红树植物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其分泌的代谢产物equisetin和epi-equisetin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熊晶  白莉  方伟蓉  孔毅  李运曼 《药学进展》2011,35(8):367-372
目的:体外实验评价pENW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提供pENW可开发成为抗血栓药物的依据。方法:原代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以消化合并刮取法取自牛胸主动脉。H2O2(800μmol.L-1)和LPS(1 mg.L-1)分别用于模拟氧化应激损伤和炎性损伤,经典的G riess Reagent法用于检测一氧化氮的含量。LPS(100μg.L-1)用于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在考察pENW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时,设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模型组(分别给予H2O2800μmol.L-1或LPS 1 mg.L-1进行造模)、阳性药给药组(在H2O2造模前给予依达拉奉10-5mol.L-1或在LPS造模前给予阿司匹林10-4mol.L-1)和不同剂量pENW给药组(造模前分别给予pENW 10-4,10-5,10-6和10-7mol.L-1)。在探讨病理条件下pENW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时,设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模型组(给予LPS 100μg.L-1)、阳性对照组(造模前给予阿司匹林10-4mol.L-1)和不同剂量pENW给药组(造模前分别给予pENW 10-4,10-5,10-6和10-7mol.L-1),而在进行正常生理条件下pENW调节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释放作用的研究时,除不设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亦不给LPS。结果:pENW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H2O2和LPS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pENW10-4mol.L-1+H2O2和pENW 10-4mol.L-1+LPS组,细胞存活率分别升高至(97.6±40.4)%和(64.7±8.0)%;10-4mol.L-1的pENW使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合成的一氧化氮由空白组的(15.50±2.82)升高至(48.68±10.81)μmol.L-1(P〈0.01);但pENW能抑制LPS(100μg.L-1)引起的一氧化氮大量升高,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ENW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调节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65 B细胞表位经皮下免疫高脂膳食动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生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HSP65上与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两段功能表位P1(179-190)、P2(31-46),以CTB为载体蛋白构建高效表达载体pET28a-CTB-p117,提取纯化获得可用于动物实验的蛋白,皮下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比较抗HSP65抗体、血液总胆固醇含量变化与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成情况。结果 能够诱导产生抗HSP65的抗体,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并且能显著增加主动脉As斑块生成(P<0.05)。结论 HSP65相关表位蛋白以CTB为载体蛋白,在弗氏不完全佐剂条件下,经皮下免疫能显著加重As斑块生成,分析是因为抗HSP65抗体生成,促进炎症反应,脂类代谢变化进而促进As斑块的形成。可基于此,利用以上表位,改变免疫方式,设计出可用于降低斑块生成的抑制As斑块生成的免疫调节剂。对于CTB单独皮下免疫也致As斑块加重的结果需进一步实验考察验证。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1):1-6
第3代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序列))介导的Cas9核酸酶系统,已被用于真核细胞的基因组编辑和基因修饰。CRISPR/Cas9技术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包括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编辑以治疗遗传缺陷疾病或基因突变疾病;删除病原体基因(如细菌基因组或病毒基因组),消灭病原体,达到消除传染性疾病的目的;也可用于农业生产(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基因)中农作物的改造。综述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缺陷性疾病中的应用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1b型F蛋白对HepG2细胞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HCV 1b型的F基因,构建pEGFP-C3-F、pEGFP-C3-C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将pEGFP-C3-F、pEGFP-C3-C、pEGFP-C3(阴性对照)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h后抽细胞总蛋白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转染F基因的HepG2中Bcl-2表达水平略高于未转染的细胞,但Bax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的细胞.结论 HCV F蛋白具有调节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Bax的特性,可能与肝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林江  周瑾  邓学鹏  吴国球 《现代医学》2012,40(5):511-513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肽(P1c)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剂量(2、4、8 mg·kg-1)的P1c静脉给药对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P1c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阿司匹林组血栓湿重较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P<0.05),剂量与血栓形成抑制率呈明显正相关(r=0.997,P<0.05).结论:P1c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0.
鉴于纳米材料易于进入生物体内且已经进入生活环境,有关其生物安全性及相应毒理学研究日益受到关注〔1-2〕。有关纳米材料环境暴露的致生物毒性,利用各种离体(in vitro)与在体(in vivo)生物体系已经证明了环境暴露确实存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