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ABCD2评分与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病变相关性。方法将124例ⅡA患者根据临床资料进行ABCD2评分并分组,低危组(O~3分)35例、中危组(4~5分)68例、高危组(6—7分)21例,分析比较各组经颅多普勒(TCD)及颈部血管超声(CUS)资料。结果TCD显示,高危组颅内动脉硬化、狭窄比例高于中、低危组(P〈0.01)。CUS显示,高危组颈部血管狭窄比例、软斑及混合斑检出者比例、内中膜增厚(IMT)者比例高于中、低危组(P〈0.05),而硬斑检出者比例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CD2评分与颅内动脉硬化、狭窄及颈部动脉狭窄、斑块性质、IMT厚度相关,ABCD2评分、TCD及CUS联合应用在TIA病因探讨、治疗、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三甲基氯化锡(TMT)是一种毒性较高的有机化合物,中毒案例报告多见于工作场所中经呼吸道吸入引起的职业性中毒,水源性污染引起的中毒报道相对少见。现将我们所遇一起饮用污染水引起急性TMT中毒事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alubrinal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C3-ⅡmRNA及LC3-Ⅱ/LC3-Ⅰ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alubrinal组(Sal组),各组又分为再灌6、12、24、72 h 4个亚组.各组于再灌相应时间点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断头取脑行HE染色及Real time-PCR检测.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al组各时间点均有神经功能缺损(P<0.01);与模型组比较,再灌24、72 h Sal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HE染色:模型组神经元减少、缺失,细胞肿胀,部分破裂,细胞核固缩、偏移、深染,胶质细胞增生,经Salubrinal干预后,再灌各时间点神经元增多,胞膜较完整,核固缩现象较轻,水肿轻微.Real time-PCR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al组各指标于再灌各时间点均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Sal组LC3-ⅡmRNA表达于再灌12、24、72 h下降明显(P<0.05);Sal组LC3-Ⅱ/LC3-ⅠmRNA于再灌后各时间点下降均明显(P<0.01).结论 Salubrinal通过下调LC3-ⅡmRNA及LC3-Ⅱ/LC3-ⅠmRNA比值,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为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其通过与钙通道结合,调节钙流入,影响GABA能神经传递而发挥作用,可有效缓解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在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指南》及多项有关神经痛的指南和共识中成为被推荐用药(一线用药或A级证据)。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5.
以低钾麻痹为突出表现的急性三甲基锡(TMT)中毒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女,45岁,建筑工地工人。因头晕、乏力半个月,加重5 d伴口齿不清、不能行走1 d于2010年2月23日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开始感头晕、无力,在当地医院就诊,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CD和CUS联合使用的优点及各年龄组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管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分析179例脑梗死的TCD及CUS资料,根据年龄分青年组29例(29~44岁),中年组52例(45~59岁),老年组98例(t〉60岁)。结果TCD显示:脑动脉硬化84例(46.9%),青、中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64例(35.8%),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颅内前循环狭窄47例(26.3%),青年组高于中、老年组,P〈0.05;提示一侧或双侧颈内动脉狭窄44例,青、中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CUS显示: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82例(45.8%),青、中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斑块检出72例(40.2%),青、中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结论各年龄组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的管壁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存在差异,TCD与CUS联合能较全面反映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失眠的发生率有不断增加趋势。慢性失眠患者常出现痛苦、疲惫、烦躁焦虑、认知下降等功能损害症状[1],中医辨证多属于肝郁证[2]。目前用于治疗慢性失眠症的药物容易耐受及成瘾,而睡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PTP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分布特征。方法:C57BL/6小鼠连续5 d皮下注射MPTP 25 mg/kg诱导PD模型,第10 d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ysLT1R、CysLT2R和GPR17在黑质表达的变化,并用免疫双标方法进行细胞定位。结果:正常小鼠黑质中有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主要表达在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小胶质细胞,CysLT2R还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其中,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91%表达GPR17,77%表达CysLT1R,52%表达CysLT2R。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小鼠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同时CysLT1R、CysLT2R和GPR17阳性细胞数以及表达CysLT1R、CysLT2R和GPR17的多巴胺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在正常小鼠纹状体中有CysLT1R、GPR17表达,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而CysLT2R表达很少,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PD模型组小鼠纹状体中CysLT1R、GPR17阳性细胞数减少;但CysLT2R表达升高,主要表达于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CysLT1R、CysLT2R和GPR17可能参与MPTP所致的小鼠PD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作为补充手段用于未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MT)后静脉维持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方法入选不符合静脉溶栓条件且CT血管成像证实为大动脉闭塞的87例AIS患者,其中MT+替罗非班维持(MT+ T)组44例,MT组43例。MT+ T组患者采用支架取栓并在术后立即静脉泵入0.1 μg·kg-1·min-1替罗非班维持24 h,之后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MT组患者采用支架取栓治疗,术后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结果MT+ T组与MT组患者术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7 ± 2.2)分vs.(8.8 ± 3.3)分]、术后并发症[4.55%(2/44)vs. 6.98%(3/43)]及病死率[2.27%(1/44)vs. 2.33%(1/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MT+ T组患者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MT组[(1.7 ± 1.0)分vs.(2.2 ± 1.1)分,t = 2.479,P = 0.015]。亚组分析显示,MT+ T组取栓次数> 3次的患者术后14 d NIHSS评分[(8.6 ± 3.1)分vs.(12.5 ± 3.5)分]及术后90 d mRS评分[(1.7 ± 1.5)分vs.(2.8 ± 1.0)分]均低于MT组(t = 2.996、2.172,P = 0.006、0.040);MT+ T组及MT组取栓次数≤ 3次的患者术后14 d NIHSS评分[(7.4 ± 1.6)分vs.(7.2 ± 1.5)分]及术后90 d mRS评分[(1.7 ± 0.7)分vs.(2.0 ± 1.1)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441、1.362,P= 0.661、0.178)。 结论替罗非班可作为未接受静脉溶栓的AIS患者行3次以上支架取栓治疗后的补充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不增加脑出血转化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早期表现一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s,CI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rnocysteine,Hcy)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CIS患者40例(CIS组)血浆中Hcy的浓度,并用放免方法检测叶酸、维生素B12,其结果与30例健康体检者(NC组)进行比较。结果CIS组血浆中Hcy水平高于N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S组中脊髓型和脑干型Hcy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CIS有关,CIS患者Hcy水平升高,可能在CIS向MS发展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