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维超声评价胎儿畸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简要介绍胎儿畸形的概念、病因、发病率及影响检出率的因素,回顾三维超声的发展史,尤其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历程;从三维数据采集与处理和三维图像的重建与显示两方面介绍了三维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并将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相比,分别从诊断胎儿颜面部、心脏、脊柱、四肢及脑部畸形等方面,突出了其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领域的应用范围,希望突出近几年来三维超声用于评价胎儿畸形的优势、进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鼠股骨闭合骨折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鼠标准股骨闭合骨折模型制作的方法。方法:简化设计并制作骨折造模支架。对78只雄性SD大鼠行逆行性克氏针固定股骨,然后使用造模支架制造股骨中断闭合骨折,通过X线、组织学检查了解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X线摄片证实横断或短斜型骨折,移位不明显者67例,占总例数的85.9%,随访显示骨折呈典型的二期愈合过程。结论:简化改良自制造模支架制作的大鼠股骨闭合骨折成功率高,软组织损伤小,能最大限度减少外在因素对骨折的影响,通用性好,符合标准闭合骨折模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4.
哮喘患者外周血CD4~+和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分离哮喘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型及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结果哮喘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4.2±1.5)%,对照组(8.5±2.6)%,哮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面表达的活化表型CTLA-4和CD69无显著性学差异(P>0.05)。结论CD04+和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G)注射隆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3例PAHG注射隆乳并发症患者,应用刮除、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和抽吸、切除部分受浸润的腺体及肌肉等方法去除PAHG。结果:13例患者术前乳房胀痛、外形不满、硬结不消、乳房弹性差、心理负担重等明显好转,切口愈合良好。结论:经乳房下皱褶切口能将绝大部分PAHG取出,极少残留,手术切开是处理PAHG隆乳并发症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疗效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防治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我院行PPH治疗的Ⅲ~Ⅳ度脱垂性内痔、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疗效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 65例患者均一次击发成功,切除直肠黏膜环完整,平均手术时间(38.8±10.1) min,平均住院时间(4.98±1.99) d.术后出现尿潴留28例;肛门疼痛26例;24 h内出血1例,1周后出血1例,均行再手术缝扎止血;轻度排便失禁1例.于术后1年随访,疗效满意60例,无术后复发,无肛门狭窄、肛门外翻和直肠阴道瘘、吻合口创面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PPH是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方法,正确选择病例、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熊果酸对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ER(-)、Her-2过表达的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UA对SK-BR-3细胞增殖的影响。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U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片段的断裂。结果UA明显抑制SK-BR-3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经UA处理后的实验组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胞核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或块状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UA作用48h,后SK-BR-3细胞阻滞在G0/G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大片段的断裂。结论UA在体外对SK-BR-3细胞具有抗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医疗耗材中的特殊种类,医用高值耗材的购置和使用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我院高值耗材供应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提出全程监控的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中透明质酸(HA)、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由凝血酶原时间(P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载脂蛋白A1(Apo-A1)组成的PGA指数、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及层粘连蛋白(LN)的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17例处于不同炎症进展期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82例肝穿刺患者)的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中的HA、PⅢNP、C-Ⅳ、LN;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NAG、PGA指数.结果 HA、NAG、PGA指数在肝炎各组及肝硬化组不同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ⅢNP、C-Ⅳ在肝硬化S2-S3期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在炎症不同时期及肝纤维化的不同病理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A、NAG、PGA指数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和对抗纤维化的疗效监测;(2)PⅢNP、C-Ⅳ在慢性肝炎轻度和重度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但对监测肝纤维化演变过程缺乏显著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