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76篇 |
国内免费 | 2948篇 |
完全免费 | 414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1569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20篇 |
2019年 | 368篇 |
2018年 | 457篇 |
2017年 | 904篇 |
2016年 | 787篇 |
2015年 | 760篇 |
2014年 | 1792篇 |
2013年 | 1734篇 |
2012年 | 1911篇 |
2011年 | 2074篇 |
2010年 | 1947篇 |
2009年 | 2234篇 |
2008年 | 2031篇 |
2007年 | 2231篇 |
2006年 | 414篇 |
2005年 | 399篇 |
2004年 | 277篇 |
2003年 | 332篇 |
2002年 | 241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142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源CT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55,自引:19,他引:36
双源CT具有双球管和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可达83ms,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双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双源CT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目的:通过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对比,评价双源CT(DSCT)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系统分析其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男44例,女8例,平均年龄70.59岁,分别予以SCA和DSCT检查.由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DSCT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评价的敏感性为92.31%,特异性为99.82%,阳性预测值为90.57%,阴性预测值为99.32%.结论:提示DSCT可以用于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尤其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筛查、冠状动脉手术患者术前评价和术后随访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芪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霍根红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1):86-88
黄芪是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cus Bge)的根为正品。是中医补气要药,味甘,微温,具有益气补中、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等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黄芪成分主要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对黄芪有效成分心血管药理作用,近些年进行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现代影像学知识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医学影像学科教学及实践体系的改革,PACS的介入不仅有利于收集完善的电子教学图片,巩固所学知识,还将在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伤口护理中心功能设置及其流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探讨伤口护理中心合理的功能设置及流程,摸索造口治疗师在其专业领域中的职责和作用。方法:参照军队相关管理规定、院内感染管理要求以及伤口分类国际标准,将伤口护理中心划分为8个区域;根据区域命名和设定其功能,按其功能配备设施和物品;并设置了患者就诊流程、护士工作流程、造口和伤口处理流程及其造口治疗师职责和护理中心的运作模式,观察比较了2年的工作指标、教学指标和科研指标。结果:各指标增长迅速,9项指标中8项增长率≥20%;增长最明显的是教学指标和科研指标。结论:功能区划分和设置合理,流程设置符合患者需求和业务技术开展规范,2年来运行良好,造口治疗师在专业领域中发挥了“临床护理专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良式湿性疗法治疗老年压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改良式湿性疗法用于老年压疮的指征及其疗效。方法:根据老年压疮的难点、特点,改良清创、伤口调理和敷料使用等环节。入选40例≥65岁老年压疮患者,共56处Ⅱ~Ⅳ度压疮,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联合清创方法、伤口调理方法和敷料组合使用。比较不同分期压疮的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清创时间和肉芽组织分级、周围皮肤分级。结果:56处治愈43处,好转11处,治愈好转率96.4%。其中Ⅱ度压疮治愈率95.8%,平均愈合时间为(13.6±0.8)d;Ⅲ度治愈率达77.8%,平均愈合时间为(49.7±8.2)d;Ⅳ度压疮治愈率达50%,平均愈合时间为(136.5±15.8)d。与文献结果比较,各期压疮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改良式湿性疗法适用于老年各期压疮,特别是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深度压疮患者。该疗法可提高治愈好转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柴胡皂苷近年来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医学人才成长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4,他引:5
医学模式的转变标志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医学模式迫切要求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而医学科学是以多种学科为基础,融合人文、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学科,是关系人类身心健康,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1].要适应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医学卫生和保健需求,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临床医学科技水平的创新发展,保证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热毒宁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中草药热毒宁注射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给药方式下RSV攻击后各组Hep-2细胞的病变效应(CPE),在此基础上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病毒抑制率.以CPE法计算药物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分别以CPE法及MTT法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治疗指数TI,比较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给药方式下热毒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效果.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3.972g/L.预防给药方式、细胞外直接灭活及治疗给药方式均有抗RSV作用,其抗RS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428、1.160、1.189 g/L,治疗指数TI分别为9.28、3.42和 3.34,热毒宁对RSV的抑制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结论:热毒宁对RSV有直接灭活作用,对RSV侵入Hep-2细胞有阻断作用,对RSV在Hep-2细胞内增殖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下,以预防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